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供應鏈案例

藥品供應鏈管理中的電子監管碼之惑

2011-12-12 19:30: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在供應鏈管理熱潮的推動下,藥品編碼等問題又被擺上日程。

  “未來1~3年,產品質量的追溯系統將成為主要的應用系統。供應鏈管理系統的打造,可能催生30億~40億的市場規模。”北京愛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愛創)總經理謝朝暉日前在上海舉行的中國醫藥供應鏈管理峰會上表示。

  電子監管推動

  電子監管成為企業進行供應鏈構建的最大推力。

  去年5月,《關于基本藥物進行全品種電子監管工作的通知》發布,其中規定:“凡生產基本藥物品種的中標企業,應在2011年3月31日前加入藥品電子監管網,基本藥物品種出廠前,生產企業須按規定在上市產品最小銷售包裝上加印(貼)統一標識的藥品電子監管碼。2011年4月1日起,對列入基本藥物目錄的品種,未入網及未使用藥品電子監管碼統一標識的,一律不得參與基本藥物招標采購。”

  今年6月,SFDA再次針對電子監管發布《關于做好2011年度基本藥物電子監管工作的通知》,強調“2012年2月底前,所有生產企業生產的基本藥物品種必須賦碼,所有基本藥物配送企業必須通過電子監管網實現數據上傳,不能開展基本藥物品種核注核銷的企業不得配送基本藥物。”

  “政府監管可以說是最大推動力,企業要配合。”謝朝暉表示。而謝朝暉所在的愛創,是目前供應鏈產品質量追溯系統的領軍企業,占有較大市場份額,擁有約1600家制藥企業客戶,其中絕大多數是集團型和外資企業。

  在謝朝暉看來,對醫藥企業而言,“構建醫藥供應鏈的關鍵點是流程再造,因在電子監管后,原有的流程必須進行改變,才能實現和現有系統的銜接。”這一監管政策曾因為增加成本而遭到部分企業的反對,有業內人士指出:“當規范延伸到整個行業,局部、短期困難將變成長期利益。”

  謝朝暉認為,藥品電子監管政策的一個發展方向是全品種,即覆蓋所有藥品。

  據他了解,現在藥品電子監管只覆蓋了30%的品種,還有70%要在“十二五”規劃中落地,“企業應該在配合政府推動電子監管的過程中,主動進行自我供應鏈體系的完善,從而將成本轉化為內部管理價值,也增強了核心競爭力。”

  統一之惑

  藥品供應鏈建設無疑已成為大勢所趨。而在本次中國醫藥供應鏈管理峰會上,多位企業人士提出了共同的困惑:在藥品供應鏈管理中,如何兼容電子監管碼、商品條碼、藥品本位碼和物流條碼,避免設備的重復識別和業務的重復操作?

  這一問題目前并未有明確的答案。九州通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供應鏈首席專家高智勇透露,最近商務部也召集相關企業舉辦研討會,討論相關編碼的統一,但至今并未達成共識。事實上,早在2008年,《國家藥品代碼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就被公布。其中明確,國家統一制定的藥品代碼將可“適用于藥品研制、生產、經營、使用和監督管理等各個領域以及電子政務、電子商務的信息化建設與信息處理和信息交換”。

  該征求意見稿指出,國家藥品代碼由本位碼、監管碼和分類碼等組成。既用于識別藥品身份,也用于反應藥監部門對藥品研制、生產、經營、使用和監督的管理全過程。本位碼的作用相當于對每個藥品發放一張身份證;監管碼則根據GMP、GSP對生產和流通強制性的管理要求,對藥品的生產日期、有效期、批準文號等進行規范;分類碼主要滿足產業鏈上下游分類查詢、統計分析等方面的需要。最終實現三碼共同使用,即“三碼合一”。這一規定在當時被寄予眾望:讓業內困擾已久的“萬碼奔騰”的尷尬局面或將由此終結。

  時至今日,在監管碼被大力推行之下,業界對其他碼的對接統一需求也日益迫切。“統一時間應該不會太長,下一步政府會出臺相關政策,三碼合一、相互轉化的問題、與國際接軌的問題都將得到解決。現在最關鍵的還是保證藥品安全和質量的可追溯性。”有知情人士透露。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