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貿易失衡源于其自身經濟調整和產業空心化
2011-12-19 13:55: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近期西方不少學者認為, 全球貿易失衡源于中美貿易失衡,而中美貿易失衡則是由于人民幣幣值被低估并以此逼迫人民幣升值。對此,在美中資銀行研究人士表示,美國長期貿易失衡的矛頭單單“劍指中國”顯然是有失偏頗的,尤其是將其作為逼迫人民幣升值的借口。應該說,從2005年-2006年中國匯率改革之后,人民幣匯率跟貿易赤字關系越來越遠。近年來,人民幣穩步升值,幅度不小。從幣值角度來看,美國一味地將長期貿易赤字歸咎于人民幣顯然有失公平。 專家表示,美國貿易失衡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近年來發生的美國經濟調整和其產業空心化。產業空心化自然會造成制造業的流失和外移,而這些制造業所制造的產品和服務又是美國不可或缺,所以產業空心化后的實體制造業只好大量依賴國際貿易。如果真正想改變,美國完全可以收回對外投資或者開放中國對美投資,這樣還可以增加就業崗位。但美國沒有。而這樣的政策并不是中國造成的。
另一方面來說,美元開始全面加速美元貶值,這也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貿易失衡。美國開啟互聯網經濟以來,金融和IT等虛擬經濟開始超過實體經濟,這一點如果不改變,美國的貿易失衡就難以真正改變。
其實從經濟層面來看,美國其實手頭并不乏解決貿易失衡的辦法,但其如此“高度關注”貿易問題,不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擾。據曲線統計,美國中期選舉之前,人民幣匯率的話題熱度就會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