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規劃:物聯網核心技術堅持鼓勵國產化
2011-12-18 14:06: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雖然近兩年物聯網在我國的發展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問題,但并未阻擋物聯網的前進步伐。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要“推動物聯網關鍵技術研發和在重點領域的應用示范”,并把物聯網作為信息社會建設的重要著力點。工信部主管部門領導也明確提出“物聯網發展是方向,這個目標絕不動搖”。因此,雖然從產業和技術支撐的角度來看,物聯網產業鏈條中所涉及的元器件、傳感器、系統集成水平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但在各行業信息化需求日益迫切、應用水平不斷提高的推動下,以各種形式出現的物聯網方案和應用已經逐漸推廣開來。
伴隨我國通信事業的發展,我國的通信產業也迅速崛起,隨之而來的就是在通信核心技術領域的全面突破。當前,無論是在技術專利方面,還是在國際標準的貢獻率方面,國內企業均可與國外巨頭一較短長。物聯網目前也是一個廣闊的市場。有數據表明,2011年中國物聯網產業市場規模將達到2500億元,到2015年,中國物聯網整體市場規模將達到7500億元,年復合增長率超過30%,市場投資前景廣闊。然而,我國物聯網的發展正面臨政策給力、資金充裕卻在核心技術和專利方面乏善可陳的局面。如果缺少足夠的核心技術和專利,中國的物聯網市場又將成為國外企業眼中的“大奶酪”。要實現物聯網長期健康發展的目標,核心技術和專利是最重要的保障因素。那么,物聯網關鍵的創新點有哪些呢?
簡單地講,物聯網是物與物、人與物之間的信息傳遞與控制。一般而言,物聯網的基礎是互聯網,互聯網的承載基礎是通信網。我們能否把在通信的技術優勢拓展到物聯網?從目前來看,物聯網技術創新的關鍵在于傳感器,這是目前我國物聯網產業的短板。雖然在資金的支持下相繼出現多種解決方案,但無法形成標準化,更難以形成大規模的應用。大家都知道,到目前為止,絕大部分計算機處理的都是數字信號。自從有計算機以來,就需要傳感器把模擬信號轉換成數字信號,計算機才能處理,而我國的基礎大規模集成電路的生產線基本都依靠進口。例如RFID標簽,這也是一種傳感器技術,RFID技術是融合了無線射頻技術和嵌入式技術的綜合技術,RFID在自動識別、物品物流管理上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但RFID的芯片核心技術主要掌握在國外廠家手里。
在創新環境方面,政府應該加大對產業的投入,這個投入不僅僅是政策,還需要資金和產業發展環境,更需要一個整體產業鏈的視角來提升物聯網產業實力,包括在操作系統、開發工具、IC設計等產業鏈中高端領域,從政策到資金都要加大投入。鑒于目前投資涌入的熱潮,需要在管理上引入相關的管理制度,選擇合適的切入點,提高資金的利用效率。對長期投入資金不能市場化、產業化的項目,定期論證評估,不能達標的關停并轉。
應減少盲目引進項目,在嵌入式技術與物聯網的發展中,核心技術堅持鼓勵國產化,從資金、稅收上加大力度向自主研發產品傾斜。杜絕盲目引進產業鏈的中高端技術,特別是不能出現像其他行業一樣,重復引進同一個外國品牌多條生產線的狀況。
物聯網的發展,需要創新的土壤,我們相信有了良好的土壤,物聯網創新一定能蓬勃發展,在核心技術和專利領域的被動局面一定可以得到扭轉,復制我國在通信網絡技術領域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