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貿資訊

印度又揮"反傾銷大棒" 重慶7家絲綢企業卷入調查

2011-3-10 14:13: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還有35天時間,希望絲綢企業趕快填表應訴,否則印度出口市場可能不保。”昨天,市外經貿委外貿處副處長程時秋皺著眉頭說。這半個月來,讓他焦慮的只有一件事:中印絲綢貿易又起糾紛,近日印度商工部反傾銷局發布公告稱,由印度政府主動對原產自中國的絲綢(每米克重20至100)發起反傾銷日落復審調查,調查期為2009年4月1日至2010年6月30日。印度方面給出的理由是:大量中國生絲、坯綢進口到印度國內,使其同類生產商的價格受到沖擊。   據悉,這次牽涉其中的主要有7家渝企,包括宏美達、嘉泰、昌州、清溪等,涉案金額高達2700萬美元。
  提交抗辯材料還剩35天 
  印度是重慶市絲綢的最大出口地,去年我市出口印度的絲綢制品就近3000萬美元,占全市絲綢出口份額九成以上。上月底,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就在成都召開了“應訴協調會”,要求川渝、江浙企業高度重視,選定律師團隊,共同商量應對方案。
  “我們呼吁重慶企業應訴。”市外經委外貿處官員說,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正在聯系律師,準備組織國內企業結成聯盟,積極參與應訴。
  “根據相關規定,我們有40天的期限提交書面抗辯材料,現在還剩下35天。”程時秋說,否則印度調查機關就可以根據印度廠商單方面提供的說辭,對2006年已作出的仲裁結果進行變更。如果不積極應對,涉案的渝企很有可能因此失去印度市場。
  據了解,早在2006年,印度方面就發起對中國多家絲綢企業的反傾銷調查,涉案金額高達1.81億美元,中國有上百家絲綢企業都卷入了這場漩渦,成為史上印度對我國發起的最大一起反傾銷案。當年,就有4家渝企成了被告。
  涉案渝企觀望者多
  與焦急不安的政府部門相比,卷入調查的本地企業似乎還未放在心上。昨天,記者就涉入印度反傾銷調查一事采訪宏美達企業集團,該公司總經理王曉輝說,印度常常掄起反傾銷大棒,他們早已見慣不驚了。
  宏美達是我市最大的出口印度絲綢生產商,僅去年出口的絲綢量就達1562萬美元,其中90%都賣到了印度市場。“這次涉案的主要是坯綢品種,對我們來說出口影響不大,今年3月的出口量同比去年還漲了1倍。”王曉輝說。
  和宏美達一樣,嘉泰、昌州等企業都處于觀望狀態。讓他們猶豫不定的還有一個深層次的理由:即使應訴,難道就能保證抗辯成功嗎?
  王曉輝透露說,在2006年的反傾銷案中,宏美達也曾積極應訴,不過花了幾十萬元打官司,最后的結果仍不如人意。印度商工部后來作出的仲裁是,包括重慶多家企業在內的中國22家絲綢企業被裁定傾銷成立,傾銷幅度在24%—54%。印度設定了1.662美元—4.526美元/米(包括進口關稅和1%的進口雜費)的最低限價。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