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構建陸空河交通大通道
2011-1-25 18:59: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今年起,青海省計劃續建、開建一批高速公路、農村公路;航運實現黃河貴德以下分段通航,基本滿足水上旅游客運需要;鐵路將加快蘭新鐵路第二雙線建設,并再開工建設多條鐵路,改擴建西寧火車站;民航將開工建設多座支線機場,加快構建多座支線機場……隨著交通投入的不斷加大,日益完善的綜合立體交通網絡成為青海經濟社會發展的“助推器”。
公路:向著希望和未來延伸
【現狀:高速班線從1條發展到25條】
從茫茫戈壁到遼闊草場,再到河湟谷地,蜿蜒曲折的公路猶如一條條蒼勁有力的巨龍,見證著青海交通的一次次跨越。近年來,全省高速公路建設步伐不斷加快。如今,以省會西寧為起點的5條出口通道全部實現高速化,西寧至周邊主要城鎮也都實現了高速化。國省干線公路主要路段基本達到二級公路以上標準,并率先完成了國道主干線和西部省際公路通道建設任務。目前,已初步形成班車客運、旅游客運、高速客運、農村客運、出租客運、公交客運多種運輸方式相銜接,長、中、短途結合,高、中、低檔次車型配套的客運市場格局?瓦\班線總數達到765條,日發班次為7730余班,高速客運班線從1條發展到25條,基本滿足了我省客運市場需求。
交通等基礎條件的改善吸引了一大批外地企業前來投資。在青海省西部地區有不少投資項目的廣東客商余更榮說:“柴達木地區有著豐富的自然和人力資源,還有廣闊的消費市場,再加上交通基礎設施日益完善,對東部民營企業有很強的吸引力!
未來5年:實現“六縱九橫二十聯”的公路網
“大規模的交通建設,實現了公路交通基礎設施由瓶頸制約到基本適應經濟發展的歷史性跨越。今后五年,我省交通還將大踏步發展。”青海省交通廳廳長楊伯讓說。
今年,我省將加大交通固定資產投資力度,計劃投資135億元以上,加快國家高速公路、地方高速公路、出省通道、國省公路升級改造、農村公路和交通樞紐建設。將續建倒淌河至共和、共和至茶卡、茶卡至德令哈、當金山至大柴旦、大柴旦至察爾汗、察爾汗至格爾木、湟源至西海、湟中至貴德、阿岱至李家峽等高速公路和國道214線囊謙至多普瑪、省道冷湖至澀北等重點項目,實現共和―茶卡―德令哈―大柴旦和當金山―大柴旦―察爾汗―格爾木高速公路和囊謙至多普瑪、冷湖至澀北公路主體建成通車。開工建設西寧南繞城和茶卡至格爾木高速公路、共和至玉樹復線工程、珍秦至稱多和多拉馬科至雜多通縣二級公路,改建G214線玉樹至囊謙公路。
力爭到“十二五”末,全省公路通車里程突破7萬公里,高等級公路突破900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達3000公里,實現“六縱九橫二十聯”的公路網。屆時,一個展翅欲飛的雄鷹狀公路網將出現在我省交通版圖上。
鐵路:“黑頸鶴”路網“站立”高原
現狀:干線鐵路運能提高
在青海的交通版圖上有一條從西南到東北的鋼鐵巨龍,它是經濟發展的一道美麗流線。青藏鐵路開通以來,共運送旅客三千多萬人次、貨物過億噸,為青藏兩省區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注入了強大的活力。繼青藏鐵路全線通車后,又先后啟動了蘭青鐵路增建二線工程、青藏鐵路西格段增建二線工程和青海省第一條地方鐵路――柴達爾至木里鐵路。多條干線鐵路的建設不僅提高了我省路網的機動性和鐵路運輸效能,為我省乃至周邊省區經濟協調發展提供強有力的運力支撐,還帶動了沿線的旅游業發展,促進當地群眾增收。
【未來5年:營運里程達3000公里】
“今年,我省將加快建設蘭新鐵路第二雙線,開工建設格爾木至敦煌鐵路、格爾木至庫爾勒鐵路,并實施西寧火車站改擴建項目。”青藏鐵路公司有關負責人說,今后幾年,還將加快構建東連隴海、北接蘭新、西通南疆、西南連接拉薩東、東南通達成都的鐵路網。計劃建成飲馬峽至霍布遜、魚卡至一里坪、塔爾丁至肯德可克鐵路。計劃開建西寧至成都、格爾木至成都鐵路,積極推進西寧至玉樹至昆明鐵路前期工作。到2015年,新建鐵路1400公里,營運里程達3000公里,干線電氣化率達到75%,復線率達45%。屆時,一個“黑頸鶴”狀的鐵路網將“站立”在青海高原。
民航:逐步形成以西寧為中心的區域航空運輸格局
現狀:通航城市達21個
旅客吞吐量在不斷增長,機場在不斷改擴建,設施在不斷完善,青海民航的發展,見證著青海經濟的發展。2009年8月1日,玉樹巴塘機場的通航,改寫了三江源地區沒有民用機場的歷史。目前,我省擁有3座民用機場,通航城市達21個,青海人出行越來越方便。
未來5年:打造青藏高原航空樞紐地位
我省民航業發展很快,現在年旅客吞吐量達兩百萬人次,目前西寧機場二期改擴建工程正在實施,德令哈機場已經奠基。今后,機場建設將再掀高潮,逐步形成以西寧為中心的區域航空運輸格局。西部機場集團青海機場公司新聞發言人雷金鐘說。未來5年,我省將繼續新增辟航線,增加航班密度,全面提升航空運輸能力。西寧機場在未來發展中將傾力打造青藏高原航空樞紐地位,航線網絡以西寧為中心,輻射全國大部分省會城市及各大旅游城市,并充分發揮青海連接新疆、西藏與外地的橋梁作用。并完成西寧、格爾木機場擴能改造,建設德令哈機場、大武機場、花土溝機場。到“十二五”末,形成“一主多輔”機場格局。
此外,到“十二五”中后期,還將力爭開通西寧至臺北、西寧至澳門等航線;開通西寧至東京、西寧至首爾、西寧至中東各國的國際航線。2020年前,青海機場旅客吞吐量有望達到400萬人次。
水運:水上交通基本滿足我省旅游需要
現狀:開辟了航線10條
截至2010年年底,全省開辟了航線10條,開通六級航道409.39公里,共有水運企業7家,運輸船舶73艘、1256個客位。隨著公伯峽、李家峽以及直崗拉卡和康楊水電站蓄水,黃河上游將形成近六十平方公里的水面資源。高峽平湖,像鑲嵌在黃河上游的串串明珠,山水奇景融合成為湖連湖、壩連壩的奇景。水運建設也帶動了沿線旅游業的發展。去年以來,貴德水上旅游接待人數上萬,一個嶄新的旅游業態已經起步。
未來5年:實現黃河貴德以下分段通航
今年,我省將續建公伯峽航運工程,建設青海湖航運二期工程。推進馬海(魚卡)至一里坪和肯德可克支線鐵路前期工作進程,并視運輸量情況研究建設時機。到“十二五”末,建成黃河貴德―李家峽―大河家河段航運工程,航運實現黃河貴德以下分段通航,基本滿足水上旅游客運需要。
未來,以西寧、格爾木為樞紐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網絡將全面形成,公路、鐵路、民航、水運構成的立體交通網逐步形成。這不僅能推動我省的資源開發,帶動特色產業的發展,還為發展以環西寧旅游圈、三江源生態旅游為主的旅游產業創造了強有力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