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大開放大市場大流通的商務發展新格局
2011-1-6 17:49: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十一五”時期是陜西商務發展取得突出成就的五年。我省全面統籌國內貿易和對外開放,努力加強國際、省際合作與交流,全省商務發展的層次和水平不斷提升,有力促進了我省經濟社會的又好又快發展。日前,省商務廳廳長李雪梅接受了本報記者的采訪,在回顧“十一五”商務事業斐然成就的同時,也為“十二五”陜西商務發展描繪了一幅美好藍圖。
記 者:“十一五”陜西商務事業發展有哪些亮點?
李雪梅:首先是全省消費規模不斷擴大。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指標提前一年兩個月完成“十一五”規劃的年均增長12%和2330億元的目標。至2010年末,預計將達到3220億元。“十一五”期間,預計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累計將完成11916.5億元,與“十五”期間的總額4731.4億元相比,增長151.86%。我們相繼實施的“萬村千鄉市場工程”、“農超對接”、“家電下鄉”使農村流通網絡進一步健全,流通覆蓋面不斷擴大。其次,對外貿易大幅增長,外貿結構不斷優化。2005年全省進出口總額只有45.8億美元,2010年突破100億美元。“十一五”間累計進出口389.8億美元,比“十五”期間增長154.94%。出口產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也大幅提高,已形成了以機電產品、深加工的礦產品、紡織品、水果及高新技術產品等為主的出口新格局。第三,招商引資規模不斷擴大,引資質量不斷提高。2006年至2010年我省累計實際利用外資68億美元,比“十五”期間增長183.33%。其中,省際合作項目5085個,到位資金3491億元,年均增長53.7%。第四,“走出去”戰略取得新進展。截至2009年底,全省共有境外投資企業和境外機構107家,累計實際投資額5.2億美元,其中2009年實際對外投資額1.32億美元,是2005年前累計總投資額的數十倍。通過跨國經營帶動了商品和勞務出口,形成了一批有實力的跨國公司和著名品牌。
記 者:展望“十二五”,我省商務事業發展又有哪些構想?
李雪梅:“十二五”期間,世界經濟將走出金融危機的陰霾,國家新一輪西部大開發戰略深入實施,為我省商務事業發展帶來新的機遇。我們將搶抓機遇,以轉變商務發展方式為主線,以優化商務發展環境為重點,堅持對外開放與對內開放并重,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并舉,堅持擴大內需與提升外需并進,實施科技興貿、品牌提升、項目帶動和“走出去”四大戰略,著力構建以關中為一體,陜北、陜南為兩翼的“一體兩翼”對外開放空間格局,形成大開放、大市場、大流通的商務發展新格局,推動全省開放型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按照省商務廳制定的“十二五”規劃目標,至“十二五”末,我省商務事業將出現大的飛躍。
具體目標包括,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到2015年達到6400億元,“十二五”累計達到2.5萬億元,年均增長速度達到15%以上。到2015年,連鎖經營零售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額比重達到35%。初步形成結構合理、設施配套、技術先進、運轉高效的商業物流體系,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到2015年降低到20%以下。
進出口貿易總額到2015年達到300億美元,“十二五”累計爭取超過900億美元,年均增長速度達到20%以上。單項出口商品有20個以上突破5億美元。實現教育、文化、會展、旅游、運輸和物流等服務貿易大發展,使服務貿易在我省對外貿易中的地位不斷提高,并成為我省開放型經濟新亮點。
吸引外商直接投資到2015年爭取達到60億美元,“十二五”累計超過185億美元,年均增長速度達到25%以上。我們將大力吸引國際領先企業投資高新技術產業;大力吸引擁有核心技術的大型跨國企業發展能源化工產業集群;大力吸引國際頂級裝備制造企業參與汽車、輸變電、數控機床等特色產業集群建設;大力吸引具有國際先進技術的跨國企業投資高端型的有色金屬深加工、精加工產業。
對外承包工程、對外勞務合作和境外投資完成營業總額到2015年爭取達到25億美元,“十二五”累計超過80億美元,年均增長速度達到25%以上。培育年工程承包營業額在5000萬美元以上的企業20家,其中上億美元企業達到10家以上,境外投資各類主體達到300家以上,培育10家投資億美元以上企業,使境外營業額占投資主體年營業額的15%以上。 (本報記者 崔春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