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向“五化”時代
2011-11-24 14:41: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在2010年的全國公路建設座談會上,交通運輸部副部長馮正霖強調,未來公路建設管理工作要在推動“五化”上下工夫。作為座談會上,陜西介紹了在其省內公路建設項目中,貫徹“以人為本、安全至上、生態環保、節約資源和全壽命周期成本”等建設設計新理念,全面加強地質勘查工作的經驗。
一年過去了,從2011年10月,陜西啟動為期四年多的全面推行“五化”
管理活動。這意味著“十二五”期間,陜西公路交通將貫徹落實省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快全省公路建設的決定》,把落實“五化”管理將作為一項主要工作全面抓好。時間緊迫,根據計劃,“十二五”中期,陜西省高速公路建設基本達到“五化”管理水平,到“十二五”末期,真正進入“五化”時代。
打破“鐵三角”
成本、工期、質量——我國舊有公路建設管理模式沿用至今,然而在公路建設快速發展的背后,建設管理水平不高,建設管理秩序混亂的問題始終存在,并日漸成為制約公路建設科學發展的主要矛盾,這種傳統“鐵三角”模式已難以適應現代公路建設的要求。
因此,在工程管理方面,必須形成現代工程管理的理念、技術和方法,特別是要引用“人本化、專業化、標準化、信息化、精細化”的“五化”理念,不斷提高公路質量和建設管理水平。
人是關鍵。堅持項目建設和安全生產“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方針,陜西省深入推進高速公路“平安工地”建設活動,緊抓安全生產關鍵環節。結合不同地域特點和工程難度,有針對性地開展隱患排查活動,對從業人員崗前安全培訓、高墩大跨橋梁施工安全措施、隧道施工等危險施工場所安全防護措施、安全應急預案及安全專項費用落實等工作進行重點檢查,并認真督促整改。加強安全教育,不合格的人員不允許上崗作業,增強了參建人員的安全意識。通過思路創新、管理創新、技術創新,安全事故明顯下降,全省高速公路建設安全生產形勢總體保持穩定。
“十一五”期間,陜西省把推進市場信用體系建設作為市場監管的重要手段,依托工程建設項目研究開發了省級信用信息管理系統。2010年,利用該系統組織對參與全省高速公路建設的施工單位、監理單位、試驗檢測單位以及監理、試驗檢測人員進行了信用評價,完成了等級評定。前一階段,為適應工程建設領域專項治理、建設項目信息公開和誠信體系建設的要求,搭建了陜西省高速公路建設項目信息管理平臺(陽光工程),加快了工程質量、安全、進度、投資以及設計變更和試驗檢測等管理內容實行動態監管的步伐,實現了招投標信息公布和隨機抽取評標專家的功能,為建設安全、廉潔工程提供了保障。
建立長效機制
“五化”既是五項工作要求,也是一個工作體系,它包括發展理念人本化、項目管理專業化、工程施工標準化、管理手段信息化和日常管理精細化。因此,要深入推進“五化”管理,就必須建立長效機制。
據此,陜西省交通運輸廳成立了推進高速公路建設“五化”管理領導小組,每兩年對各項目進行全面檢查考核,獎優罰劣;同時修訂完善并形成全省高速公路“五化”建設相關制度辦法,將“五化”建設工作固化成為長效機制。
一要建立長效的考核機制,在項目管理、工程勘察設計、工程監理、工程施工、試驗檢測等全面建立、推行激勵引導的長效機制,獎勵先進、懲戒落后,全面發揮各級管理人員、工作人員的內在動力,促進深入推進“五化”管理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二要建立長效的總結深化機制,各單位在落實“五化”管理開展的各項具體活動中,通過檢查、整改、提高,要不斷總結、深化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好做法、好經驗,用制度和辦法固化下來,將落實“五化”管理好的措施扎實有效的推行下去。三要建立長效的運行機制,對固化下來的制度和辦法要不斷完善、不斷提高,要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體系,確保制度管理落實的連續性、持續性。
不久前,在推進全省高速公路建設“五化”活動的現場會上,陜西省交通運輸廳廳長馮西寧指出,“十二五”期間仍是陜西公路繼續大建設、大發展的一個階段。在當前形勢下,要通過轉變交通發展方式,牢固樹立“科學辦交通、合力辦交通、勤儉辦交通”的思想,走安全、綠色、可持續發展之路。
星火燎原的經驗推廣
此次現場會組織與會者觀摩西安至銅川、西安至商州兩個項目,印發《高速公路標準化施工指南》,并充分總結了近幾年省內高速公路建設項目中的經驗和做法。
早在2007年,陜西省交通運輸廳就針對當時高速公路建設中勘察設計、建設管理等薄弱環節,組織修訂了《陜西省公路建設工程質量要點》,對保證工程質量起到了非常關鍵的指導作用,受到了各方面的肯定。此后又針對工程具體問題,特別是在附屬工程施工招標中存在的圍標串標、借用資質投標等違規行為,出臺了一系列制度和辦法,還印發了《陜西省高速公路施工標準工藝》。各建設單位也結合自身實際,制定了施工指南、指導書等。這些對確保全省高速公路質量安全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近幾年,陜西省下大力氣開展了高速公路混凝土質量通病治理專項活動、隧道排水系統排查治理專項活動、提高弱項指標合格率活動、“質量回頭望”質量責任倒查活動以及“監理企業樹品牌、監理人員講責任”行業新風建設活動等一系列質量專項活動。通過開展專項活動,提煉制定出更有效管理辦法、控制措施和施工工藝,并通過制度將經驗推廣開來,形成長效管理機制。
陜西省交通運輸廳高速公路建設管理處處長薛生高說,“我們形成了一批行之有效的施工工藝和質量保證措施,主要有七個方面。比如小型混凝土構件采用聚丙烯塑料模具集中預制,‘三集中’(鋼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實行混凝土集中拌和,鋼筋集中加工,梁板等構件集中預制),‘四統一’(實行統一施工單位駐地、統一監理駐地、統一試驗室、統一施工便道),預制箱梁自動噴淋、橋梁高墩和剛構橋懸澆梁腹板自動控時高壓噴淋、冬季封閉箱養護等混凝土養生設備得到大量的推廣!
各個項目均依托工程建設,進行了大量的課題研究和應用總結。通過應用新技術,不僅克服了橋梁、路面、隧道上的較多復雜問題,還增加了工程建設的科技含量,提升了工程品質。如西銅項目采用了橡膠瀝青S M A路面、鋼箱梁、澆筑式瀝青混凝土等技術,西商項目隧道二襯采用了移動式混凝土噴射車等設備,以及路面采用S B S改性瀝青同步碎石預裹覆技術等,不但攻克了橋梁、路面、隧道上較多復雜問題,而且提升了工程建設的科技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