鷹潭到瑞金的精彩
2011-1-21 12:29: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在郁郁蔥蔥的崇山峻嶺之中,一條黑色的長龍正昂首起舞,自北而南,劈山躍澗,跨越天塹,延綿數百公里,氣勢如虹。這就是2010年9月16日建成通車的濟廣高速江西鷹潭至瑞金段。
作為全國一次性開工建設里程最長的高速公路,鷹瑞高速點多、線長、面廣,共穿越3個設區市、10個縣(市、區),38個鄉鎮和171個村,項目管理難度大;它穿越崇山峻嶺,高填深挖路基多、長隧道多、特大橋多,給工程質量、施工進度設置了重重困難;在它半徑300公里內,有廬山、黃山、井岡山、武夷山、三清山、龍虎山、鄱陽湖、千島湖、柘林湖、南昌、景德鎮、瑞金、衢州等“六山三湖四城”旅游熱點和婺源文化與生態旅游區,生態環保要求特別高。
面對困難和挑戰,鷹瑞高速公路的建設者凝心聚力,攻艱克難,實現了江西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工程質量更優、外觀形象更美、生態環境更佳、依法管理更嚴、安全廉潔更好”的建設目標。
308公里零缺陷
這是一條高質量的精品高速公路。
鷹瑞高速全長308.843公里,它能否如期建成,直接關系著2010年江西省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突破3000公里的大局。為此,早在開工之初,項目辦就樹立了“精益求精,高標準、嚴要求,把鷹瑞高速公路建成一流的精品工程”的理念,堅持高起點謀劃、高標準建設和高效率運作,全力推進工程建設。
鷹瑞項目建設最高峰時,全線有5萬余人參加建設,處處彩旗飄揚,人聲鼎沸,一派熱火朝天、你追我趕、齊頭并進的喜人建設場景,而這,離不開項目辦的周密部署和科學安排。
提前啟動征地拆遷、設計等各項工作,提前進行施工輔道的修建;創新方式方法,路基、路面、綠化、房建、機電和交安各項工程平行交叉作業;制定時間節點,加強生產調度,定期召開辦公會,檢查評比;倒排工期,督促施工單位加大人、機、料的投入;梳理影響和制約工程進度的關鍵控制性工程,每天一調度,5天一對照,10天一控制??項目辦為了保證工程進度下了不少功夫。
同時,項目辦一方面通過開展階段、月度及專項勞動競賽,召開經驗介紹、現場觀摩會等活動,激勵先進,激發施工單位的勞動熱情。另一方面,堅持合同管理,對進度嚴重滯后、履約意識不強的單位,約見法人代表、簽署承諾書,甚至采取合同分割、將其不良行為納入誠信體系黑名單等措施,有效保障了工程進度平穩推進。
“百年大計,質量第一”。在加快工程進度的同時,鷹瑞高速公路項目辦本著精益求精的精神,始終把工程質量放在首位,精雕細琢,嚴格把關,著力將鷹瑞高速建設成一條精品高速公路。
從源頭把好質量關,在鷹瑞項目有“五個不”:單項工程開工準備工作不足的不準開工;未經批準的施工圖紙不得使用;未經檢驗或檢驗不合格的材料不準使用;未經試驗證明可行的施工工藝不準采用;前道工序未給簽認,后道工序不得進行。為保證“工程質量零缺陷”,對每一根樁、每一片梁的質量,他們都毫不馬虎,不合格的一律返工。
強化質量程序管理。根據各分項工程的技術特點,項目工作人員針對施工工藝和質量標準,制定質量控制要點,全面跟蹤每道工序的每個質量環節。對一些重大技術難題,如大面積軟基處理、隧道防水、橋隧溶洞處理等,邀請國內知名專家及專業咨詢單位現場分析,采用現場踏勘等方式,研討技術攻關方案,精心治理,不留后患。
實行全過程的質量監督。業主、設計、監理、施工四位一體的質量責任體系,確保了每個環節都能按照標準的施工程序進行;對于非隱蔽性的工程施工,采取旁站與巡視相結合的辦法;為了有效控制橋梁和隧道的工程質量,對橋梁樁基、預制梁板和全橋靜動載等方面委托第三方檢測,并隨機進行復檢。
經檢測,鷹瑞項目的橋梁樁基、預制大梁、涵洞構造物、路基填筑等分項工程檢測優良率達到96%以上。其建設精品高速公路的做法得到交通運輸部質監總站、省人大、省交通運輸廳、省質監站的充分肯定。
紅土地上的綠色路
這是一條充分展現江西綠色優勢的生態之路。
它宛若一條長龍,飄舞在贛鄱大地的青山綠水間;所經之處,綠樹掩映,芳草萋萋,流水潺潺,鳥鳴婉轉,盡顯山水之美。
鷹瑞高速公路沿線有鷹潭的龍虎山風景區、資溪的華南虎野化放歸區、廣昌縣的恐龍化石保護區等眾多的風景區、歷史文物及植物資源,環保要求高。為此,鷹瑞建設者樹立了“不破壞就是對環境最好的保護”的環保理念。設計中,他們最大限度地保護生態;施工中,強調環保型施工,積極貫徹采取“三不五隱蔽”措施,多保護少破壞,邊施工邊綠化,做到“黃土不見天,巖石不裸露,三季有花,四季常青”。
