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物流行業的興起,讓人們的生活快速高效的運轉起來,各大快遞物流公司相繼出現,使得消費者有了更多的選擇性。隨著消費者消費者水平的提高,對各行業的服務標準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隨之快遞物流行業存在的問題也日益凸顯,當下物流快遞存在諸多隱患,行業發展亟待規范。
快遞公司疏漏易致用戶損失
一份快遞的郵遞需要經過很多環節,從用戶通知快遞公司來取件,到各個中轉站,再到快遞員進行派送,最后到用戶簽收,這其中有很多環節,每一個環節的疏忽都可能對用戶造成損失。但由于市場競爭激烈,一些經濟實力薄弱的中小快遞公司本身利潤就不高,在招聘員工、培訓管理等方面更是顯得有心無力。目前不少快遞物流公司的投遞員流動性普遍較快,時有無良快遞員違背職業道德,私自拆看客戶快件,竊取貴重物品,而如果一旦被快遞公司發現,考慮到人手不夠,公司也只能罰款。
經維權網2010年度收到的各類快遞物流投訴300多件,其中丟失貨物的就高達100多件,而在如何賠償方面很多快遞公司都難以讓消費者得到滿意答復,快遞公司服務態度差、快遞不快等問題都是消費者投訴的熱點問題。

申通快遞投訴位居第一
其中申通快遞投訴54條位居第一,圓通快遞投訴45條;韻達快遞投訴33;中通30條;宅急送24條;匯通13條;天天快遞12;其他150條,共361條投訴,其中申通投訴占14.9%,圓通占總數12.4%韻達占總數9.1%。維權網根據2010年收到的投訴進行總結發現,快遞行業存在如下幾點問題亟待解決:
一、快遞公司使用格式合同 沒有保價貨物丟失最高按快遞費5倍賠償;
二、快遞上門服務也有“不便”;
三、快遞不快;
四、用戶經常被要求"先簽字后驗貨" ;
五、快遞不驗明收貨人身份 丟失快件推卸責任;
六、物件損壞不予賠償;
七、快遞投訴電話形同虛設;
八、快遞公司不履行保險、保價告知義務;
九、快遞公司工作人員服務態度差;
十、郵寄貨物被調包。
快遞行業標準亟待規范
快遞行業上除了需要制定人事標準即制度化外,還需加強程序化及執行紀律等內容標準。這種標準應該是對物品的處理標準,即對快件的處理標準。當然,這類快件指并不在正常的快件運作流程中的。如遺失件、無頭件(無著件)、破損件等等。這里還包括對違禁品的處理.如果快遞企業對這種快件制定了統一的處理標準,并且按照標準來處理這樣的快件,那么,也就實現了對這些快件的管理,同時,也實現了快遞企業對客戶的承諾。
以上各種標準的制定部應該嚴格按照國家的法律法規來進行,除了《郵政法》、 《快遞服務》標準作為參照對象之外,國家郵政局最近制定并發市的《郵政行業標準管理辦法(試行)》也是參考的主要對象。 《郵政行業標準管理辦法(試行)》鼓勵企業制定高于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企業標準。并強調,企業標準應依法報郵政管理部門備案。
“得標準者得天下”,這句話,恐怕不只是說說而已,在快遞市場競爭如此激烈的今天,企業標準的制定,不只是促進企業發展的需要,更是促進行業發展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