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農產品貿易格局令人擔憂
2011-12-6 10:43: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加入WTO之后,中國農業打破種種悲觀預言,實現了持續穩定發展,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成就,基本形成對外開放格局。但是農產品貿易格局令人擔憂,國家缺乏頂層設計和總體規劃,各利益集團糾纏,外資企業趁機強占市場,民族企業生存困難。同時我國農產品對外依存度日益提高,但仍然沒有建立有效利用國際農業資源和市場的戰略機制。 據《中國經濟時報》報道,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程國強對我國加入WTO之后,農業發展現狀進行評估。程國強指出,加入世貿組織10年,中國農業已經從加入之初的過渡期管理,進入全面參與農業國際化競爭階段。但是,目前我們對新形勢下的農業國際化戰略,尚缺乏頂層設計和總體規劃。與此相反的是,農業部門分割、管理多頭、職能錯位、層級復雜等問題還十分嚴重,沒有建立對農業國際化戰略進行統一協調管理的體制機制。在某些領域,部門利益影響全局決策,行業利益左右社會輿論,地區利益挑戰中央政策等現象越來越嚴重。比如外資在油脂加工行業大舉擴張問題,其中既有部分外資企業違規直接或變相擴大對油脂加工投資的問題,也有個別外資企業利用某些地方政府“GDP崇拜”心理,采用多種方式規避國家油脂加工產業政策。
周時,程國強對于我國農產品貿易格局擔憂。一方面,雖然中國農產品進口規模逐年擴大、對外依存度日益提高,但仍然沒有建立有效利用國際農業資源和市場的戰略機制,大宗資源性農產品進口既沒有穩定的渠道,也沒有形成全球供應鏈,難以規避日益頻繁的國際風險;另一方面,雖然中國已經是世界上重要的農產品貿易大國,但仍然沒有掌握必要的國際農產品市場與價格話語權,國內市場和企業不得不為國際農產品價格劇烈價格波動付出巨額代價。
面對未來,他認為:今后隨著國際化、市場化程度的明顯提高,國內經濟與世界經濟的關聯度日益增強,農業發展的國內外環境將發生重大變化,農業國際化將面臨更加復雜的形勢和挑戰。
從國內來看,一方面,今后主要農產品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資源環境壓力越來越大,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的任務更加艱巨;另一方面,農業比較利益呈持續下降趨勢,提高農業競爭力難度加大,農民增收困難日益嚴重。
從國際上看,首先,氣候變化、農產品“能源化”、“金融化”趨勢明顯,影響國際農產品市場的不確定因素日益增多,保持國內市場穩定的挑戰越來越大;其次,農業國際競爭環境日益復雜,擴大農業對外開放將面臨更加嚴峻的挑戰;最后,全球農業經營集中度進一步提高,利用國際市場和國際資源的難度將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