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江蘇水運再迎黃金期
2011-1-25 18:58: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交通運輸“含水量”將越來越大 進一步邁向水運強省
1月14日,記者從江蘇省交通運輸工作會議上獲悉,到2015年,江蘇省要率先基本形成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未來五年,江蘇省交通運輸建設和發展的‘含水量’將越來越大。”江蘇交通運輸廳副廳長王昌保這一形象的比喻,昭示了江蘇水運將迎來新一輪黃金發展期。記者了解到,于1月15日召開的江蘇省航道工作會議和江蘇省港口工作會議上,均提出了江蘇要搶抓機遇,打造航道強省和現代化港口強省,“十二五”期江蘇水運將在構建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中畫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5年跨越發展航道港口建設全面提速
“十一五”期,江蘇省航道和港口的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速。內河航道建設累計完成投資155億元,與“十五”37.8億元相比翻了兩番。5年新增四級以上干線航道達標里程593公里,建成船閘10座,蘇北運河“三改二”、連云港港疏港航道、京杭運河常州市區改線段等一批重大項目先后建成通航,初步形成了干線航道網主骨架。通過5年的努力,江蘇省內河航道建設呈現出持續提速的良好勢頭。實現了建設投資由低量徘徊到持續增長的跨越,年投資額從20億元增長到近40億元。
航道建設實現了建設布局由局部零星實施到大規模展開的跨越,江蘇13個省轄市均有航道重點工程在建,項目儲備達400多億元;實現了建設動力由部門主導到政府主導的轉變,作為公益性基礎設施的航道建設由行業行為逐步還原為政府行為;實現了建設品位由單純滿足通航功能到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跨越。
“十一五”期,江蘇港口實現了通過能力、萬噸級以上泊位數、貨物吞吐量、億噸大港數等四項指標全國第一。
以30萬噸級深水航道、30萬噸級大型礦石碼頭和洋口港10萬噸LNG碼頭建設為標志,沿海三港十區港口建設全面突破。
在《江蘇省港口條例》,建立健全省市縣三級港口管理機構的保障體制下,“十一五”江蘇港口實現建設投資470億元,是“十五”期的2.5倍,港口通過能力迅速擴張,綜合通過能力超越14億噸,集裝箱通過能力達1150萬標箱,同比“十五”末翻了一番和兩番。江蘇省港口貨物吞吐量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長,連跨8個億噸臺階,2010年突破了15億噸。港口集裝箱吞吐量以年均30%以上的速度增長,領跑全國前列,2010年突破1100萬標箱,百萬標箱以上的港口達到5個。連云港、太倉兩個集裝箱干線港建設成效顯著。
通江達海 連線成網內河航道邁入發展黃金期
“未來5年,是江蘇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并向率先實現基本現代化邁進的重要時期,也是江蘇交通加快構建現代綜合運輸體系的重要階段。”江蘇省交通運輸廳航道局局長董文虎表示,江蘇航道全面實施建設提速、養護提效、管理提升、隊伍提質“四大工程”,精心打造通暢、綠色、平安、數字、和諧“五個航道”,奮力推動江蘇航道健步邁入發展黃金期。
“十二五”期間,江蘇內河航道將以“全省聯動、閘航并舉、連線成網”為原則,以京杭運河、連申線、蕪申線、鹽河、蘇南干線航道網“兩縱兩橫一網”為建設重點,千方百計拓寬籌資渠道,確保完成投資300億元,建設20條航道和16座船閘,新增航道達標里程750公里,江蘇省干線航道網規劃達標里程超過2100公里,達標率超過60%,長三角高等級航道網規劃里程達標率達到70%,初步形成“東部達海、中部連江、蘇南成網”的高等級航道網主網絡,實現水運主通道全面擴容、入江口門全面改善、省際航道全面升級、重點港口疏港航道全面打通、蘇南干線航道網基本建成,三級以上航道通達所有的省轄市,四級以上航道通達75%以上的縣(市)。積極創新建設理念,著力把蘇南運河打造成古代文化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的文明樣板航道、感知數字航道,著力把鹽河打造成耐久經濟的生態航道、景觀航道。
2011年,江蘇內河航道將完成投資50億元,建成干線航道39公里,船閘3座,按照“建成一批、續建一批、開工一批”的要求,今年連云港港疏港航道和鹽灌船閘如期竣工;蘇南運河無錫段和施橋、邵伯三線船閘將建成通航,太倉港疏港航道楊林塘和錫澄運河開工建設,加快推進蘇南運河“四改三”蘇州常州鎮江段、蕪申線高溧段、丹金溧漕河、申張線張澄段、湖西航道和劉大線等續建項目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