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的物流危機
2011-1-18 14:03: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一向高調的京東商城,光鮮背后已是危機重重。來自媒體的消息稱,京東于2010年底停掉了絕大多數地縣級市的COD服務,涉及好幾百個城市。原來京東COD的城市有600多個,現在只有100來個。盡管京東口口聲聲說要自建物流,并投資干線和支線運輸公司,或者組建一個干支線運輸車隊,以應對京東商城與日俱增的貨品配送壓力。可京東的口袋里還有錢嗎?
或許有人會說,京東商城賬面的資金不少于10個億。殊不知,這10多個億的資金,是壓的供應商的貨款。援引媒體的報道,目前京東很有可能已經將此前三輪融資中到賬的錢全部燒完。有業內人士為京東算了一筆賬:京東的平均毛利率大約在5%左右,虧損額可占到銷售額的10%,以京東2010年銷售額100億元推算, 2010年京東的虧損額在10億元左右,而按照京東去年銷售額40億元計算,去年的虧損額度也不會低于4億元。兩年的虧損額超過2億美元,三輪融資全部燒光。
既然沒有充裕的資金,自己投資興建物流中心或投資干線和支線運輸公司就是空中樓閣。劉強東也承認,京東商城的物流配送壓力與日俱增。此次京東商城關閉絕大多數縣級市的COD服務,已經是京東商城在物流方面失利的一個前兆。未來,即便是京東商城能夠再次融來資金,物流也將是京東商城的致命傷。
雖說京東商城2010年獲得了100億元的銷售額,可其主要業務陣營仍局限于北京、上海、廣州等經濟發達城市。隨著互聯網應用的深入,京東業務陣營已經擴展到二級城市或三級城市。可是,如果在全國每個二級城市都建立自己的物流或運輸公司,成本至少要在數百億。更何況,現在二級城市的利潤不足以維持物流中心的運營。正因于此,大多數B2C網站都與第三方物流合作完成配送。
此次京東商城之所以關閉絕大多數縣級市的COD服務,部分原因是京東自建物流破壞了這些第三方快遞公司的合作模式,搞壞了與這些企業的關系。眾所周知,京東商城是靠做家電數碼起家的,這類產品在運輸過程中很容易被擠壓。據了解,由于很多京東商品在配送中出現擠壓等問題,用戶拒絕接收,而京東商城又不同意退貨,許多第三方物流公司的手中都積壓了一批退貨。春節是網購高峰期,京東商城很可能擔心第三方物流公司會因為這些積壓商品京東沒有同意退貨,而扣押京東的貨款,所以,在春節這個風險高發期,京東商城索性關閉了COD服務。但這一來,京東就放棄了全國數百個城市的用戶。京東CEO劉強東此前就說過,對于不愿意下樓取貨的用戶,京東會選擇放棄,但由于擔心第三方快遞公司扣押貨款,而寧愿放棄占絕大多數的二三線城市的用戶,這種做法對用戶來說也未免太不尊重了,即使是考慮到春運壓力過大的原因。
筆者注意到,在暫停COD服務的消息傳出后,京東方面發布聲明稱這次暫停的部分地縣級城市“僅是2個省的某幾個城市”,“將近500多個”的說法不屬實。但京東顯然是在顧左右而言他,京東沒有對暫停COD服務的城市作回應,卻只提及線上付款線下送貨的普通快遞服務的暫停范圍,但這二者顯然不是一個概念。
可以說,關閉了地縣級城市的COD服務,京東商城的物流配送壓力會更大而不是更小。
眼下年關將近,B2C網站即將迎來訂單井噴期。受困于資金短缺的劣勢,京東商城今年的物流壓力會更大。加之在物流領域的口碑不佳,注定京東很難擺脫物流之殤。(本文來源:Do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