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業迷惑在空中
2011-12-28 15:18: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12月15日下午五點,陳聰剛打開廣播,就聽到這樣一句話:今天可以說是“朦朦朧朧,跌跌撞撞,忙忙碌碌”。
這是新疆人民廣播電臺的一檔節目,主持人整個下午都在感慨,大霧給早高峰交通造成了影響:數條路段封閉,當日大霧能見度不足200米,局部地方小于50米,受大霧影響,烏魯木齊國際機場62個航班延誤備降或取消。
除非是“特別特別需要出門”的人,今天最好就別出來了,一位主持人說道。
陳聰不幸屬于“特別特別需要出門”的人。他是新疆江南申通物流有限公司航空部經理,負責每天將收到的快遞發往全國各地和將全國各地的快件送回公司總部。
“平常夏季兩三點就能下班,冬季太忙了,經常要干到第二天早上,為了多睡一會覺,我連房子都買在了機場附近。”
記者注意到,在機場干活的快遞公司工作人員,多數都是20歲到30歲之間的小伙子。
用陳聰的話說:“這活就是年輕人干的,老了扛不住,特別熬人,經常一晚上都睡不成。”
現在陳聰每天過的都是黑白顛倒的日子,早上六七點上床睡覺,中午兩三點起床吃飯,下午六點又要上班。“習慣了,晚上回去還睡不著。”在這個行業已干了五年的陳聰咧著嘴笑著說。
暴增
新疆江南申通物流有限公司航空部員工表示:臨近年關,進入旺季,一天有20多噸貨進入烏魯木齊,每天中型貨車至少要來回往返十幾趟,大車是一天五六趟,中型貨車淡季的時候只有六七趟。
當日下午六點,走進申通物流總部,陳聰和另外幾個同事點了點需要發往內地的貨品數量,4560件。
“因為天氣不好,機場還有很多貨壓著沒發出去,今天又這么多貨。”看著這些貨,陳聰搖了搖頭,從口袋摸出電話,“劉哥,今天貨能走嗎?好,我先運過去……”
陳聰解釋說,劉哥本名叫劉晉,是在機場負責把公司的貨發往全國各地的航空貨運代理商。一般在內地,這些都可以汽運,比如西安,汽運車輛一天就能到達內地很多省份,而在新疆就必須要走航空。
從1997年開始,劉晉就通過飛機把內地沿海城市的海鮮、鮮花運到新疆,又把新疆的時令水果空運到內地或者中亞地區。現在,劉晉已經成為了新疆規模較大的航空貨運代理商。
劉晉粗略統計,近年,他們每年代理的空運貨物都在以10%~15%的速度增長。“2001年,全疆只有4家注冊的航空代理公司,現在大概有三四十家代理公司了。”劉晉說。記者了解到,航空業的發展以及網購人數的增加,使得往返內地與新疆之間的貨物以數倍增長。
在改革開放以前,新疆只有9架小型運輸機,開通的疆內航線也只有9條,更不要說做航空運輸代理了;現在,烏魯木齊機場有3座航站樓,可滿足年旅客吞吐量1800萬人次的運營需求,吸引了29家航空公司在此運營定期航班,14家外國航空公司和1家國內航空公司在此開通不定期航班。機場實際運營航線133條,通往15個國家的25個國際城市和52個國內城市,這使得所有空運的貨物當天可以到全國主要城市。
“貨物一天能到達全國各地,這要有天氣保障,在夏季絕對可以做到,但是冬季,實現起來難度很大。”劉晉說。
在夏季時,航班的數量也是有足夠保障。劉晉說,如北京航線,在實施西部大開發之前,每天僅有1個航班,而2007年旺季時達到15班;疆內支線如烏魯木齊—阿勒泰,2000年全年才執行了54個航班,平均每周1個,而現在最多每天就達27個航班。
“航班的增多保證了快遞速度的增加,這就導致了很多市民在收、發快件時,愿意選擇走空運。”劉晉說,他開始進入這個行業時,多數空運的是海鮮、鮮花等。現在衣服、首飾、化妝品、家具,只要能買到的都能運到新疆。
新疆江南申通物流有限公司航空部員工表示:臨近年關,進入旺季,一天有20多噸貨進入烏魯木齊,每天中型貨車至少要來回往返十幾趟,大車是一天五六趟,中型貨車淡季的時候只有六七趟。
循環
