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州快遞公司接近爆倉 時間延遲請市民理解
2011-12-18 13:41: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近些年,每到年底對于瀘州的快遞公司來說,既是最好的時候,也是最感到糾結的時候。”近日,瀘州某快遞有限公司總經理牟文英說起年關將近對快遞公司的影響時,真是又愛又恨。原因是年底的消費熱潮能讓快遞公司迎來源源不斷的生意,但如何解決因為貨物太多而極易引發的“爆倉”現象,不讓快遞變成“慢遞”,又成了牟文英最憂慮的問題。
快遞公司 老板員工都在忙碌
“隨著網上購物日益流行,我們快遞公司年末網購訂單增加了不少,加之年底向來是消費旺季,為親戚朋友送點禮物的也大量增加,生意確實火了起來。”牟文英說,為了讓顧客收取包裹不至于受到客觀因素的影響而遲誤,近期,公司又專門新增加了10名投遞業務員。
昨日,在位于瀘州沱二橋下的該快遞公司內,記者看到,快遞公司另一位管理者呂寒,正拿著一部盤點機,錄入剛到貨車的每份包裹的條形碼,為忙碌的快遞業務員幫把手。“快遞員人數的增加,確實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年底大大增加的工作量,但并不能為業務員們帶來工作量的減少,他們真的很辛苦。”呂寒說。
快遞人員 每天步行20公里
石松是一名90后小伙,他每天早晨8點10分就要趕到快遞公司,領取需要派送的包裹后工作就開始了。過沱二橋,從百子圖廣場到桃園山莊一帶,都是他負責投遞的區域。“平時一天也就送100多件包裹,近段時間需要派送的貨物一天比一天增多,今天一天就要送300多件。”寒風凜冽,天上下著小雨,為摩托車撐上一把雨傘,穿街走巷投遞包裹,石松又開始了忙碌的一天。
“小伙子真的不容易,做快遞這行特別要能吃苦,日曬雨淋且不論,單說除了每天車上的行程,僅步行的距離,上樓下樓,包裹少的時候也得走上五六公里。像今天貨物這么多,業務員大多走路都得走20多公里。而負責大件包裹快遞的師傅,有時候一個包裹二三十公斤重,得從1樓搬上8樓。”說起快遞業務員的工作,曾經也做過快遞投遞工作的牟文英有著很多感觸,“我曾經做過不短時間的投遞業務工作,深深明白有時候晚上十一二點還在投送包裹途中,那種讓人想哭的心情。”
“快遞行業也有很多無奈。打個比方,一個快遞員一天投遞300個包裹,當快遞員投遞到某一戶時,如果顧客說因故要遲到5分鐘,快遞員一般都會等等。但如果超過這個時間太久,快遞員肯定就不能再等了,因為如果繼續等下去,后面需要投遞的顧客就全都會延遲,甚至造成當天一些包裹無法按時投送到位。快遞行業就像一根自行車鏈條,如果一個環節出差錯,就會給后續帶來一系列變化。所以,希望市民對快遞員的工作給予更多理解和支持。”牟文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