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時俱進 建設幸福小康村
2011-12-10 16:20: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 本報記者 國金成 譚敏
物流業的快速發展,縮小了城鄉之間的差距,同時提高了人民生活質量,農村正奔向小康。近日,記者走基層時,在遼寧阜新市發現了未來的又一小康村——阜新蒙古族自治縣煙臺營子村。
煙臺營子村位于城鄉結合部,以前一直以種養殖為主,農民外出務工為輔,經濟發展相對滯后。隨著近幾年的城區擴建,給該村的經濟發展帶來了新的商機。村兩委領導班子認識到,單一產業已不能適應新形勢下農業產業發展要求。要想壯大村集體經濟,增加農民收入,必須“走出去,請進來”,人盡其才,物暢其流。通過外出考察學習,村領導班子成員的發展思路逐漸清晰活躍起來。他們認識到,為群眾辦實事、做好事才是硬道理。而為群眾辦實事不是一句空話,沒有資金支持有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于是村兩委班子研究決定,通過促進土地流轉和盤活現有資源進一步壯大集體經濟,一方面積極引進外地老板到該村租地辦廠,另一方面發展特色農業和創辦村屬工業。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惟一標準,煙臺營子村近年來的發展變化足以為證。在集體經濟壯大的同時,該村加大了對村公共設施和便民工程的投入力度,在村委會附近增設了一套體育健身器材,修建休閑娛樂場所,不斷改善村民的人居環境。村集體拿錢為村民購買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在村委會設立農民圖書閱覽室,普及農民文化科普知識。村委會猶如村民的家,村民來去自由。在采訪的路上,記者看到,通向該村的公路也為了適應物流暢通需要而拓寬建設,以便更好地服務鄉村經濟發展。
記者在該村采訪時還了解到,村兩委在積極搞活鄉村物流經濟的同時,傾聽群眾的呼聲,關心群眾的疾苦,時刻把群眾的冷暖掛在心上。每當年節,村領導班子成員都會到村民家走訪,送錢送物,問寒問暖。適逢冬季,村領導班子正在研究解決部分困難群眾及五保戶的冬煤問題。試想,這樣的領導班子怎能不在村民中樹立威信?
如今,煙臺營子迎來了百年不遇的發展機會。從大環境看,阜新經濟技術開發區已經發展到煙臺營子,為該村建設現代工業園區提供絕佳的地理條件,阜新市、縣、鎮領導對煙臺營子的未來發展給予極大的關注和支持,并作出重要指示。煙臺營子村兩委班子就縣委、縣政府、鎮黨委、鎮政府的指示精神,多次召開聯席會議,廣泛聽取村民建議,研究制定了煙臺營子今后五年的發展藍圖。記者從“藍圖”上了解到,未來五年,該村將建工業園區3500畝,通過招商,入駐規模以上企業100家,預計產值10億元。生態農業園區將建成2000畝生態雜糧基地,1000畝有機棚菜區、1000畝松林林下養殖以及2000畝老品種生態玉米,預計經濟效益3500萬元。此外,還將以“賀家大院”打造全國游牧農耕生活體驗區,總投資5500萬元,總規劃面積713000平方米,營業收入2億元以上。在村民生活園區建設上,擬在村西建設村民生活區,實現農村城市化,規劃面積3300平方米,建筑面積4800平方米(含居住區、綠化帶、休閑、健身區、村委辦公樓及村民文化室)。隨著該村經濟的發展,可以預見,到2015年,煙臺營子村企生產總值可達2億元,村民人均收入可達2萬元。一個繁榮、富足、民主、和諧的嶄新村莊展現在人們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