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路釋放“回暖”信號 產業鏈全面激活
2011-11-2 17:01: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原計劃于今年4月投產的和諧型大功率機車廣州檢修基地(廣州“貨運高鐵”基地)轉眼間已拖延了半年工期。深受鐵道部人事變更、建設資金投資不到位、啟動訂單缺乏等諸多考驗,該基地的經歷可以說是當前國內鐵路建設現狀的“縮影”。
昨日,記者從多方獲悉,鐵道部獲2000億元融資支持的“傳言”終于落實,而首筆清償款項已經分批打向各個企業,機車巨頭中國南車和中國北車共確認到賬逾百億元。廣州基地方面也向記者表示,近來資金狀況確實得到明顯改善,如果一切順利,基地的檢修區在半年左右就可投入運轉。
南北雙雄首批到款逾百億元
“資金是昨日到賬的,總共60億元,這是鐵道部的首批還款。”中國南車方面昨日向記者證實,鐵道部已經正式啟動遲滯貨款支付工作,“不僅如此,后續款項也將陸續到位,預計到今年11到12月,我們就有望收回鐵道部大部分應付貨款。”
根據中國南車的三季報顯示,3季度南車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值為流出52.90億元,是中國南車上市以來各年3季度經營活動現金流最差的,公司已明顯受到鐵道部資金緊張的影響。中國南車2011年9月30日公司總資產達到1020.36億元,資產負債率已上升為73.09%,截止9月30日的應收賬款高達351億元,占2011年市場預期收入的46.6%。“其中大部分是鐵道部的,如果還款一切順利的話,公司的資金情況就將得到明顯改善。”南車方面向記者坦承。
與此同時,另一家機車巨頭中國北車昨日也向記者證實,他們也收到了鐵道部的首批還款,總額為45億元。
此前,資金已捉襟見肘的“鐵老大”是如何在這么短時間籌措到這么多的資金呢?記者從多方獲悉,飽受資金困擾的鐵路資金緊張情況將大大緩解,鐵道部近期將獲得超過2000億元的融資支持,確保其資金償付,和重點項目的推進,以及配套項目的優化完善。
“應該并非來自于債券市場,如果所料不錯,應該是銀行授信這一塊。”一位銀行內部人士向記者表示,“此前鐵道部和各大銀行之間應該都簽有授信協議,只是在溫州動車事故和銀行自身資金困難的雙重壓力下,很多沒有兌現。”據他猜測,近來大量高鐵停工或緩建的消息四出,政府層面從中進行了“協商”,各大商業銀行組織了“銀團貸款”。
這也就解釋了鐵道部償債的“節奏”,“銀行貸款是分步到位的,所以償付資金也就分步到位了。”一位接近鐵道部內部的人士估計,“現在還有消息,到年底之前還將有近3000億元資金到位,我想這也就是鐵道部能夠償付大部分應付款的底氣。”
“回暖”跡象明顯產業鏈全面激活
種種跡象表明,中國鐵路頻頻釋放出“回暖”的積極信號,鐵道部的政府信用將使其建設資金得到保證,而產業鏈上的每個環節都引來了一輪重新“激活”。在中國日前先后出臺“鐵路建設債券利息收入企業所得稅減半征收”、“明確鐵路建設債券為政府支持債券”等多項政策,而10月26日鐵道部第二期200億鐵路建設債券發行認購倍數近17倍標志著市場信心的回暖。
中國南車董事長趙小剛近期接受媒體采訪時亦表示,對中國鐵路未來發展充滿信心。他強調國務院批準的中國鐵路網中長期規劃并沒有發生任何變化。
而中國南車集團正是廣州基地的大股東,2009年12月,由鐵道部和廣東省合作建設的廣州基地落子廣州市花都區獅嶺鎮,該基地由中國南車集團持股40%,廣鐵集團代表鐵道部方面持股30%,廣州交通投資集團持有剩下的30%股份。
該基地當時肩負的正是中國鐵路高速、大載重量貨運動車的發展重任,這從當初宏大的五點布局中就能看出,“廣州只是鐵道部在全國布局新建的五個和諧型大功率機車檢修基地之一,其他四個基地分別位于武漢、天津、上海和哈爾濱。”南車方面表示,“按照原有規劃,到2012年,全國鐵路將有7900臺和諧型大功率機車投入運用,到2020年陸續投入運用的和諧型大功率機車將達到10000臺以上,大功率機車將逐步成為我國鐵路的主要牽引動力。”
