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物流行業分析

發展現代物流是港口轉型的必然選擇

2011-11-6 0:16: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杜麒棟
“十一五”以來,我國港口經歷了大發展、大突破、大動蕩、大變革的過程,走出國際金融危機陰影,實現了平穩較快的發展。中國港口發展取得了巨大成績,站到了一個新的起點。當前,港口生產需求與港口能力不足的矛盾正在逐步緩解,而港口對公共產品、公共服務,如口岸服務、公共網絡信息、金融信貸等的需求越來越多,要求越來越高。港口和港口企業對公共服務的需求,與港口公共產品供給不足、服務質量不高的矛盾,將成為今后時期的主要矛盾。因此,轉變港口生產發展方式,已成為“十二五”期間港口發展的主線。
    結合中國港口的實際,我們認為,發展現代港口物流是港口發展方式轉型的必然選擇,是轉變港口發展方式的主要內容。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世界上一些主要港口碼頭就已經開始從以裝卸、倉儲為主的生產方式向物流中心轉型,有的港口已完成了這一轉變,如香港港、新加坡港等,已成為全球的貨物轉運中心、物流中心、加工中心、配送中心。在我國,許多港口企業(包括政府部門)還是把滿足貨物在港口的位移作為最首要任務,港口發展模式還是以通過外延建港的傳統方式,實現港口吞吐量的擴張。當下不少港口雖然也開展物流業務,但還處于初級階段,仍然以裝卸、倉儲作為港口生產的主業。即使像上海、深圳這樣的港口也不能承擔起全球轉運中心、配送中心的功能。因此,面對我國周邊港口現代物流高速發展的趨勢,我們應奮起急追,發展現代物流促進港口轉型,提高我國港口的國際競爭力。
    發展現代物流,港口具有獨特的優勢。發展港口物流,實際上就是通過資源優化配置,提高港口對供應鏈的服務項目和能力,實現港口作業的增值。
    目前全國都在搞物流,有幾輛車,有一些物資貨源,有一塊場地倉庫,都可以搞一個物流公司或物流園區。港口的地理位置優越,是各種貨物的集聚地,是江海公鐵等各種運輸方式的節點,具有包括裝卸運輸、集散、貿易、信息、拆裝箱包裝、船代貨代以及口岸功能,與各地紛紛興建的物流園區相比,港區的功能更完備,只要往前再邁出一步,就可建成功能完善的港口物流園區。因此港口的轉型具有獨特的優勢,而其他的物流園區大多不可能具有港區的功能。
    發展現代物流,目標是建成物流集成經營商。傳統港口實現的是“港到港”運輸,而現代物流要求“門到門”服務;傳統港口關注的是貨物的“流”,即要求快速周轉;現代物流要求的不僅是“流”,還要有“留”,讓貨物盡可能留下來,以便于實現服務增值。
    港口物流的定位可從產品、市場、經營管理三個緯度延伸:在產品維度,由裝卸倉儲向拆裝包裝、加工、展示、交易、研發、配送、捷運等作業延伸;在市場維度,由港區向周邊區域、省市、全國甚至全球延伸;在經營管理維度,由外延模式向內涵發展轉變,由粗放型向集約化發展轉變,由只重視貨物吞吐量向培育物流產業鏈轉變。
    現代物流發展的三大路徑,一要建設培育貨源腹地到港區的物流供應鏈:二要進行物流園區建設,形成物流集聚加工的載體和平臺;三要建設物流信息網絡。目標是由碼頭運行商轉為港口物流集成經營商。為客戶研發提出最佳物流通道方案,港口物流各環節的業務可以自己做,也可以進行外包,最終建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全球物流中心。
    發展現代物流,要提高港口的服務水平。在物流鏈運行中,港口與貨商之間不單是純粹的業務關系,而是具有共同利益的戰略伙伴關系。因此,物流鏈經營必須要有完善的服務水平,通過服務創新、管理創新,挖掘物流鏈的第三利潤源,實現物流鏈的雙贏。要制定和完善服務質量標準,規范服務行為,創造和培育港口物流的品牌,才能擁有市場、占領市場、創造市場。
    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港口的沖擊,實質上是對我國港口發展方式的沖擊。因此轉變港口發展方式已是刻不容緩,發展港口物流,已經不是要不要發展的問題,而是如何發展,如何“加快”的問題。
    (作者系中國港口協會副秘書長)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