12月以來,由于烏魯木齊連續大霧天氣影響,導致北京到烏魯木齊航班大面積延誤甚至取消,大量貨物積壓在庫中,高峰時期積壓貨物高達31噸。
12月19日晚上9點30分,陳聰和同事拉著一批貨到達機場,經過檢查后,這些貨進入了機場倉庫。
“發進機場倉庫,不代表貨第二天就能發出。”陳聰無奈地說,他們總是被客戶誤解晚發貨,其實他們每天都必須將貨發到機場,“但這些貨,不見得第二天就能上飛機。”
劉晉解釋說,進入冬季是新疆旅游的淡季,也是航空公司的淡季,因為旅客少,很多航班或取消或減少,比如飛北京的航班,在旺季最多的時候一天可以飛十五班左右,但在淡季一天也就是七八班,而這些航班還多數是小型客機。“客機小裝載量相對就小很多。”
記者查看了當天的航班,當天出港共有118個航班,進港108個航班,飛北京的航班為八個。記者還了解到,一般小型客機裝載量在2噸左右,大型客機在10噸左右,而目前烏魯木齊一家快遞公司的快件量一天都在5噸左右。
據新疆快遞行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全疆共有76家快遞公司,約300多個分支機構,而在冬季的網上營銷旺季,快件量的增加是以成倍計算的。
根據南方航空公司的數據顯示,12月以來,由于烏魯木齊連續大霧天氣影響,導致北京到烏魯木齊航班大面積延誤甚至取消數日,大量貨物積壓在庫中,高峰時期積壓貨物高達31噸。
“因受飛機艙位限制,快件無法按時上機,許多快件在機場因等待艙位就要延誤好幾天。”新疆郵政管理局市場監管處負責人表示,如果遇到大霧或者大雪,飛機不能按時起飛,快件被積壓在機場的時間就會更多。
據介紹,快件進入機場倉庫后,如果第一天不能隨客運班機飛往全國各地,而被壓在倉庫,第二天并不是能被安排在第一批次隨機出疆,而是要等當天的貨物配送完畢后,剩余的艙位才是留給頭天的貨物,如果第二天飛機還不能按時起飛,積壓的貨物就進入了一個惡性循環,只有等機位足夠的時候才能保證貨物全部出疆。
“客戶經常催我們,為什么貨物總是發不出烏魯木齊,可班次不夠,天氣又不好,我們也無能為力。”27歲的陳聰低著頭說道,他們也天天到航空公司去查看航班的起落情況,很多時候,他們也會采取轉運航班的形式來運送快遞。
劉晉說,快遞走轉運航班的形式也會面臨一種情況,比如新疆的快遞多數來自北京、上海和江浙滬一帶,拿北京為例,因為天氣原因,航班延誤或者減少,快遞公司只好先走成都或者昆明,然后再由這兩地轉運,但到了成都或者昆明當地后,貨物是需要先卸到當地機場,如果當天飛往烏魯木齊的班機艙位足夠,這些貨物就能來到烏魯木齊,但如果當天艙位不夠,貨物就會積壓在成都或者昆明,等待第二天或者第三天來裝載。
當日,記者看到,劉晉指揮著一些裝載著很多貨物的車輛開出烏魯木齊機場,劉晉說,因為天氣原因,很多航班飛不了,現在很多快遞公司委托他們將貨物拉到西安,然后再發往全國各地。
記者了解到,一般快遞公司會專門派一名押車員看管車上的快件,而由代理公司派司機將貨物拉到西安,烏魯木齊到西安的距離是2568公里,司機日夜兼程從烏魯木齊開車到西安最快也需兩個晝夜。
劉晉舉例說,12月19日晚上到機場的貨物,根據12月20日的航班情況,20日當天上不了飛機的貨,到下午就能確定,20日下午這些貨就會走汽運,當晚開車,最快到達西安也需要到22日晚上,經過分揀后,23日才能由西安再走汽運發往全國各地,23日晚才能到達全國的一些省會城市,如果你的貨在省會城市,24日就能到,如不是,可能要到25日或26日。
“其實走西安中轉汽運,對于快遞公司來說,是虧本生意,但如果延誤在機場,由于天氣原因,航班不正常,可能造成貨物更晚到達用戶手上。”新疆江南申通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柴陽明說。
飛機
