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解重慶缺煤要靠加快鐵路通道建設
2011-12-10 15:02: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中商流通生產力促進中心李廷
近日,有媒體報道,全國首只專注于煤炭經營領域的投資基金——重慶量子煤炭基金合伙企業在渝成立。報道稱,該基金總規模50億元,將專注于煤炭貿易,解決煤炭營銷企業資金短缺問題。主要投資重慶及其周邊地區煤炭儲存和采購業務,通過大規模、集約化、高效率的資金運作,促進煤炭流通環節的資源優化配置,幫助煤炭營銷企業增加囤煤量,以應對電煤短缺等難題。
從表面看,重慶量子煤炭基金和其他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應該沒有本質差別,都是對企業進行股權投資。不同的是,量子煤炭基金是專門對煤炭經營企業進行股權投資。此外,從基金規模和投資目的來看,量子基金背后也有著濃厚的地方政府色彩。設立量子煤炭基金的重要目的是幫助煤炭營銷企業增加囤煤量,應對重慶電煤短缺。這一目的能實現嗎?
從統計數據可以看出,由于西部地區經濟整體較為落后,基礎設施歷史欠賬較多,因此,重慶經濟高速增長必然會帶動能源資源需求的快速增長。2007~2009年,重慶市煤炭消費量由4152萬噸快速增長至6294萬噸,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23.1%。同時,由于重慶煤炭資源稟賦和開采條件較差,煤炭產量增長緩慢,2006年以來,重慶市煤炭產量始終徘徊4300萬噸左右。一方面是煤炭需求快速增長,另一方面是煤炭產量增長基本停滯,最近幾年,重慶市煤炭供應缺口越來越大。
重慶本身是煤炭凈調入區,而且調入量還在逐年加大,重慶市的電煤供應日益緊缺很大程度上要歸因于此。設立煤炭定向股權投資基金之后,煤炭經銷企業在資金上得到一定補充,可能更有實力去周邊省區進行采購,能夠在相對淡季的時候儲備更多煤炭,以備消費旺季之需,這或許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重慶煤炭消費旺季煤炭供應緊張程度。但是,從重慶及其周邊省區煤炭供需及運輸情況來看,單靠扶持煤炭經銷企業或許不足以從根本上改變重慶日趨緊張的煤炭供需狀況,難以充分應對重慶日益擴大的煤炭供需缺口。
從地理上看,與重慶市接壤的省市區分別是四川、貴州、湖南、湖北和陜西5省。2006年時,包括重慶在內的6省市中,尚且僅有湖南和湖北是煤炭凈調入區,重慶、四川、貴州、陜西均是煤炭凈調出區。但是到了2009年,這一局勢發生了很大轉變:不僅湖南、湖北仍是煤炭凈調入區,調入量均有顯著增加;而且重慶和四川也快速由凈調出區轉為凈調入區,凈調入量均達到了2000萬噸以上;僅有貴州和陜西仍為凈調出區,且貴州凈調出量出現了顯著下降;只有陜西煤炭凈調出量出現了較大幅度的增加。表:重慶及其周邊省區煤炭產-消情況 貴州煤炭調出量越來越少,而且廣西部分煤炭需求需要貴州來滿足,因此,貴州煤炭調出更多的是流向廣西,未來不可能用來彌補重慶煤炭需求缺口。河南是中部產煤大省,雖與重慶不相接壤,但是相距較近。近年來其煤炭產量增長緩慢,凈調出量整體上呈下降趨勢,2009年期凈調出量僅有305萬噸,而且河南還承擔著保障湖北部分煤炭需求的任務。因此,雖然較近,河南也不可能成為彌補重慶煤炭供求缺口的重要力量。
與重慶接壤或較近,能夠彌補重慶煤炭供應缺口的似乎只有陜西了。近年來陜西煤炭產量增長確實很快,預計今年全年陜西省煤炭產量將達到4億噸以上,較2006年增長約1.5倍,隨著產量快速增長,陜西煤炭外運量也快速增加。但是,由于陜西煤炭資源更多的集中在陜北和渭北地區,距離重慶相對較遠,而且目前陜西省南北鐵路運力尚不能滿足省內煤炭調運需求,更何況解決重慶方向的煤炭運力。因此,目前陜西煤炭外調多數是通過鐵路或公路經過山西運往了華東、華中和華南地區。陜西憑借豐富的煤炭資源優勢,未來可以作為重慶煤炭供應的重要來源之一,但想要實現這一目的,未來必須要加大陜西南下鐵路通道建設。
此外,新疆是近年來煤炭產量增長較快的地區之一,2006年新疆煤炭產量僅有4518萬噸,到了2009年就快速上升至8812萬噸,2010年突破1億噸。2006年,新疆煤炭外調量僅有250萬噸,2009年已經快速上升至1400萬噸以上。由于新疆煤炭資源極為豐富,且開采條件較好,未來新疆煤炭增長空間巨大,未來疆煤外運增長空間也很大。從地域上來看,用疆煤來彌補重慶煤炭需求缺口也是重要選擇之一。但是,目前疆煤出疆鐵路運力極為緊張,未來也應該加快新疆煤炭外運鐵路通道建設。
事實上,不單單是重慶,四川也面臨同樣的問題。由于四川和重慶地域位置相近,所以,彌補重慶煤炭供應缺口的煤源也能夠同時用來彌補四川煤炭供應缺口。
綜合以上來看,目前以及今后很長時間困擾重慶、四川等西南省市煤炭供應的最根本的因素,不是煤炭經銷企業不夠強大,不是資金不夠充裕,而是當地及周邊煤炭資源供應多數較為緊張,同時從資源豐富地區調入煤炭的鐵路運力又遠遠不能滿足需求。設立股權投資基金固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增強煤炭經營企業的資金實力,讓他們能夠擁有更多的資金在市場上進行擇機采購,但是運力瓶頸的制約將使這些企業越來越感受到“有米難下鍋”的無奈。因此,加快規劃建設陜西南下以及疆煤入川渝鐵路通道才是緩解重慶以及四川未來電煤緊張的關鍵。
地區 指標 2006年2009年重慶
消費量(萬噸) 3704 6294
產量(萬噸) 4044 4279
產量-消費量(萬噸) 340 -2015四川
消費量(萬噸) 8388 12129
產量(萬噸) 8499 9505
產量-消費量(萬噸) 111 -2623貴州
消費量(萬噸) 9467 12251
產量(萬噸) 11817 13691
產量-消費量(萬噸) 2350 1441湖南
消費量(萬噸) 8806 9603
產量(萬噸) 6901 6880
產量-消費量(萬噸) -1905 -2723湖北
消費量(萬噸) 8588 9819
產量(萬噸) 1230 1083
產量-消費量(萬噸) -7358 -8736陜西
消費量(萬噸) 8063 10688
產量(萬噸) 16211 29611
產量-消費量(萬噸) 8148 18923河南
消費量(萬噸) 18881 22733
產量(萬噸) 19532 23038
產量-消費量(萬噸) 652 305新疆消費量(萬噸) 4268 7400產量(萬噸) 4518 8812產量-消費量(萬噸) 250 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