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遭遇網購春運 記者體驗快遞員工作
2011-1-27 1:26: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元旦、春節相繼來臨,各大購物網站交易量劇增,使得看不見的網絡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春運”。中央臺記者昨天跟隨一位快遞員謝師傅,從北京的長椿街出發,十個小時內,輾轉幾十個單位和居民樓,體驗了節前網購高峰時期,快遞員忙碌的一天。
早上不到8時,謝忠勇師傅騎著電動車,趕到了長椿街光彩胡同分貨點,屬于他負責區域的貨物前一天晚上已經碼放整齊。按照送貨路線細分貨物,先把后座兩側的郵包裝滿,把壘了一人高的箱子捆綁結實,謝師傅舒了口氣,一天五六十件貨,這個量還真不算多。
謝師傅:這玩意沒有點力氣可干不動,太沉了,特別早上從站上取上貨,那一推得好幾百斤,好家伙,可沉了。往后座上碼,碼到你從后面看不到前面的人騎車子,壘得差不多有一米多小兩米的了。騎電動車,這天太冷了。
清晨的北京,零下十幾度,帽子、護膝、棉鞋全副武裝,謝師傅按照自己設計的路線,從長安街的中化大廈一路向西行進。
謝師傅:怎么走不耽誤時間,到什么點把公司的單位的送完了然后人家下班的時候再去送居民的。
一路上每個單位都不能錯過,沿途再鉆幾條小胡同,捎帶著送兩單貨到居民樓里,謝師傅對路線精打細算,吃飯都得擠時間 。
謝師傅:刀削面來兩碗,刀削面比較快,頂餓。
中午12點半,在軍事博物館到北京西站的羊坊店路上,謝師傅拐進了一個小胡同,在一家只能容納兩三張餐桌的小店里,點了碗刀削面,6塊錢。從11月份開始,貨物量一天比一天多,一天送八九十單貨,晚上八九點鐘到家,這是常事兒。進入臘月,其他快遞員陸續回家過年,人手更吃緊了。謝師傅心里著急,總擔心一天下來,貨送不完。
謝師傅:有時候著急送貨,也捆不好,慌慌張張就跑,跑完了,啪,在路上掉了。著急不行,著急出事兒,和人家的車子撞了一回。
記者:站長每天喊著缺人。
謝師傅:他現在還在招呢。
記者:能招得來嗎?
謝師傅:夠嗆,沒希望
謝師傅所在的長椿街分站點,門上貼著緊急招聘快遞員的啟示,貨多人少,11個送貨員,有一半要回家,站長親自出馬送貨,還是忙不過來。謝師傅說,他們站還能維持運轉,有些分站點,只剩下站長帶一個兵,基本處于癱瘓狀態。
謝師傅:好多網站,你說下訂單,力不從心,送不出去呀。配送這個環節,他脫鉤了,人家投訴你更麻煩,公司信譽更不好了。
一天下來,謝師傅要撥幾十個電話,要把幾十件貨送到客人手中。雖然都是素不相識的陌生人,可有的人為了讓謝師傅少等兩分鐘,不穿棉外套就出來取貨,有的人因為耽擱了幾分鐘,見面先說抱歉。同樣,只要有顧客提出要求,謝師傅都會盡力滿足。
晚上6時30分,一天的工作告以段落,還有十幾單貨沒送出去,明天繼續。整天起早貪黑,貨多得送不完,有人說,網購成就了快遞員,甚至有人說,他們能月收入過萬,謝師傅連連否認。
謝師傅:像我們這沒有保底,就算高的了,一塊八一件,我昨天送到7點,送了70多件,你算算多少錢?不到140,這是極限了,一般老那么送,人受不了。
干過廚師,經營過飯店、服裝店,去年10月份開始,轉行送快遞,正好趕上了一年當中最紅火的時候,謝師傅說,一個月刨去電話費、飯費,能落下兩千塊錢。在北京打工十七八年,今年過年,謝師傅和妻子商量后還是決定,不回家過年了。今天是臘月二十三,在河北讀高一的女兒今天考完試,就會到北京和他們團圓。
記者:多長時間給姑娘打一次電話?
謝師傅:她一般打不著,她住校,只有她給咱們打,屬于單線聯系。
記者:平時想孩子嗎?
謝師傅:平時想,沒辦法,想也不能老回家呀。
初一到初三,貨運公司放假三天,謝師傅說,要給孩子做一桌子菜,一家三口還要去廟會轉轉。他們現在就盼著孩子能考上北京的大學,全家就能團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