然而整個計劃的推進一度受到了鐵道部人員更替、投入資金受限、啟動訂單缺乏的阻礙,原計劃應于今年4月投產的基地眼看已經拖延半年。
“現在整個市場的回暖已經逐步體現出來,近來已經有數千萬資金流入支持建設,股東各方都在積極行動。”花都機車裝備管委會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如果一切順利的話,那么基地的檢修區在半年左右就能夠投入使用,畢竟該區域的土建已經完成了70%到80%的比例,只是設備還沒有到位。”
“大載重量貨運動車畢竟是一個趨勢,相信在這一段低谷過去之后,整個發展方向遲早會走回正軌,鐵路建設的腳步會勻速運行。”一位業內人士表示,根據今年三月的消息,新建的上海和諧型大功率機車檢修基地南翔編組場西咽喉區大封鎖施工已經圓滿完成,為該基地南翔機務段搬遷及新建基地的全面施工創造了條件,“相信其他幾大基地應該也會陸續完善起來,只是建設節奏會平穩下來。”
南車方面也向記者證實:“其實基地的新造區已經基本完成了,現在主要是在等鐵道部進行招標,只要有了啟動訂單,我們廣州造和諧型大功率機車很快就能投入生產。”
觀察
鐵道部開放思維有助長遠發展
“今年的資金到賬了,那么明年呢?”盡管鐵道部的現金流情況已經好轉,但是北京交通大學經濟學教授趙堅仍然并不看好,“總不能每年都來一次‘救火’,況且這些資金都是需要償付的,鐵道部也要為長久的壓力想辦法。”
他向記者分析道,如果整個資金來自于銀行體系,那么鐵道部將來的“輸血”空間已經極為有限了。在此前,中、農、工、建四大國有銀行就已經紛紛表態,對鐵道部的貸款必須進行嚴控,這其中既有貸款風險的約束,更有貸款上限的“紅線”。四大國有銀行對鐵道部的貸款,已經接近對單一客戶授信集中度15%的監管紅線。“能夠獲得貸款已經不容易了,我相信國家不一定會為了鐵道部輕易放松銀行這些硬約束。”
“從最初的‘高峰’期,進入如今的‘低谷’,大家都認為鐵路應該回歸到‘常態’了。”一位國有大型鐵路供貨商認為,整個鐵路投資的步伐應該緩一緩,而這也應該從整個鐵路的投資思路和相關產業的發展方向上著手。建設思路上的踏實和鐵路服務上的提升,都是鐵道部改變的一點點征兆。“一輪輪的高鐵安全大檢查,還有各種細節都表現出了鐵道部正在不再像以前那么強調自己建設投資主體的定位,而轉向一個服務機構。”一位鐵路內部人士表示。
“盛光祖接棒之后,對于各地的城軌建設就不再掌握大筆股份了,要不是這樣,各地城軌網絡的壓力也將傳導到鐵道部身上。”上述供貨商表示,“現在投資建設的壓力都交給地方,有錢就多建一些,沒錢就收一點,避免引發各種問題。”
日前,曾被熱議的鐵路投資權下放的說法也再次風起。據中華鐵道網披露的一條消息,今年9月標志著民營資本進入鐵路建設領域的鄂港鐵路建設發展有限公司,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掛牌成立,諸多立項獲得國家有關部委的批準。文中援引鐵道部部長盛光祖的話指出:“鐵道部要按照現有的建設速度建設鐵路,就必須保證有足夠的融資能力。而在鐵道部的融資方式當中,未來最有上升空間的是合作方投資,即來自于社會、企業的資金投入。”
而廣州基地的未來發展也有賴于國家鐵路建設政策的走向。“其實園區引入這個企業就是看中了這個行業的前景,而且我們更希望能夠圍繞這一個場子打造一套產業鏈,從而將整個廣東的高端裝備制造業推上一個新的臺階,從整個國家的建設中分一杯羹。”花都機車裝備制造產業園方面也表示,“整個發展的思路開放了,各地參與的方式,更多必然能夠為這個行業帶來新的活力。”(本文來源:南方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