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月薪過萬 賺的是辛苦錢
2011-2-23 11:45: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節后“用工荒”每年都有,但最近兩年似乎來得格外兇猛,甚至四川等傳統的勞務輸出大省也都“荒”了。隨之而來的,則是勞動密集型行業薪酬普漲的現實;其中,發展迅速的快遞行業已經傳聞月薪破萬……這些消息讓許多在辦公室墻上掛李嘉欣(諧音“加薪”)海報的寫字樓白領們黯然神傷。
假如真像傳聞中那樣,快遞員月薪高達一萬五千元,有多少人愿意改行呢?
農民工 圍觀快遞員
我深圳的同學說 那邊干快遞都開小車了
河南固始人李華崗正月十七從北京西站一下火車,就背著行李直奔六里橋,察看現在的招工行情。如果運氣好能直接找到一份包吃包住的工作,立馬就去上工。
這已經是李華崗第四年來北京打工了,經常上網的他也看到那個關于快遞員薪酬的小段子:剛才快遞員在我司發飆了:我一個月工資一萬五,會為了你這2000塊的禮品丟這個飯碗嗎!整個公司,一片寂靜。于是,快遞員也成了他今年找工作的新意向:
“我原來想去飯店,能學東西,但是給的錢少,好多還不到2000。要不干快遞也行,網上說干快遞的現在可掙錢了,我在深圳打工的同學說他們那邊的快遞一個月能掙8000還多,有的開小車了。
新聞里說今年民工荒,但是我看北京這邊工資也沒漲。現在鄭州那邊工地上打工,一個月2000都不止;還有富士康搬過去了,干得好能拿到3000,我在東莞的同學好幾個都回去了。我堂哥原來也一直在北京打工,今年就沒回來,他不想離家太遠,主要是在外面想孩子想得不行;而且家里生活便宜,不像在北京,租房都得好幾百。”
畢業生
如果我在北京干這個 讓家里人怎么想
法學專業的應屆本科生劉勁鋒,繼去年12月份之后第二次從河北來到北京找工作。光是這個星期準備到招聘會上“海投”的簡歷,他就準備了200份:
“我現在最主要的希望還是考公務員,實在不行就先找個企業做法務,然后準備司法考試。現在企業給的錢也不多,3000塊錢在北京生活太難了,飯館端盤子都2000多,還包吃住。
(快遞員)月薪5000的話,我估計不會去。如果我在北京干這個,讓家里人會怎么想?我念這么多年書有什么用呢?
而且,跑快遞這種工作上升空間不大。我覺得找工作還得看發展,不是光圖錢多少,不是都說第一份工作發展空間最重要嗎?你不可能在外面跑一輩子。
干快遞干到一萬五,我覺得不太可能。要是真一個月賺一萬五,得多少人去搶啊!一年18萬,存一半都能在我們家那兒買房了。”
白領
跑快遞? 去應聘他們的HR還行!
快遞員月薪破萬的傳聞讓他們的主要客戶群之一——寫字樓白領們很受傷。“我們公司的快遞大哥都用上iphone4了,我還在攢錢呢!”“群發郵件,給我們老板看看,再不加薪,哥也去送快遞!”……雖然各種羨慕嫉妒恨之后,不乏改行、跳槽之類的豪言壯語,但是心動不等于行動。大學畢業之后,在一家家居用品公司做人力資源專員的周桐(化名)就是其中之一:
“我們這個寫字樓就有常駐的快遞,我一直覺得他們一個月也就掙兩千多,一萬五太震驚了。我問了老給我送件的快遞,他說去年最多的一個月開了6000多塊錢。我在我們公司已經3年了,每個月稅前工資有6000,實際到手的也就5000多,還不如一個高中畢業的快遞員。我女朋友都開玩笑說:你身板兒也不錯,要不辭職干快遞去得了,一個月還能買半個多平方,比天天坐辦公室對著電腦蹲膘強。我當時也說:行,回頭我就辭職去!但其實心里特不舒服。
一萬五的月薪,我肯定動心,要是現在有公司開這個價挖我,我馬上就走,剩下半個月的工資我都不領了。但是干快遞,說實話我感覺我這個條件還是高了點兒,去應聘他們的HR還行,應聘快遞員我覺得不太好意思。我要是去了,別人也會覺得奇怪,怎么跟同學朋友解釋?肯定都以為我被炒了,落魄得不行了。而且這一行不是個長久職業,我們公司的快遞說他們只有三險,不像我們五險一金這么正規。不過,有句話說每個人都是有個價的,要是一個月能掙幾萬塊,那豁出去玩命兒干兩年也行。”
直面快遞員
強度
一天跑12個小時 有時連口水都喝不上
