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結盟便利店 沖刺“最后一公里”
2011-11-30 18:11: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在商家必爭的歲末黃金銷售期,“最后一公里”配送脫節、貨件積壓成了快遞公司的“死穴”,同時也成為熱衷網購消費者的“心理障礙”。日前,順豐速遞在深圳和便利店7-11合作,解決“最后一公里”配送難題。
早在2007年,中國郵政就與便利店合作開通了快件接收服務
□ 本報記者 龐黎鑫
便利店寄包裹更便宜
家住深圳的網友小許發現,樓下的7-11便利店門外前不久掛出了順豐速遞“授權代辦點”的標志。
其實,早在2007年,廣州郵政就開始了跟便利店的合作。消費者可在自家附近的“7-Eleven”便利店交寄文件類速遞郵件。提供全天候收寄同城特快專遞、國內特快專遞和國際特快專遞文件類郵件的服務,但不含包裹。這是“7-Eleven”便利店首次開辦此服務。
此次順豐速遞與便利店的合作,以包裹為主,也是民營快遞結盟便利店的首例。據了解,與順豐速運標準快件相比,便利店寄同城件及省內件首重便宜2元,寄省外航空件首重便宜3—7元,續重還有進一步的優惠。而由于這些便利店是24小時營業,因此可以向市民提供365天24小時不間斷寄件服務。“無論是發件方式、發件時間都更為靈活。”網友小許表示。
“這意味著本土快遞業嘗試借助零售企業的網絡渠道合作處在開發新階段。”中國快遞咨詢網首席顧問徐勇表示。
成本降低 利潤共享
而在這項業務合作中,雙方如何降低成本以及進行利潤再分配呢?對快遞公司而言,不僅可以借此拓展經營渠道,也有助于緩解人工及燃油價格持續上漲給快遞業帶來的經營壓力。選擇對應的便利店,只需根據一個城市的訂單量選定幾個路線后進行配送即可。而且連鎖便利店的服務質量有保證,并且便利店都是24小時營業。
據記者了解,自今年
10月8號起,順豐、圓通、中通等多家快遞公司紛紛對部分線路進行小幅調整,這是兩年之內快遞行業的第五次提價。但可以肯定的是,一元的價格上調還是賺不到利潤。而與此同時,快遞公司的業務量卻在激增。本土快遞業目前的難點,就是如何在擴大收件業務量的同時降低成本。順豐聯手便利店的商業價值,既可實現人力資源的整合,同時還可以降低成本,實現利潤共享。這種新渠道模式,或許能為不少生死邊緣的本土快遞企業趟出一條新路。中國快遞咨詢網首席顧問徐勇對此進行了分析。
據了解,國外像日本美國和歐洲和快遞公司合作主要是提供宅配這方面的一些合作,因為便利店都開在居民小區附近,為了方便居民的取派件方便,他們一般和快遞公司合作,以這種模式的話,一個是有利于快遞公司減少人力配送,這樣的一個成本壓力,另外也方便客戶去隨時取件。
“最后一公里”自提解決物流瓶頸
今年“雙十一”淘寶的購物節,淘寶商城創下單日成交52億,造成快遞爆倉。有網友發帖抱怨:“半個月了,還沒收到包裹。”面對用戶物流投訴量遞增與體驗度嚴重下降問題,節假日期間,電商及物流快遞業多采用增加配送人員,提高人員薪資,提倡用戶自取以及網站公布期間配送安排等臨時性方案來減緩其物流壓力。臨時性方案使得電商在承受物流壓力同時,還須承擔更多運營成本增加。面對節假日促銷高峰常態,尋找長期性解決策略成為電商發展所需。
現有條件下,加快倉庫周轉需要首先解決發出快件問題,可從“最后一公里”配送開始,逐步增加倉庫空間利用率,提高周轉。快遞聯手便利店,鼓勵用戶優先選擇自提方式,可減少由于快遞人員素質問題等引發的一系列用戶投訴問題,加強用戶良好購物體驗。電商市場呈爆炸式增長,長遠看來,電商做好“最后一公里”自提點是緩解甚至解決節假日物流問題的重要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