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交通資訊

高速公路引領地方經濟快速騰飛

2011-11-21 17:47: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記者有幸再次來到素有“路景融合”典范之稱的綏牡高速公路,再看到翠綠挺拔的“十里白樺”,腳踏漆黑平整的高速路面,徜徉在別致優雅的休閑區,一種人在畫中游的美妙感覺又一次油然而生。而在此次采訪中,讓記者最為心潮澎湃的是綏牡高速對于地方經濟發展和民生建設方面所發揮的積極作用。    
  2003年成立的牡丹江市公路樞紐有限公司是牡丹江市最大的物流企業,葉友進是這里的常務副總經理,他告訴記者,隨著綏牡高速的建立,與三年前相比,明顯感覺到貨運量增加,據他估計,該企業這三年的貨運量大概以20%的速度逐年增長。從事物流行業多年的葉友進表示,通車后的綏牡高速作為一條出入牡丹江的重要通道,是牡丹江公路物流業迅速發展的重要原因。    
  楊鐵成是該公司園區內一家配貨站的老板,他告訴記者自己三年前是做鐵路物流的,因為那時公路交通并不方便,綏牡建成后肯定會大大提高公路運輸的流通速率,貨運量也會增加很多。因此他選擇進入公路物流行業。“我深切感受到綏牡高速已經開始帶動牡丹江公路物流產業快速成長。公路交通便利了,很多企業都爭相入駐我們園區,三年前我們公司全部的39個車庫中有十幾個是空的,從今年年初開始就都一個不剩了,現有的園區看來已經無法滿足市場需求了,我們已經著手在綏牡高速的牡丹江市進口附近建立更大的園區了”葉友進欣喜的表示。    
  穆棱河是烏蘇里江左岸最大支流,同時也是一條季節性河流。穆棱河穆棱段沿線有23萬畝農田,當穆棱河水量驟增和驟減時,沿線農田就極易發生澇災和旱災。綏牡高速的修建正好穿越穆棱河穆棱段,綏牡高速公路建設指揮部通過各種努力籌措資金2600余萬對穆棱河穆棱段進行改道施工,同時兼顧考慮了穆棱河對于農田的影響,僅用時3個月,在綏牡高速K85路段建造了一個民生水利工程,通過調節穆棱河水位的高低,有效的解決了困擾當地百姓多年的水澇和灌溉問題。此舉受到沿線居民的一致好評。綏牡高速公路建設指揮部總指揮董令三表示,今年9月25日,綏牡高速公路通車儀式將隆重舉行,自此,綏牡高速公路如同飛機起飛道一般助力地方經濟快速騰飛。 
  相關鏈接: 
  大廣高速穿越濕地草原的“低碳”公路 
  走在黑龍江省境內147公里的大廣(大慶——廣州)高速公路上,仿佛走進了童話世界:藍天白云下,綠草青青,野花絢麗,群蝶飛舞,湛藍的湖水、悠閑的牛羊散落在茫茫碧野中,給人一種“天穹壓落、云欲擦肩”之感。剛剛建設交工的大廣高速,有100多公里從黑龍江省大慶周邊的草原濕地穿越而過,讓人欣慰的是,大規模的建設沒有破壞濕地草原,這里的植被和樹種全部被保留下來;剛剛建成的收費站也是沒有煙塵和污水的“低碳”建筑;周邊的水鳥和牛羊依然生活在水清天藍的熟悉家園,與身邊的高速公路相互守望。    
  從開工的那天起,大廣高速建設者就堅守著一份承諾:把環保、低碳和人文理念滲透在每個建設及管理細節中……    
  為這片美麗的土地保護好碧水藍天    