“招人是一直在招,這就是個出大力的活,錢少就沒人愿意干。”早在2000年就入行跑快遞的朱慶永說,盡管這十年間快遞行業數次調價,員工薪水也有了明顯上漲,但是招起人來還是不容易:“快遞流動性很大,特別是每年春節和五一前后,跳槽的很多。節前人員就緊張,我們一直到年三十中午才放假。現在還有過年回家沒回來的,人手不夠,過完年頭三天上班,跑得我腿疼。”
從早晨8點多把藍牙耳機掛到耳朵上開始,朱慶永就正式進入了工作狀態,電話一響就是有活兒來了;他語速極快,走路帶風,不到20分鐘就樓上樓下跑了三趟。
朱師傅現在已經當上了部門經理,他所在的永盛物流規模不算大,目前有一百多名員工。他現在的工作范圍只是萬壽路附近的一棟寫字樓,工作內容是接件和協調發車。
前年,他把弟弟也從日照老家帶到北京來干快遞,像他當年一樣每天在外奔波,早上七點半就開始上班,晚上八九點鐘才能回到家;只不過交通工具從十年前的自行車換成了“電驢子”。“我們都是想盡量多送,但是就算我們不下班,人家寫字樓里的公司五六點鐘一下班,就沒法送了。”朱慶永說。
“干這行沒別的,就是能吃苦,地理位置熟,把活兒干得讓人家客戶滿意。我們公司員工學歷最低的是初中,大學生也有,但很少,大學生們能找著坐辦公室的工作,干我們這個工作他就比較不適應”,朱慶永說,讓他印象最深的是夏天在外面跑快遞,為了省時間連口水都喝不上。
對快遞員而言,他們最怕的不是路遠,而是等待。“我們這一行時間就是錢,工資計件,你一天跑了多少票單子,就能賺多少錢,所以我們最怕耽誤時間。”有一次去替客戶取支票,朱慶永整整等了兩個鐘頭:“一開始等了半個鐘頭,我想著已經等了這么長時間了,就多等一會兒吧!結果最后兩個小時人才來,這一天都耽誤了。”
收入
四五千是常態 賺錢主要靠地段
雖說升職之后不用日曬雨淋地在外奔波,但是朱慶永有時候還挺想重新出去跑跑。
“我現在拿的是死工資,不如在外面跑好掙。一個月拿一萬五的事兒我聽說了,北京這邊能拿到這個數的不多。
快遞員工資多少主要看他分配的區域,還有他自己對地理位置熟不熟。北京最好的區域就是中關村、金融街等寫字樓集中的地方。客戶多,收發的活兒也多,容易干。正常情況下取件加送件一天五十票是小菜一碟,這些地方一天經常能干到七八十票。一般的公司是取件提1塊錢,收件提2塊錢,費用高的大公司取件收件各提3塊錢,加上1000左右的保底,算下來快遞員最低的能拿到兩千多,拿四到五千是個比較正常的數。
我十年前來的時候,一個月能跑到1500塊。這兩年快遞工資確實漲了,不過現在吃、住都漲。我們公司大多數都是外地來的,幾乎全都租房子住,去年租金又漲了,房租每個月就500到1000塊。”
說到房子,朱師傅很有點遺憾,十年前北京還有2000塊一平方米的房子,“當時要是咬咬牙說不定也能買一個,現在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了。”
而曾經在一家網上商城做過物流的王崢則坦言,自己就曾經拿到超過一萬二的月薪:“送家電提的錢肯定要比普通快遞多,比如一個冰箱送到郊區縣能提60塊錢,但是費勁兒啊!我那個月就累慘了。”
【一說】
什么工人 漲價最高
受訪人:陳玉宇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關于勞動市場、人力資本等問題的研究)
漲工資要分行業、分地域、分所有制,這是我們現在人力資源市場的特色。
分行業漲就是同樣技能和質素的工人,有的行業漲,有的行業就不漲。物流在中國是朝陽行業,先吃螃蟹的企業利潤很大,同時競爭也很激烈,為了在競爭中占據優勢,擴大規模,企業愿意雇傭更多的員工,漲工資是必然的,這是新興行業的特點。
另外,所有制不同,漲工資的幅度和速度也不同。比如我們各級政府在2009年的經濟刺激計劃當中拿了很多項目,這兩年正在持續實施之中。這些基礎設施建設需要大量的農民工,而且這些項目在人力資源市場上處于優勢,因為他們資金充裕,并且對于利潤的考慮不像市場上的企業那么嚴格。
舉個例子,現在什么工人漲價最高?是建筑工地上熟練工人。比如修高速公路需要平整路面,那么能夠領導不熟練工人做這個事兒的人,他的工資從2009年的120塊錢到150塊錢,漲到了三四百塊錢。這些政府投資項目在短期內會將一些行業的工資推上去。就像白菜市場,突然來了大戶,一下子把三分之一的白菜都買完了,那白菜的價格馬上就上去了。(本文來源:北京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