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信息化資訊

毛建忠:物流企業信息化需“更上層樓”

2011-12-24 14:46: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本報記者張艷
    當前,我國物流業正處于快速增長期,社會物流需求總量持續增加。數據顯示,今年1~10月,我國社會物流總費用保持較快增長,同比增長18.7%。與此同時,隨著國家促進物流業發展政策的陸續出臺,物流企業經營情況也有所好轉,贏利水平正逐步提高。據中物聯的統計數字,今年1~9月,物流企業主營業務利潤同比增長15.6%。
    物流市場蛋糕一天比一天大,但市場環境也變得越發復雜,業務全球化發展趨勢正在凸顯。由此帶來市場競爭的加劇,需求也愈發多樣化。在此情況下,企業要想在復雜的環境中站穩腳跟,信息化建設就成為一堂必修課。
    但市場環境的復雜化,也為企業信息化建設帶來巨大挑戰。那么,如何加強企業物流信息化建設?其未來發展之路又將如何?
    對此,記者采訪了SAP交通物流行業的首席專家毛建忠。他在交通物流行業有超過15年的經驗,專注于包括集裝箱遠洋運輸、郵遞包裹、鐵路、航空、公路在內的交通物流市場。更 “敏捷”
    毛建忠告訴記者,今年以來,很多物流企業都呈現出雙位數的業務增長,未來仍然有很大發展空間。但他也坦言,目前企業在信息化建設方面,仍有待改進。
    首先,要進一步提高快速響應市場的能力。這要求物流企業要對自己的業務、資源和能力有清晰全面的了解,對客戶有全方位的認識,要更加緊密貼近市場和客戶。“只有清晰了解了自己的成本水平,實時掌握企業業務,才能快速對市場需求作出響應。”對此,毛建忠表示,通過更多部署移動解決方案、CRM、商務智能等,就能提高企業的市場響應速度。
    與此同時,復雜的市場環境,還要求物流供應鏈有足夠的靈活性,這也對企業信息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成為其重要的發展方向。為此,一些IT供應商通過預配置行業和方案的共性,提供支持快速部署的軟件包。這樣,一方面可以有效縮短用戶的項目實施周期;另一方面又保證了系統的靈活性。特別針對物流企業對實時信息的要求,SAP推出了強大的HANA內存計算技術,可以更加靈活地滿足物流企業對實時信息處理的需求。而考慮到用戶的總體成本,HANA技術在捆綁PC硬件的同時,還能支持多個主要品牌的硬件產品,使用戶避免了重復購買、置換的難題。更 “強大”
    快速響應市場的同時,企業還需要具備更高效的業務運營能力。毛建忠認為,國內物流企業不是沒有信息化,而是系統都過于分散。他說,盡管這些系統對企業業務發展曾經發揮過重大作用,但伴隨著業務網絡、流程、規模的日趨復雜化,這些孤立的系統已經不能進一步助推企業發展,甚至成了成長之路上的絆腳石。
    基于此,一些信息化廠商推出了更為全面的整體解決方案。如SAP的新一代運輸鏈核心業務運營系統SAP TM和EWM,就覆蓋了物流運輸企業的訂單管理、運輸計劃、承運商管理、運輸執行、倉儲管理、費用結算等業務環節,使運輸網絡上所有業務關聯方都能夠高效協同,提升業務運營績效。
    同時,為了滿足業務全球化擴張的趨勢,物流企業信息化建設也必須轉型升級。同時,要很好地支持報關、清關、反恐條款管理等。更 “集成”
    運輸管理作為物流供應鏈管理的重要一環,物流運輸網絡的業務價值鏈,涉及到多方業務主體。這些業務關聯方在整個運輸生態鏈中承擔不同的角色,同時也有不同的業務需求。那么,信息化將如何更好地滿足這些需求的變化?
    對此,毛建忠分析說,貨主、收貨人作為運輸需求方,更多地關心運輸計劃、運輸成本、何時到達、準時交貨等信息;而貨代作為運輸服務的買賣方,為客戶提供一站式服務,它關心買賣服務的贏利空間;多種運輸形式的承運商,它關心自己的運輸網絡、航線的贏利能力、資產的利用水平和投資回報等等。此外,現實中可能還有以組合形式出現的業務主體,比如有的大型企業自己組建物流公司,船公司有自己的代理攬貨機構等等。
    因此,能夠提供真正集成的、端到端的業務應用平臺,覆蓋整個運輸鏈的核心業務環節的信息化系統,將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和應用,以更好地支撐物流企業業務流程創新。
    毛建忠介紹說,例如SAP的運輸管理解決方案,包括訂單管理、運輸計劃、運輸執行及監控、收入確認與運費結算、業務分析等,可以實現客戶(托運人)、承運人、物流服務商的業務協同,有效支撐物流運輸的業務戰略。
    通過其中的運輸計劃,可以對貨物的拆分和合并進行優化,生成運輸單元;然后根據運輸網絡生成運輸路徑,同時對運輸資源根據其運力進行計劃和優化。根據需要,系統還支持與承運商的交互,以選擇更合適的承運商。
    無論如何,“集成”將成為物流信息化建設的下一個熱點。企業可以通過更強大的集成軟件,聯通供應鏈的上下游,關注“客戶的客戶”,以達到協同、高效的目的。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