  在這里出生成長的指揮吳曉亭對這片土地充滿了深情厚愛,他對全體建設者說的第一句話就是“建設高速公路是造福百姓,但保護藍天碧水、愛護一草一木更是造福百姓。”為保護好這片珍貴的自然遺產,大廣高速公路工程指揮部請來了綠化和環保方面的專家做施工指導,努力做到將高速公路與自然相結合,融入自然。公路建設沿線取土場以盡量不占濕地或農田為原則,最大限度地利用現有取土場位置,在施工過程中嚴格規劃取土方式,將取土場30厘米厚的表層土壤推置一旁以備將來復耕使用,幫助草原植被恢復。記者路過大慶紅崗段和安達段時,看到這里依然是綠草青青、水草豐沃。    
  在施工至大慶市區過境段時,大廣高速指揮部將原有老路兩側和中間隔離帶的19公里共計300多棵的幾十年的樹木,在專家指導下進行了移栽,道路建成后,又將這些樹木小心翼翼地移栽回來。清風吹過,這些相互守候了半個多世紀的老樹又可以枝葉相撫、呢喃細語,并用它們碩大的樹冠來蔭護著雙向8車道的新路……    
  在機械設備選用上,該指揮部杜絕使用排放超標和報廢機械施工,施工現場和施工便道隨時灑水,不出現明顯揚塵。對易引起粉塵的細料進行遮蓋,運輸時覆蓋。    
  圍繞草原濕地公路環境保護、路基路面修筑等關鍵技術問題,大廣高速公路建設者進行了深入研究,形成了較為系統的草原濕地公路修筑及環境保護技術,節約了土地,保護了環境,讓這片上天賜予的土地美麗依舊。    
  大廣高速上的“低碳”建筑群   
   路修好了,即將開工建設的收費站和進駐的工作人員仍延續了環保、低碳的理念。走進大廣高速的收費站和服務區,細心的人們會發現這里沒有電線和煙囪,271盞路燈全部是靠風能和太陽能互補發電,電能儲于蓄電池中,無需外接電網,開關智能控制,自動感應外界光線變化,在完全無風、無太陽的環境下仍可實現5~10天的照明,該照明燈每年可省用電費用48萬元,每年節約電能60萬度,相當于節約火力發電標準煤約223噸,真正實現了零能耗、零排放、零污染。    
  而大樓的取暖和制冷靠的是一種水源熱泵的新型技術來完成。記者采訪時,正好遇到從北京來的技術人員對水源熱泵進行調試。他說,該技術是以現有的電力為動力,冬季通過水源熱泵提取現有的地下井水中的低品位熱能成為可利用的高品位熱能,夏季向其釋放熱量實現制冷,替代傳統的供暖及制冷方式,降低能量消耗,提高熱能利用率,實現節能減排和降低運行費用的目的。采暖期間,室內溫度可達到20℃以上;制冷期間,室內溫度可達到25℃以下。相對傳統供暖制冷方式,可實現總節能70%,年可節約費用39萬元,年可節煤351噸,減排760萬立方米。    
  收費站產生的污水也采用了微動力污水處理裝置,所有的生活廢水只有經過處理后,才能排放。    
  在綠化上,他們也匠心獨具:全線道路兩側采用喬、灌、草結合的護坡模式;中央隔離帶以茶條槭、樹錦雞兒、偃伏萊木為主要樹種,點綴丹東檜柏、紫葉稠李、金葉榆、白扦等彩葉樹種;在管理處、收費站、服務區內,是從我省林區移植的黑皮油松、山槐、蒙古櫟、五角槭、樟子松等大樹,形成了以高大喬木為主體的景觀體系;在七個互通區,則采用了寒地風情、層林盡染、田園風光等不同的綠化風格。這種綠化理念,讓大廣高速公路兩側不再只有遮擋行人視線的單調大樹,而是時而湖光瀲滟,時而蘆葦搖曳,時而綠草茵茵,時而麥浪翻滾。    
  人文理念滲透到每個細節中    
  采訪大廣高速,給記者最強烈的感受是,在建設中崇尚環保理念的大廣高速,在使用時又將人文理念滲透到每個細節中。    
  在其他高速公路上常常看到的水泥隔離墩,在大廣高速路上變成了一種特殊材料制成的具有柔韌性的護欄。而在橋頭和特別陡的邊坡下,不再是深溝和雜草,大廣項目多投入占地費,修了一條條平整的護坡道,使那些不小心翻下去的車輛有了緩沖地帶。這一切的投入,他們秉承的是“生命高于一切,寬容司機出錯”的理念。    
