武西高鐵渴望納入國家規劃
2011-3-14 15:45: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武漢是中部地區鐵路樞紐,西安是西北地區鐵路樞紐。在高鐵時代,這兩大樞紐卻沒有直接關聯。
“如果在武漢和西安之間拉出一條斜線呢?”全國人大代表、武漢鐵路局局長余卓民說,“這將連接武漢和西安兩大樞紐所輻射的大片區域。盡管線路 -
不長,卻能極大地‘活化’東中西部之間的高鐵網絡,作用事半功倍。”
謀劃中的武漢至西安高速鐵路(簡稱武西高鐵)究竟有何等重要的作用?
一根勾連中部與西北的重要紐帶
“建設武西高鐵非常必要,十分迫切!”全國人大代表、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李憲生說。
據介紹,武西高鐵自武漢樞紐引出,向西北方向經湖北省孝感、隨州、襄陽、十堰和陜西省商洛等大中城市,接入西安樞紐。線路全長約700公里,其中湖北境內約500公里,陜西省境內約200公里。預估算投資總額為900億元。
建設武西高鐵,可滿足當前區域板塊之間強烈的互通需求。
武西高鐵輻射范圍內的西北五省位于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重點區域,其能源、礦產、旅游資源十分豐富。隨著西部大開發的逐漸深入,需要雄厚的資金、技術、管理等要素作保障。
鄂湘贛三省屬于國家中部崛起戰略的重要區域,具有承東啟西、通南達北的地理位置,在東部沿海資金、產業布局向西部梯度轉移中的紐帶和載體作用非常突出。
西北五省與中部鄂湘贛三省的互通需要武西高鐵支撐,西北五省與經濟發達的長三角、珠三角、海西經濟區的互通更需要武西高鐵的支撐。
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委員周堅衛介紹,建設武西高鐵將極大地改善東中西部區域之間的投資環境,對發揮各地區的比較優勢,在更大范圍內實現資源優化配置,促進西部大開發、中部崛起和東中西部互動互補,實現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
據了解,該通道不同于一般連接省會城市之間的線路,可成為斜向貫通東中西部高速鐵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和紐帶,在國家統籌區域經濟協調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
“活化”井字形路網的重要一筆
“國家《中長期鐵路規劃(2008年調整)》‘四縱四橫’客運專線骨架網,為井字型路網布局結構,六大客運中心相互聯系部分需要繞行,路網靈活性有待進一步加強。”全國人大代表、武漢鐵路局局長余卓民說。
據了解,西安作為西北地區的門戶,是西北地區客運集散中心;武漢地處中部地區腹部,是中部地區的客運集散中心。同時,由于武漢樞紐在路網中所處的獨特位置,具有其他客運中心難以相比的便捷優勢和服務功能。
如果修建武西高鐵,武漢至西安客運里程比經鄭西、鄭武高鐵縮短300公里以上,比經寧西-京廣、西康-漢丹線縮短200公里以上。在旅行時間上,比經鄭西、鄭武高鐵節約1小時以上,比經既有隴海-京廣、寧西-京廣、西康-漢丹線節省10小時左右。
余卓民認為,建設武西高鐵,將大大加強西安和武漢、上海、廣州三大客運中心的聯系,對于彌補西北至華東、華中、華南及海西地區繞行距離較遠和時間較長的不足,對于提高全國高速鐵路網的客運能力具有極其明顯的作用。
構建鄂陜聯動的“高鐵經濟長廊”
全國人大代表、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李憲生認為,武西高鐵對促進沿線經濟社會發展和城鎮化進程作用巨大,將推動鄂陜兩省構建聯動的“高鐵經濟長廊”。武西高鐵可進一步加強鄂西北城鎮群、武漢城市圈、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及關中城市群的相互聯系。“武西高鐵沿線經過武漢、西安兩個特大城市和7個大中城市,連接20多個縣市,均為區域內重要的人口集聚區、工業較發達地區。”周堅衛說,“同時,沿線及周邊地區也是我國旅游資源富集區,自然風光和歷史文化交相輝映,旅游資源開發及旅游業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具體來講,該鐵路將串聯秦始皇兵馬俑、商山-洛水風景區、武當山、古隆中、炎帝神農故里、黃鶴樓等著名風景名勝區,溝通西安、商洛、十堰、襄陽、隨州、孝感、武漢等歷史文化名城和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將西北風情與華中美景融為一體,形成獨具特色的武漢-西安旅游帶,在中西部增添一條新的旅游觀光精品線路。
武西高鐵已列地方“十二五”規劃
李憲生介紹,通過鄂陜兩省的初步研究,武西高鐵項目具有良好的工程可行性和經濟合理性,環境影響評價可行,沿線人民群眾也熱切盼望建設武西高鐵。目前,湖北、陜西兩省已將該項目列入了地方政府“十二五”規劃。
據了解,湖北省領導已在北京與鐵道部有關領導舉行會晤,簽署了部省會談紀要,明確雙方共同做好工作,努力將武漢至西安高速鐵路項目補充列入鐵路“十二五”規劃。鄂陜兩省政府也聯合向國家發改委、鐵道部上報了請求將武西高鐵納入“十二五”規劃并盡快組織實施的請示。
近日,湖北省全國人大代表向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提交了《關于建設武漢至西安客運專線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