像國外的大型快遞公司都是與當地紡織業的發展緊密聯系,每家快遞公司都有自己的飛機運送貨物,不會擔心艙位不夠的情況,而中國的快遞業是隨著電子商務發展起來的,快遞公司開始都是由低門檻進入,很少有快遞公司能自己購買飛機運送貨物,必須要依靠航空公司的貨運實力,航空公司的首要任務是先裝人和隨身攜帶的貨物,剩余的艙位才是留給快遞公司的。
12月20日凌晨1點,陳聰和同事們還在往車上搬從內地到烏魯木齊的快件,陳聰看了下,估計有20噸左右,他們七個至少需要搬三個小時。陳聰笑著說,他干了五年了,一看就知道大概有多少貨需要多長時間才能搬完。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從新疆發往內地的快件,疆內很多快遞公司采用了走汽運從西安中轉的方式,而從內地發往新疆的快件,一般走的還是航空快運,在新疆冬季這種多霧、多雪的天氣狀況下,造成了很多快件要么“飛”不到新疆,要么“飛”到新疆就是幾天的貨物一起到達,因此即使很多貨物到達烏魯木齊后,由于派件量的增大,這些貨物也需要一天或者幾天才能送到市民手中。
“這種現象和中國快遞業的發展是相吻合的。”長年從事物流快遞行業研究的新疆農業大學機械交通學院物流工程研究所主任葛炬分析,像國外的大型快遞公司都是與當地紡織業的發展緊密聯系,每家快遞公司都有自己的飛機運送貨物,不會擔心艙位不夠的情況,而中國的快遞業是隨著電子商務發展起來的,快遞公司開始都是由低門檻進入,很少有快遞公司能自己購買飛機運送貨物,必須要依靠航空公司的貨運實力,航空公司的首要任務是先裝人和隨身攜帶的貨物,剩余的艙位才是留給快遞公司的。
“依靠航空公司的艙位,就造成了快遞公司不能自已做主,只能等艙位,而在冬季飛往烏魯木齊的班機又減少,這時,又是快遞的旺季,這就造成了快遞不快的情況。”葛炬坦言,其實,以目前新疆多家快遞公司的實力來說,已經能完全應付平常季節的快件量,而對于旺季,多種原因造成快件不能準時到達,造成了快件速度慢,以目前快遞公司的實力,絕大多數還不能解決自己買飛機的情況,所以這時如果想要快遞快起來,就需要市民在電子商務網站瘋狂促銷的時候理性消費,不要扎堆購物,如果覺得便宜,實在要扎堆購物,就在等待快遞的時間上要有足夠的心理準備。
網購達人劉蕓很贊同葛炬的理性購物說法。她說,她四年購物已經超過八百多單,網購旺季,在網上購物的時候,最好和商家溝通好選擇“靠譜”的大型快遞公司。
在四年網購期間曾她遇到過幾百個快遞員,對于每家快遞公司的效率和收費標準也都了解得很透徹。
劉蕓建議,對于網店在大型節日的促銷她一般不會去湊熱鬧,因為她都有固定的網店,經常會做活動,這些活動的價格與大型節日促銷價格相差無幾,如果在大型節日,看上了自己喜歡的物品,她又急著想要收貨,就給店主加5~10塊錢,要求店主給她發最快的快遞。不急就選擇能提供運單與正規發票的快遞公司。規范的快遞公司一般都提供帶有條形碼且印刷質量較好的運單,并能提供正規發票。
劉蕓認為,快遞公司的選擇直接關系到淘寶店鋪的生意好壞,一般店主都會推薦一些服務好的快遞公司,但買家也會有自己的選擇如果貪快遞費便宜的話,或會影響到送貨速度。不能把“價格低”作為選擇快遞公司唯一的標準,要參考服務時限、安全可靠和快件信息跟蹤等因素綜合評估。
新疆郵政管理局市場監管處負責人介紹從往年年底情況來看,消費者針對快遞行業投訴的主要問題包括快件延誤、損壞或丟失,先簽字后驗貨等。
該負責人還提醒,在網購產品時首先要選擇有資質、信譽佳的快遞企業,注意留存快遞服務相關證據;其次要仔細閱讀各項服務條款,清晰填寫貨物名稱、數量、取貨方式等;此外還要特別注意選擇在快遞貴重物品時購買“保價”或“保險”服務,以應對快件丟失、損毀風險。
按照《快遞服務》標準,要求快遞企業提供保價(保險)業務和非保價業務供用戶選擇。使用保價(保險)業務后,快件丟失的,應按保價額度賠償;延誤導致內件直接價值喪失的,應按丟失或損毀賠償;完全損毀的,按保價額賠償部分損毀的,依據快件喪失價值占總價值的比例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