  大廣高速的收費窗口“大”了,比一般的窗口高了15厘米、寬了20厘米,過去因為窗口太小,大車司機要“俯首”繳費,而部分小車司機要探出身體才能夠到窗口。而大廣高速的這小小變化卻方便了所有繳費司機。    
  連服務區的洗手間也因為人文關懷而溫暖人心。這里有殘疾人的輪椅通道和殘疾人專用廁位;有適合兒童高度的兒童廁位;有從美國進口的、國際通用的帶有安全帶的育嬰托盤,帶嬰兒的母親如廁時,不用再把孩子交給別人了。   
   據大廣高速沿線的百姓說,現在這里樹木多了,空氣清新了,綠色更濃了,尤其是這里的水質一點也沒受到污染,依然清澈、甘甜。高速公路的建設并沒有改變這片純凈的土地,只是增加了人文氣息。 
  伊綏高速構建黑龍江北部地區黃金旅游環線 
  伊綏高速公路路起伊春市,途經鐵力市、慶安縣、終于綏化市全長236公里,是我省公路“三年決戰”中修建里程最長的高速公路。記者有幸在通車之前,試行了幾個路段,望著車外一望無際的稻田,翠綠茂盛的山野,內心無限暢快……    
  伊綏高速伊春地段地處植被茂密、珍稀樹木眾多的小興安嶺林區,綏化地段則水田和濕地廣布。為了有效的保護原有生態,并實現公路建設與自然景觀的完美融合,伊綏公路建設者們在這三年中,窮盡了自己的才智和力量。    
  設計之初,伊綏高速把生態和環保放在了第一位,“首先在綏化段,我們盡量在舊路基礎上興建高速路,這樣能使大量的水田和濕地免遭施工破壞。全面施工之前,我們指揮部又緊急成立了一個小組,對全線的珍稀樹種逐一作出標記,以免施工單位作業時損害,實在無法避開的,我們則采取移栽的辦法,總之不能毀壞”伊綏高速公路指揮部總指揮李中偉向記者娓娓道來。    
  島狀凍土施工是世界性技術難題,據了解,伊綏高速伊春段有近五公里的島狀凍土層,隨著近些年氣候變暖加之伊春林區雨水豐沛,島狀凍土層融化速度加快,這樣土就變粘,承重力大大降低,會出現公路融陷、凍脹,橋涵扭斜變形。    
  為此,省交通廳組織國內知名凍土專家,深入施工現場考察,研究施工方案。“我們的這些專家雖多數已年過半百,干勁絲毫不遜色年輕的施工人員,白天下工地,晚上研究方案直至深夜”。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設計人員感慨萬千的說。不懈努力終于得到回報,最終研究出的“旋挖鉆前導鉆透凍土層,鋼護筒跟進支護,更換沖擊鉆鉆進巖層”的施工工藝,經過試驗,,獲得成功。島狀凍土施工這一世界難題被成功破解。    
  伊春是我國重要的旅游城市,也是伊春的支柱產業。但是一直以來,公路交通一直制約伊春經濟前進的腳步。伊春市副市長馬建路告訴記者,以往從哈爾濱到伊春旅游的游客開車需要4.5至5個小時,伊綏高速通車后,只需3.5個小時,整整節省了一個半小時,大大提高了流通速率。據伊春市旅游局統計,預計伊綏高速開通后,伊春的客流量將增長50%以上。    
  伊綏高速即將成為通往林都伊春的旅游度假快速通道,同時,它將與正在建設的伊春至五大連池,綏化至北安高速公路共同構造出黑龍江北部地區,以哈爾濱、伊春、五大連池為核心的黃金旅游環線;與嘉蔭至名山,嘉蔭至黑河、北極村等沿江公路共同構建北部旅游大環線,將極大促進我省北部旅游經濟快速發展。    
  今年十月份,伊綏高速公路將全面通車,為黑龍江省公路建設“三年決戰”的全面勝利放響第一聲禮炮。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