早在主體工程設計階段,鷹瑞高速就啟動了景觀綠化工程設計招標,在全線選擇了4家全國知名的設計單位進行景觀綠化工程設計。在施工單位進場之前,景觀綠化工程設計方案就基本確定,確立了“紅色故都旅、生態鷹瑞行”的口號。工程建設過程中,綜合運用各種生物措施、農藝措施、管理措施,將項目建設的破壞限制在最小范圍、降低到最小程度,營造“腳下是路、周圍是景”的行車環境。
為把景觀綠化工程打造成具有鷹瑞特色的亮點工程,該項目把景觀綠化工程作為一項非常重要的專項工作,設計人員提出了“邊坡原生化、景點園林化、互通層次化、區所綠地化”的主題思路,明確了建設目標。鷹瑞高速公路是江西省首次對景觀綠化及環保工程實行標準化管理,全線景觀綠化工程從規劃到動態優化設計,再到景觀綠化方案評審、修改及完善,都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標準技術規范。
圍繞景觀綠化工程的建設目標,鷹瑞高速公路全線種植了7000多株樹干直徑在15厘米以上的大樹,覆蓋所有互通及區所。按照“適地適樹,鄉土鄉種”的原則,采用客土基材及噴播植生的方式,使邊坡恢復綠色;在中央分隔帶,多種樹、種大樹的措施,提高了公路的品位;兩處總面積達13萬平方米的林苗一體化基地,為后期養護培育苗木。除了綠色工程外,鷹瑞人在邊坡及互通的建設中,還充分結合地方文化特色,或設置觀景臺、文化墻,再現當年紅色戰役的歷史,或結合道教文化特色,用桂花、紅葉石楠、香樟等組成八卦圖,或設置名為“紅色火焰”的雕塑,體現紅色故都文化。
308公里的高速公路上,每一處設計都凝聚著鷹瑞人的心血。
新概念引出新服務
這是一條集眾多新工藝、新技術的創新之路。
5000余平方米彩色防滑新型標線在全線普遍推廣,雖然為此增加投入五六十萬元,但鷹瑞人覺得值;在江西省率先對全線通信骨干網及本地接入網采用2.5G傳輸數率鏈路,傳輸數率是以往高速公路的4倍,有利于監控及收費系統的數據、圖像等信息快速高效上傳;沿線所有縣級以上收費站全部設置有ETC車道,實現了不停車全自動收費;全線設置視頻事件檢測系統,實現了道路全程監控;部分高填方、高架橋、隧道出入口處設置行車超速預警裝置,在江西省首次實現沿線所有服務區設置信息發布屏;全線所有互通建立打井及半自動噴灌系統,為今后的養護節約成本;綠化施工中,改變以往在灑水車上安裝消防槍頭的做法,加設變幻噴霧裝置,采用混凝土攪拌及改裝成客土篩分裝置,減少客土噴播設備的堵管及人力投入??橫亙于崇山峻嶺中的鷹瑞高速公路上,到處都能看到創新工程、科技工程。
項目管理是鷹瑞建設者研究的重點之一,也是亮點之一。鷹瑞高速線長、點多、面廣,牽涉地方協調工作量大,同時,全線共有路基、路面、綠化、房建、機電交安、監理及設計等160多個參建單位,給項目管理帶來了嚴峻考驗。在充分汲取先進的項目管理經驗和管理模式的基礎上,結合項目特點,他們建立了一個科學、高效的組織機構及管理模式。以項目辦為管理中心,分別在金溪縣、南豐縣、石城縣、瑞金市設立4個管理部,實現管理工作前移,提高辦事效率。同時,建立項目辦、管理部、代表處三級管理機制,并設立了路面、綠化、房建、機電和交安、質量安全督查等5個專項工作組,負責對各項工程進行全面、全程督導。
設計監理,這是鷹瑞高速公路在江西省高速公路建設中率先引入的新概念。
在項目測試階段,他們就制定了設計監理制度,派駐設計監理對初勘、施勘進行隨行測設,參與設計質量控制,將施工管理與測設成果緊密聯系。
加強資金監管,建立“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資金監管體系,重點監管施工單位重大資金安排和流向,以及決策及執行情況;充分利用信息化辦公資源,建立財務人員QQ群,采取網上審批手段,提高資金審批效率;組織財務專項檢查,不定期抽查沿線施工單位的資金流向,確保項目資金專款專用;加大協調管理力度,加強與地方政府的溝通,為項目建設營造了良好的施工環境;成立了獨立的檢測試驗機構,統一全線試驗檢測標準、方法,一切以數據說話,使項目管理更好地把握工程整體質量,更好地實現優良工程目標??創新的思維、嚴格的管理,一切都是為鷹瑞高速公路的成功服務。
管理出精品。建成后的鷹瑞高速公路是一條精品路、生態路、幸福路、崛起路,它探索出的好經驗、好做法,在江西高速公路建設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