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建了物流 解決糧農“三愁”
2011-11-4 17:38: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為采訪秋糧運輸,近日我們趕赴黑龍江省大慶市肇源縣新站鎮采訪。坐了20個小時的火車,我們才從北京趕到這個東北小鎮。
沈陽鐵路局運輸處副處長張偉介紹說,2006年,沈陽鐵路局在這里建成了第一個糧食物流基地沈陽鐵路局新肇糧食物流基地。因為新站鎮周邊200公里以內均為吉林和黑龍江省糧食主產區,運輸半徑內糧食總產300億斤,糧食年流通量近100萬噸、年銷售額12億元,發展糧食物流優勢獨具。
沈陽鐵路局白城車務段主管運輸的副段長司昌勇說,自物流基地建成后,糧食運量成倍增長,1996年至2000年每天運量為20萬噸,2000年至2006年每天運量為60萬噸,2006年至2011年每天運量達到了80萬噸。
在物流基地我們遇到了正在備貨的黑龍江省肇源縣新站鎮萬德隆糧食經銷處經理潘軍,今年又是個豐收年,他的高粱和玉米正在裝車,將發往成都上海等地,看著滿載的車皮他高興得合不攏嘴。
“過去我們有"三愁"賣糧愁、經營愁、收上來糧食發不出去愁。現在有了物流基地,請車便利,配車及時,隨時裝車,按點到達。發車有保障了,客戶對我們也滿意了,我們的誠信度高了,企業效益越來越好。以前經銷處外運糧食每年只有三四萬噸,物流基地建成后,我們每年發糧至少10多萬噸。”潘軍說。
黑龍江省肇源縣浩大糧食購銷有限公司經理韋廣增也有同樣的感受,他說:“想方設法要把糧食賣出去、運出去,這不僅讓公司有好收益,也帶動農民增收。”隨著物流基地的建成,韋廣增投資5000萬元建了占地9萬平方米的新廠房。
在新站鎮,建物流基地受益最多的是當地的農戶。
記者來到浩德鄉西浩德村,這里家家戶戶的院子里都堆滿了高粱和玉米。正在搬運糧食的馬金華,笑呵呵地把記者迎進了自家院子。“今年是個豐收年,家里種地的收成就能有8萬元左右。”老馬說,頭幾年賣糧難,需要自己去雇車排隊,“現在有了物流基地,運糧方便了,收糧食的就多了。今年糧食價格估計比去年還要高一些。”
張偉告訴我們,像新站鎮這樣的糧食物流基地,沈陽鐵路局一共建成了31個,帶動了東北地區的經濟發展,促進了農民的豐產增收。在豐收之年,糧食增產了,但還要賣得出、運得出,農民的收入才會增加,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豐收之年”。糧食運輸主要靠鐵路,沈陽鐵路局建設糧食物流基地的做法有利于農民增收,有利于農業增效,有利于保障國家糧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