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交通資訊

陜西:建成首條綠色高速公路 實現區域融合發展

2011-1-9 13:54: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2010年12月26日,陜西省首條“綠色”高速公路——國家高速公路網十(堰)天(水)線陜西安康至漢中段高速公路建成通車。    
  這一項目在建設中首次應用了太陽能照明、集中排水、中水回收等多項節能環保的措施,為風光秀美的巴山漢水再添“綠色”風情。   
  生態環保樣板     
  十天線是十堰至天水高速公路的簡稱,在國家高速公路網規劃中,是一條重要的橫向聯絡線,連接了福銀、包茂、京昆和連霍4條主干道,也是我省高速公路網中東西走向的重要干線。    
  十天線陜西境內全長473公里,安康至漢中高速公路是國家高速十堰至天水聯絡線的重要一段,也是我省“2367”高速公路規劃網的重要組成部分。該項目東起安康建民鎮,接在建的十天線陜鄂界至安康段,途經漢濱、漢陰、石泉、西鄉、城固等縣(區),止于城固上元觀,與西漢高速和在建的十天線漢中至陜甘界段以謝家營樞紐立交相接,全長188.13km,設計概算137.7億元。    
  據介紹,按照爭創秦巴山區高速公路示范工程的目標,在項目建設中,大力推行全壽命周期成本和低碳環保節約理念,從精細化管理入手,打造工程亮點,傾力創建生態環保樣板路、科技領先路。  
  陜西省高速集團總經理王登科透露,該公路僅隧道照明采用單排拱頂側偏布設節能燈具,每年即可節省電費400多萬元。    
   在安康至漢中高速公路的服務區、停車場、隧道里,記者沿途看到不少太陽能照明設備。據了解,這也是陜西省高速公路建設史上第一次大規模使用太陽能照明設施。   
   在安康到漢中高速公路西鄉服務區,廣場晚上的照明幾乎可以不用電,其奧秘就在于一盞盞的太陽能燈。施工人員說,僅這一個服務區,一年就可以節省8萬多度電。 “排水工程方面,對水溝蓋板使用低成本塑料模具,全線統一設計為彩色碟形斷面,既美觀實用,又保障行車安全。路面則大量采用路面新材料——瀝青馬蹄脂,這種瀝青混合料相當于在瀝青里面加一些纖維,可以有效地提高路面的抗車轍性、防水性、耐久性和抗滑性,雖然工程造價上增加了5%到10%的投入,但卻會提升行車的安全性,延長公路的使用壽命,減少運營后的大修費用,長遠看是節約了投資。”施工人員介紹說。    
  橋梁施工過程中,石泉漢江大橋則采用“塊段蒸汽養生大棚法”,保證了大跨徑連續鋼構橋施工的高質量和快進度,此舉還吸引了巴基斯坦等國的工程技術人員前來現場學習,并在我省鋼構橋梁施工中推廣。隧道洞口減少邊、仰坡開挖,保護原有植被,力求洞門與周圍環境和諧自然。在建設中,始終貫徹節能環保理念,在立交區和邊坡整形中利用工程棄渣隨坡就勢形成自然景觀。據了解,服務區著力打造綠色生態工程,西鄉服務區、西鄉管理所采用中水回用、資源再生利用標準設計,已榮獲陜西省首家“綠色建筑”標識評定。   
  實現區域融合發展     
  十天線全線設互通式立交12處,涵洞、通道455道,橋梁359座,隧道32座,橋隧比占線路總長的45%;設4個管理所,3處服務區,4處停車區,11個收費站。設計時速為80-100公里/小時。由陜西高速集團安康西管理處和漢中東管理處負責建設。   
   “2005年,陜西開始加快高速公路建設,當時國家正壓縮項目建設,省交通廳積極開展前期工作,儲備了一大批項目。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發生后,我國政府做出“擴內需、保增長”的戰略決策,由于有足夠的儲備,我們一下子連開了9個項目,十天線就是其中之一,這個步子踏上了。從中可以看出省廳領導的前瞻性,如果在國家啟動項目建設時,再去做前期工作,會耽誤許多時間,甚至錯失良機。”陜西省高速集團總經理王登科回憶說。    
  “走國道316,小客車最少都要四到五個小時,安康到漢中高速公路通車以后,基本上兩個小時以內就能通達,成了真正的近鄰。”十天高速安康西管理處處長楊國強說。    
   十天高速安康至漢中段的建成通車,為陜南兩個重要城市攜手發展搭建起快捷橋梁,今后兩地生態資源和產業優勢可以借助這條大通道更好地實現區域內的融合發展。    
  省高速集團總經理王登科說:“十天高速公路安康到漢中段的建成使西安和陜南漢中安康的單邊高速公路相接,變成了一個三角形的連接,使陜南與華中、華東形成一個便捷的經濟圈和很好的出海通道。”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