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引路 協力同心 推進安徽公路文化建設向縱深發展
2011-12-1 11:24: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近年來,全省公路行業緊密聯系行業轉型發展實際,以“微笑服務、溫馨交通”為載體,以“修路修身、養路養心”為核心價值理念,結合公路行業特色和地域文化特征,按照“內有凝聚力,外有影響力”和“展現徽風皖韻,一路讀懂安徽”的基本思路,大力開展了公路文化建設活動,著力將徽風皖韻融入到安徽公路的發展中來,為全省公路事業發展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文化支持。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行業發展軟實力進一步提高。公路文化建設的開展,使“修路修身,養路養心”核心價值理念不斷滲透到每位職工心田,公路行業發展軟實力和核心競爭力明顯提升,實現了公路行業外部和內部的和諧共進,外部和諧為公路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環境,內部和諧為公路創造了發展動力。全省公路行業實現了“五得到”——公路行業地位得到普遍提高、工作開展得到各級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活動開展得到職工廣泛參與、職工素質得到整體提高、中心工作得到全面促進。
二是公路綜合服務能力進一步提升。公路文化建設促進了公路物質文明建設的發展。在公路建設、養護管理過程中,大力推行了“精細化”管理模式,國省干線公路技術狀況不斷提升,為群眾出行提供了“安全、便捷、舒適”的道路環境。新建和改造的一大批公路服務設施,大大提高了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拓展了服務功能,方便了廣大車主和社會公眾,受到了社會各界廣泛好評。完善行政許可網上審批功能,成立路警聯合指揮中心,實現了與交警的數據交換和聯合審批,方便了行政審批相對人,解決了人民群眾辦事難的問題,提升服務效能。
三是行業精神文明建設再上新臺階。目前,全行業共有17家單位獲得國家級先進稱號,71家單位獲得省部級先進稱號,474家單位獲市廳級先進稱號;7位同志獲國家級先進稱號,45位同志獲省級勞動模范、五一勞動獎章、先進工作者稱號,181位同志獲市廳級先進稱號,扎根公路的養護工鞏光躍同志光榮入選“6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交通人物”,受到胡錦濤總書記的親切接見。代表交通運輸部參加全國“迎國慶講文明樹新風”禮儀知識競賽,取得二等獎的優異成績。省公路局榮獲“全國交通行業文明單位”、“省直三優文明單位”、“省直文明單位”稱號,今年7月,省公路局黨委被安徽省委評為“全省先進基層黨組織”。
四是公路文化建設成就得到社會廣泛認可。全省公路文化建設的開展,取得令人欣喜的成績。今年,在省直單位2010年度機關干部職工年度“德、能、勤、績、廉”考核時,省考評部門破例將省公路局“優秀”名額指標由原15%上調至20%。各市公路部門把公路文化建設與個性文化和地域文化緊密結合,深入開展文化建設活動,得到了社會的贊賞和地方政府的高度認可。黃山市公路局歙縣分局把公路文化建設與皖南徽韻地域文化緊密結合,得到了社會的廣泛支持,提升了示范點的個性文化和地域特色文化,得到了社會的贊賞和縣委、縣政府的高度認可,黃山市寸土寸金,但在多年未決的公路用地問題上,當地縣委、縣政府召開專題會議進行解決。2010年,全省精神文明創建工作座談會在合肥市肥西縣召開,合肥市委、肥西縣委把肥西公路分局作為唯一的亮點向大會推舉,并作為文明創建工作免檢單位。淮北市公路局直屬分局文化建設受到了市委領導極大關注,市委書記畢美家專程率市幾大班子領導到直屬分局調研公路文化建設,畢美家書記感慨地說:“我沒有想到淮北市還有這樣一個單位,如果淮北市有三分之一單位都像公路局這樣,淮北市的文明創建工作就不成問題了!”省委“創先爭優”活動領導小組在淮北調研期間也給予了直屬分局很高的評價。2010年,共有40多家單位紛紛來淮北公路局直屬分局參觀考察。
以文引路,協力同心,推進公路文化建設向縱深發展,主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踐行一個核心理念,努力增強行業文化凝聚力。在全省公路系統普及和推廣以“修路修身、養路養心”為核心的價值體系,爭取做到人人知曉,并使全體公路職工對公路文化價值體系的認同率進一步提高,不斷增強行業文化的凝聚力。深化安徽公路文化內涵,提升和豐富安徽公路文化價值體系,努力培育具有徽文化特色的公路文化品牌。
