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業潛規則頻惹爭議
2011-12-14 13:58: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委托快遞送東西,明明距離很近,卻是經常幾天都不見蹤影”、“包裝精美、價格不菲的手機,快遞弄丟了投訴無門只能認栽”、“貨物損毀了沒人理,說什么誰讓你先簽過字的”……
近年來,隨著快遞行業的飛速發展,諸如此類圍繞快遞行業亂象展開的討論愈加激烈,快遞行業普遍采取的“先簽字再驗收”、“保丟不保損”等行規,也日益受到更多人的質疑和討伐。
先簽字后驗貨
網購經驗豐富的大學生小胡常遭遇這樣“進退兩難”的情況:在網上購物時,賣家會要求收件人“先驗貨再簽收”;但當他收到貨物時,快遞員卻剛好相反,要先簽字才能打開包裹查看。
快遞公司的理由是:“公司規定,堅持不簽收的話就把快遞打回發件地。”
有時快遞員不等小胡拆完包裹,就匆匆忙忙準備離開。有兩次,他打開包裹發現寄來的商品有破損,要找快遞員時,人已不見了。
“雖然有些快遞公司同意退回快件,但這一行規對于消費者來說實在有失公平,相當于快遞公司將風險全都轉嫁給了消費者。”面對這樣不公的行規,小胡有苦難言。
記者撥打申通、圓通等幾家快遞公司客戶服務電話了解到,“先簽字再驗貨”是各公司通行的做法。
而不少網購顧客往往會忽視當場驗貨環節,當遇到問題時,一些快遞公司便以“已簽收”為由拒絕賠付。業內人士稱,這是目前快遞公司內部存在多年的“潛規則”,一旦收件人簽字,則表示已認可運輸內容完好無損,再出現問題,責任認定就會出現多方推諉的情況。
而對于“先簽字后驗貨”,快遞公司也有他們自己的說法。
申通快遞客服人員解釋說:“快遞公司有自己的內部規定,快遞人員只負責把貨物送達收件人。對于那些網購貨物本身引發的糾紛,則屬于買賣雙方的事情。”
申通快遞一位負責人稱:“目前申通快遞70%的業務來自網購,如果讓顧客拆開包裝先驗貨,一旦發現貨物存在質量問題,有時候很難辨清到底是不良賣家耍的‘歪招’,還是運輸過程出現的問題。有時消費者甚至以收到物品不符合他的要求來責怪快遞公司,出于自保,只能設定這樣的行規。”
“保丟不保損”
那么,如果收件人打開包裝后發現物品有破損,如何處理呢?
記者撥打圓通全國客服電話了解到,收件人簽字后,如果發現商品出現問題,可以在快遞單上寫上“外觀完好,內部破損”字樣,然后快遞公司會對此快件進行調查。同時圓通客服人員強調,必須要在快遞員在場的情況下,當場驗貨,如果不是簽字后當場驗貨所發現的問題,那么快遞公司是不承擔這個責任的。
即使是現場發現問題,想讓快遞公司承擔責任賠償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因為,不少快遞公司還有一個“保丟不保損”的霸王條款。
去年年底,鄧女士的朋友從外地給她快遞來一套玻璃器皿。“到達后發現整套器具都破裂損壞了。”鄧女士說,東西簽收后,她是當著快遞員的面進行驗收的,當時快遞員讓她在運單上寫上“外包裝完好,內件摔壞”字樣。
一直等了大概15天,快遞公司也沒有給出任何賠償答復。發件的朋友告訴她,這件快遞是進行了保價的,花了15元保價500元。
據此,鄧女士與快遞公司交涉,要求得到500元的保價金額賠償。但快遞公司卻以“保價賠償不保損壞只保丟失”為由,僅賠了60元錢。
圓通速遞某網點負責人告訴記者:“我們的行內規則是,只要外包裝無破損,里面的東西有丟失或是破損一般不會負責。”
他解釋說,很多時候發件人本身就不負責任,包裝很差,膠帶都不舍得多纏幾圈,然后發生破損了,就開始找快遞公司的責任,如果他們自己包裝得完好一點是不會發生這樣的問題的。“因此我們在接受易碎易損物品時,一般會要求顧客付費接受我們的包裝。如果他們不愿意接受,出現問題我們難以負責。”
為了避免不必要的糾紛,業內人士提醒消費者,寄送快遞時,應該在快遞運單上“內件”一欄,如實填寫寄送貨物的數量、品種。當收件人收到物品時,打開發現品種、數量不符,也可據此與快遞公司交涉。
不過記者觀察發現,寄送快遞時,多數快遞員不會主動提醒顧客填寫清楚這一欄。
理賠時間拖拉
前不久,太原的小翟通過網購從上海購買了幾件衣物。但一直過了十幾天,她都未收到貨物,小翟多次撥打該公司客服電話催單。但客服電話以只負責查詢業務為由,要小翟將電話打到處理部門。處理部門通過網站查詢到,貨物到達太原集散中心后,便沒有了下文,于是要小翟直接跟太原集散總部聯系。
而當小翟把電話打過去后,又被告知,這批貨物已經交給了她家所在的送件站點,因為網站上有到達集散中心的簽到記錄,因此責任不在總部集散中心,而在送件站點。但小翟始終聯系不上這家送件站點。
現在,小翟正忙著與快遞公司交涉,希望得到合理的賠償。
那么這個理賠過程有多長呢?沒有一家快遞公司能給出具體的答復。
據介紹,大部分的快遞公司,采取以下的理賠程序:當客戶超過正常時間7天以上仍未收到包裹,可以與發件站點聯系,讓發件站點與總部取得聯系,在網上追蹤貨物的寄送流程,查看在哪一環節出現問題。然后,總部聯系出現問題的網點,待該網點進行詳細核查,如果問題核查清楚,總部要求發件站點向顧客先進行賠償,然后再對具體出現問題的環節進行處理。
行內人告訴記者:“快遞寄送過程非常復雜,網點很多,所以要查到具體在哪一環節出現問題,耗費的時間是不能確定的。但是如果總公司將問題給予認定了,那么我們會在最短的時間內給予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