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市遇冷緣于經濟調整周期
2011-11-8 5:39: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中國經濟進入了一輪深幅調整期,中國經濟經歷陣痛,鋼價的調整也就到來了。鋼價暴跌,始發于中國,重災區也在中國。
筵特約評論員赫榮亮
鋼價波動,反映了實體經濟的運行狀態和趨勢。
人們強調“信心比黃金還重要”,如今作為實體經濟的“晴雨表”,鋼鐵業演繹一幕步步驚心的行情,與此同時,鋼鐵行業顯露疲態,凈利大幅降低,目前整體市場信心不足的局面依然未得到有效的扭轉。
鋼市“銀十”夢滅
鋼材市場有著傳統的“金九銀十”說法,但剛過去的9、10月份,鋼廠、貿易商感到出奇寒冷,鋼鐵行業遭遇減產降價,武鋼、沙鋼等主導鋼廠連續下調出廠報價,市場提前進入冬季。據商務部商務預報監測,10月24~30日國內鋼材價格比前一周下降1.6%,鋼材價格已經連續十周下跌,比8月中旬下跌9.4%。
此輪鋼鐵產品價格的大幅下行,是基于中國經濟周期而調整的結果,反映出我國經濟處于下行階段,導致鋼鐵需求回落。
經濟危機后,過度寬松的財政政策、貨幣政策,投放大量信貸,促使中國經濟率先走出低谷的同時,也為后期經濟發展埋下了隱患。一輪經濟擴張后,走向收縮,財政、貨幣政策的重拳,加重了中國經濟的宏觀經濟周期性特征,令中國經濟進入了一輪深幅調整期,中國經濟經歷陣痛,鋼價的調整也就到來了。
保障房未能挺起鋼市
雖然難以避免經濟下滑,但社會對政策抱有太多憧憬。在去年10月份,4萬億的經濟刺激計劃走入尾聲,鋼材市場開始押寶保障房建設。國務院推出大規模保障房計劃,2011年計劃建設保障性安居工程1000萬套,一度成為鋼材市場的重大利好,有測算1000萬套安居房建設,按每套60平方米建筑面積計算,也需要3萬億投資。
但事實表明,這僅是畫餅充饑。保障房建設,中央與地方分歧大,以至于社會上調侃道:打個樁挖個坑,算是保障房開工。保障房磨洋工,而造船、機械等行業的用鋼需求大幅回落情況下,鋼材消費缺少了支撐,價格出現跳水。
全球鋼市中國最冷
鋼價暴跌,始發于中國,重災區也在中國,這輪鋼市寒冬屬于中國。
當我們高談闊論歐債危機、美國國債高筑時,忽略了自身的危機,近期有中國出手救歐洲的輿論,似乎歐美經濟處于崩潰的邊緣。
但歐美鋼材市場表現相當穩健。近期國際鋼市有兩個特點:一是鋼價沒有大幅下跌,另一個是產量平穩增長。歐洲、美國和俄羅斯的鋼材市場運行較為平穩,價格基本保持平穩。10月28日,CRU全球鋼鐵價格指數報199.9點,與8月中旬相比保持平穩,其中,北美市場鋼材價格指數上漲2%。
另一方面,國際鋼鐵產量保持平穩增長。世界鋼鐵協會統計,9月份全球64個主要產鋼國家和地區粗鋼產量為1.236億噸,同比增長9.7%,環比下降0.5%;但在扣除中國產量后,9月份全球粗鋼產量為6686.7萬噸,環比增長1.6%。
與國內認知相左,飽受債務危機困擾的歐洲,卻成為全球鋼鐵產量新增的亮點,9月份,歐盟27國鋼鐵產量達到1497萬噸,環比增長18.7%,普遍不被看好的“笨豬五國”中,意大利、西班牙鋼鐵產量環比增幅分別達84.2%、23.7%,同比均實現了正增長。
歐盟的鋼鐵產量增長,意大利等國的制造用鋼需求上升,表明歐洲雖受債務危機困擾,金融領域表現較差,但實體經濟開始逐步恢復,制造行業開始出現回升勢頭。
與國外市場隱現春意不同,中國鋼鐵行業正在經歷寒冬,企業處于低利潤率階段。中鋼協統計,1~9月份,77家重點大中型鋼鐵企業銷售利潤率僅為2.99%,中鋼協內部人士預計,行業內鋼鐵主業平均利潤率只有1.5%左右。
鋼材作為重要基礎材料,價格漲跌,直接體現了經濟的整體運行情況。正是經濟的回落,暴露了國內鋼材市場有效需求不足。目前我國經濟運行相對低迷,2011年10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0.4%,環比回落0.8個百分點。
但從大趨勢看,中國經濟終將憑借慣性,終將走出周期底部。隨著物價回落預期,政策微調預期增強,持續偏緊的信貸政策也將逐步松動。借用一句話,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鋼材價格的底部調整,將隨著經濟周期走出低谷而出現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