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供應鏈論文

解析中國物流供應鏈信息化現狀

2011-3-10 15:57: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物流供應鏈管理信息化對企業而言是很必要的。就像20世紀90年代初計算機的應用和普及一樣,物流供應鏈信息化技術的推廣和發展是一個必然趨勢。既然遲早要接受物流供應鏈信息化技術,那為什么不先行一步,得到領先的競爭力呢?
  中小企業物流供應鏈的快速實現取決于很多因素:在規劃目標上是一步到位,還是步步為營?如何適應企業的快速成長、商業環境的快速變化?如何掌握實施物流供應鏈信息化的關鍵點?如何進行快速實施?
  物流供應鏈信息化的優越性表現在:
  1、即時性。就是實時監控,可以隨時了解信息。
  2、低成本。電子商務是通過提高運行的效率來降低成本的。效率高能夠帶來一種商流。先有商流,然后有物流,然后有資金流。物流是商流和資金流之間的一個橋梁。無論是商流、物流還是資金流必須要通過一個操作平臺,這個平臺就是信息流。
  3、透明性。即整條供應鏈上的物流信息都應該是透明的。只有透明,才可以及時糾正偏差。
  中國物流信息化市場潛力驚人
  近年來,中國物流業逐漸呈高速增長的趨勢。資料顯示,2010年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196.2萬億元,比2000年增長近5倍,實現增加值2.6萬億元,占GDP的8.6%。目前我國物流基地建設發展勢頭強勁,全國現已擁有各類型物流園區200多個。在此帶動下,一批經濟效益明顯的物流供應鏈信息化已經涌現。
  2010年度,我國物流供應鏈信息化解決方案市場整體規模達到了18.12億元,2009~2011年,我國物流供應鏈軟件市場將以平均45%的速度增長,2011年國內市場整體規模將突破20億元。而博科資訊物流供應鏈研究中心更是樂觀預測:到2011年國內物流供應鏈軟件市場規模將超過31億元。國際物流信息化研究院預測:物流業的振興將在很大程度上促進、帶動中國自主電子信息產業的應用與發展,到2011年,包括物流管理軟件在內等國內整個物流電子信息市場需求規模將達到80億元。
  中國應改進傳統物流供應鏈系統
  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趨勢下,隨著物流供應璉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和競爭環境的日益嚴峻,要大幅度降低中國企業的物流成本,增強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就必須以信息技術和信息化管理來帶動物流行業的全面發展,這就迫切需要物流信息化在信息資源上實現共享化、在信息網絡上實現一體化。
  1、物流供應鏈信息資源共享化
  開發物流信息資源既是物流信息化的出發點,又是物流信息化的歸宿。同時,信息整合也會推動物流行業相關資源和市場的整合。
  傳統物流供應璉系統最大的弊端就是供應鏈的短路,整條供應鏈不是十分暢通。供應商和銷售點的庫存,往往相互之間不通氣,庫存在整個供應鏈上不透明,無法進行信息共享。這會造成雙方都積壓庫存,或者某個地方庫存很多,另外一個地方卻出現斷貨。
  有人認為庫存是商業秘密,其實庫存不應該是秘密,整個供應鏈的庫存應該是透明的。要使庫存透明,可以通過庫存軟件,大家共享信息達到快速反應。這樣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要改進傳統物流系統,要注意國外稱為“一把傘”的管理方式。管理上最忌諱的是多頭領導,領導的意見不一致,下屬不知道應該怎么樣。一把傘管理就是令從一處出,只聽一個人的指令,一個人只有一個上司,這樣職權就很清晰。所以職權以外的個人影響力或者別的非正式組織的命令都不起作用,在有了一把傘管理以后,就有了一個統一的指揮系統。
  我國要發展現代物流,抓住全球化和信息化帶來的發展機遇,必須加強物流信息資源整合,大力推進公共信息平臺建設,建立健全電子商務認證體系、網上支付系統和物流配送管理系統,促進信息資源的共享。調研數據顯示,在當前物流企業的信息化發展中,對公共信息網絡平臺的需求比例大約為56.67%。有關專家建議,物流信息化應納入國家信息化發展的總體規劃,統籌考慮、協調發展,從體制上打破條塊分割和地區封鎖,從信息資源整合人手,抓好物流資源的整合。
  現代供應鏈管理對于那些有遠見、信念堅定的企業,是一次“浴火重生”的機會,能夠經過供應鏈管理的“涅磐之火”的洗禮,“e化”后的企業終將自由翱翔。
  2、物流供應鏈信息網絡一體化
  隨著經濟全球化以及國際貿易的發展,一些國際大型物流企業開始大力拓展國際物流市場。而物流全球化的發展走勢,又必然要求跨國公司及時準確地掌握全球的物流動態信息,調動自己在世界各地的物流網點,構筑起全球一體化的物流信息網絡,為客戶提供更為優質和完善的服務。加入WTO以后,我國的物流企業要想適應國際競爭并在競爭中盈利,建立全國性乃至全球性的網絡系統同樣必不可少。
  供應鏈物流信息化系統實際上它包含了三個要素:網絡、通訊和計算機技術,也就是三網合一。
  在網絡運行中,必須把供應商、制造商、銷售商三者之間聯網。由于互聯網成本低、效率高,而企業內部的局域網投入成本相對較高。所以我們要充分利用互聯網,它的信息量、獲得信息的容易度、信息的及時性、普遍性、共享性這些都可以用來為我們的物流服務,來完善供應璉物流系統。
  中國物流業要充分利用通訊技術。通訊技術不斷更新,速度也越來越快,要通過不斷引進新技術改善物流系統。計算機技術有助于建立各種各樣的數據庫,包括運輸、倉儲、各種費用、各種車輛都要通過數據庫來運行。可以找專業技術人員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設計流程和數據庫,還可以成立管理信息系統部門,專門對整個企業的所有信息加以整合,這樣就可以簡單操作,更加方便管理。
  回望2010年中國經濟的整體形勢,物價上漲、信貸受限、燃油費用和運輸成本持續走高,這一系列因素都為物流供應璉信息化帶來了綜合契機。針對中國企業物流在供應鏈信息化建設中出現的諸多問題,如何在今后的發展中找到一條更適合本企業自身特點的信息化之路,需要供應鏈系統服務商和企業一起緊密合作,共同尋找出路。(來源:《信息與電腦》文/王凌峰 編選: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