實現兩個拓展,全面提升行業文化感染力。一是以省局機關申報部文化示范單位為標志,將公路文化建設由基層向機關拓展。今后的公路文化建設工作中,在立足基層的基礎上,逐步向市局機關、省局機關拓展,省局、市局要在總結基層公路文化建設工作的經驗基礎上,逐步探索機關文化建設的方式方法,做好整體規劃,進行一些必要的籌劃和包裝,努力將文化建設提高到更高的層次。二是以開展文化公路建設為標志,將公路文化建設由辦公場所向公路拓展。公路文化建設,其核心在于文化與路的結合。205國道安徽段改造示范工程最終確定的文化主題——“五色繪皖韻、一路讀安徽”,而形象標識則為“五色石”。205國道改造示范工程將使道路富有生命,擁有自己的語言、靈魂,釋放著它的內涵。它把服務行車安全、運輸功能放在首要位置,同時滿足人們的審美情趣和感官舒適的精神需求。
促進三個轉變,不斷強化行業文化軟實力。一是從文化建設向文化管理轉變。要在執行力上下功夫,讓職工把文化手冊變為實際行動,邁出文化建設向文化管理轉變的第一步;要認清現狀,把握文化建設的正確方法,不斷將文化建設推向更深的層次;要使干部職工尋找到更多共鳴點,深入開展文化宣貫活動,使公路文化入眼、入腦、入心、入行,增強文化的凝聚力;要通過各種文化載體讓活動豐富起來,通過各種喜聞樂見的活動方式激發出思維的火花,進一步豐富公路文化內涵。二是從實踐推動向理論實踐并重轉變。充分發揮理論的先導作用,積極探討公路文化建設的價值體系和有效途徑,總結發展規律,為公路文化建設實踐工作提供理論支撐和智力支持。三是從硬件建設向軟硬件并重轉變。要使公路行業核心價值體系運行有效,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必須軟硬件并重,在抓好設施建設的同時,更加注重管理和服務工作。要以建立人才隊伍建設機制、長效保障機制和績效評估機制為重點,形成符合公路行業規律,具有地域特色的公路文化制度框架。
立足四個結合,發揮行業文化創造力。一是與公路發展形勢緊密結合。要將加強公路文化建設與構建良好的政治生態環境相結合,以建設公路文化為抓手,著力增強自身凝聚力,提高公路職工歸屬感、認同感,推動行業順利轉型。二是與公路業務工作緊密結合。公路文化建設工作既是促進公路事業發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公路工作重要內容之一。公路文化建設必須緊緊圍繞公路中心工作,與業務工作有機結合,用公路建設塑造文化,用公路養護展示文化,不斷提升公路文化建設的生機和活力,增強服務公路事業發展的能力。三是與“創先爭優”活動緊密結合。大力宣傳全國養護“雙百”人物,培育新典型,充分發揮文化示范先進單位的模范作用,打造標桿,引領全省公路行業文化建設新風尚,提升行業文化建設品質,樹立公路行業文化品牌。 四是與“微笑服務、溫馨交通”緊密結合。要把“微笑服務、溫馨交通”活動作為公路文化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扎實開展、深入推進,確保有亮點、有成果,全面推進公路文化建設工作向縱深發展。
創新活動載體,增強公路文化新活力。一是實施好交通運輸部文化建設“十百千”工程。按照《安徽省公路系統貫徹落實文化建設“十百千”工程實施方案》的要求,制定“十百千”工程實施方案,全行業培育1—2個文化品牌,15個文化示范單位,40名先進典型。二是不斷完善公路文化示范單位建設。制定出文化建設實施方案并組織實施,深入推進公路文化示范點的建設,并將文化示范點建設由分局升級到市局。三是深入推進群眾性文化活動開展。繼續開展“職工之家”和“五小”工程建設。充分發揮公路職工業余文化藝術團、公路攝影協會、書法美術協會等各類文藝團體的作用,創作一批高質量的公路文藝作品,活躍職工業余文化生活。四是扎實辦好《江淮公路》雜志。要將《江淮公路》辦成為公路文化建設的重要陣地,輿論宣傳的重要平臺。
完善舉措,強化制度保障。一是要統一思想,振奮精神。要把全行業干部職工的力量和智慧凝聚起來,把各方面的積極性調動起來,直面挑戰、克難奮進,開創我省公路科學發展新局面。二是要齊抓共管,各展其長。完善和創新“一把手”負總責、其他領導一職雙責、業務部門分工負責、黨政工團齊抓共管、全行業積極參與、密切配合、協調運轉的工作機制,形成行業文化建設的強大合力。三是統籌推進,務求實效。做到統一部署安排,整體協調推進,統籌兼顧硬件與軟件、當前與長遠、機關與基層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