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價值鏈中由誰來管理庫存
2011-1-26 16:33: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供應鏈的概念已經死了”, Logility 產品戰略副總裁國際行商標準協會(VICS)成員Andrew White說道。“一條供應鏈就是進行供應的所有資產、信息和流程的總和。一條需求鏈是定義需求的所有資產、信息和流程的總和。而一條價值鏈則是兩個相互作用的利益體之間的聯合。”
White -
說道,新的商務技術正在取代供應鏈中管理資產和信息的傳統方式。例如,庫存管理已經從簡單的在公司間交換數據,演化到集成(與信息系統緊密配合),再演化到合作(與整個組織相配合)。基于這個原因,White認為,供應鏈越來越成為一條價值鏈。
在價值鏈里,也存在庫存并且有多種方式可用來管理它。按照White的定義,賣方管理庫存(VMI)是一種一體化戰略,而合作進行計劃和預測則是真正的合作。
賣方管理庫存
John Taras,曾獲得過資源管理教育組織的生產和庫存管理(CPIM)認證,現在是 Philips Lighting的供應鏈資深分析師,他解釋道,在傳統方式下,分銷商在需要產品時會下訂單。而訂單的時間和大小,以及庫存計劃,都掌握在分銷商的手里。
在VMI方式下,制造商以電子的方式接收到分銷商關于銷售和庫存水平的數據。制造商能夠象在真實的POS系統上一樣查看分銷商的產品數據,以建立和保持庫存計劃。
在VMI方式下,由制造商而不是分銷商來生成訂單。Taras解釋了這個過程:“我們會收集1到2年的POS數據,然后進行分析以制定一個庫存計劃。POS數據會比較真實的反映了分銷商過去的銷售情況。然后,再將POS數據與預期增長速度、促銷、新的或者損失的業務、目標庫存和期望服務率等結合起來,從而制定一個周密的庫存計劃。”
Alan Saipe是一位執行董事,他領導著 KPMG加拿大東部的供應鏈和管理實踐中心。Saipe稱VMI是一種“顛倒了的方式”。在通常情況下,是由買方來完成訂貨的管理任務。而在VMI方式下,制定訂貨計劃的責任轉移到制造商的頭上了。“VMI是邁向供應鏈合作的第一步,” Saipe說道。在這種方式下,賣方對供應鏈有了更多的控制,而買方再也不用承擔訂單的管理任務了。結果是,VMI提高了供應鏈的整體效率。
Taras說道,使用VMI后,分銷商和制造商的獲益包括提高了處理速度,而且與此同時,由于采用了計算機到計算機的通訊方式,數據輸入的錯誤也很少發生了。此外,雙方進行了緊密的合作并建立了一種真正的伙伴關系,從而使終端消費者從中獲益,并最終讓每個人都從中獲益。
使用了VMI后,分銷商很少會出現缺貨的情況,并提高了庫存的周轉率。“目標是改善從制造商到最終消費者的服務率,” Taras解釋道。分銷商的計劃和訂貨成本降低了,因為這兩個方面的責任已經轉移到制造商的頭上了。由于分銷商在正確的時間獲得了正確的產品,所以綜合服務水平也得到了改善。
另一方面,制造商也獲得了對POS數據的可視度,這樣預測會更加容易。分銷商的訂貨錯誤也會得到減少,另外,庫存水平的可視也會幫助它們在產品定購之前發現潛在的需求。
VMI有其優點,但也不是毫無缺點的。Taras說道,分銷商的產品文件必須和制造商的產品文件保持一致。陳舊的產品應該清除掉,而新產品應該加進來。任何改變正常訂貨模式的事情都必須得到很好的交流,而且一旦發生了缺貨的現象,雙方必須就怎么辦上達成一致。為了減輕分銷商的擔心,一些制造商在他們推薦給分銷的庫存產品賣不出去時,他們會提供讓分銷商不遭受任何損失的返品政策,Taras說道。
Jon Schreibfeder是有效庫存管理咨詢公司的總裁,他說道,他們VMI項目的成功率并不穩定。VMI的成功依賴于顧客到賣方的信息共享程度,以及賣方是如何在顧客處補充庫存的。Schreibfeder說道,補充庫存的次數越頻繁,成功的幾率就越大。按照他的說法,賣方每周至少應該補充庫存一次,兩次更佳。
電子數據交換(EDI)是VMI必不可少的部分,它在發送數據時也會發生錯誤。Taras建議,在使用EDI時應該進行廣泛的檢驗,以驗證被發送信息的正確性。“花費巨大的時間驗證數據并保證信息的正確性是必不可少的,”他警告道。
Taras還警告道,僅僅將這個概念告訴給高級管理層是不夠的——所有的員工必須理解和接受這種新的業務方式。每個參與者都必須同意,VMI是一個需要學習的過程——在這個學習的過程中,難免會犯錯誤。
Jennifer Beckett是一家軟件開發和咨詢公司賣方管理技術的銷售和營銷主管,他象Taras一樣說道,VMI是個挑戰。雖然庫存管理水平下降了,周轉率提高了,“但是與VMI相關的數據有很多。有兩百個SKUs的數據需要管理,而且現在還沒有太多的軟件工具可以管理它們。” Beckett意識到實施VMI的困難,他說道,這對公司文化來說,也是一個巨大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