兗礦集團:優化供應策略 轉變管理角色 完善服務方式
2011-11-19 8:37: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兗礦集團物資部(簡稱兗礦物資部)以集團公司“十二五”規劃和兗州煤業“二次創業、加快發展”戰略指引方向,靈活應對市場保資源,嚴控物資成本降消耗,完善經營管理提績效,使物資供應管理工作再上新臺階,兗礦物資部的物資保障能力也日益增強。
第一,優化渠道,確保物資貨源。兗礦物資部始終以市場形勢為導向,著眼“宏觀經濟形勢、行業物資市場、公司發展戰略”三個層次辨析客觀形勢,充分利用“供應商、互聯網、同行業、報刊雜志等媒體”渠道收集市場信息。通過對全球金融、國際資本、國內政策等因素的解讀以及對期現貨市場、供需變化、供應商經營策略等信息的分析,為復雜多變市場環境下占據主動地位、完善市場采購、物資儲備提供決策依據,對做好物資供應保障工作發揮了積極作用。前三個季度,累計組織鋼材7.4萬噸,油品8050噸,木材到貨1.7萬立方米,比全年計劃1.4萬立方米超儲3000立方米,大宗物資直供率達100%。
第二,調整策略,節約采購成本。兗礦物資部始終堅持謹慎、靈活的采購原則,適時調整采購策略。市場平穩時大批量、少頻次采購,市場變化時多頻次、小批量采購,使各類物資價格維持當月最低水平。靈活運用比價議標、代儲代銷、物資超市等采購方式,加大對中小型機電設備、備品配件,以及通用性物資的比價力度,按季度、半年消耗量減少頻次、提高批量、集中比價;小型配件、勞保用品等領用頻繁、價值不高的產品,全部納入物資超市代儲代銷;外委加工、進口物資定點采購,有效的降低采購成本,前三個季度累計節約資金達3650萬元。
第三,加強管控,降低材料消耗。不斷完善供應保障機制,按照兩級公司對物資供應管理工作由“以供為主”向“供、管、監、控”結合轉變,建立了業務科控制采購價格,供應站控制發料數量,駐外供應部計劃、消耗雙向控制的“三位一體”管控模式,對計劃、采購、倉儲等六大業務環節,逐環節、分層次制定量化考核指標,提升了指標管控的針對性。強化源頭采購成本控制,開展材料計劃價測算工作,綜合運用ERP預算定額、經濟指標聯掛考核等手段,杜絕了超預算計劃、超定額領料現象產生。認真組織階段性需求計劃管理檢查,加大日常業務指導力度,提升計劃工作質量,平均計劃準確率和執行率分別達到96.5%和98%的較高水平。不斷強化供應商管理,嚴格審核供應商資質和“三證一標志”證件,強化源頭控制,保證質量標準。嚴格驗收、科學保管、定額發料、嚴格回收和科學修復利用,嚴防因各種原因造成浪費。持續推進物資供應體系建設,以開發外部公司當地貨源為重點,審慎篩選后備供方資源,不斷提升資源渠道管理能力。
第四,內強管理,提升運行質量。以物資供應管理體系為平臺,細化和完善了對標管理方案,適當調整內部經濟指標考核體系,逐步提高預算編制和執行質量,強化事前控制、事中分析和事后監督。深入辨識在經營、安全等各方面存在的各種風險,并分級、分類制定和落實了預防措施。合理調整應收款項結構,預付款傾向重點物資,社會客戶實現“零欠款”,分科室、按品種細致分析儲備資金結構,長線、通用物資實現“零庫存”。按照“壓本部保外部、壓機關保一線”的控制原則,向內部要效益,推進預算管理向多領域的范圍延伸,向班組個體的層次延伸,向過程控制的手段延伸,向實物預算的個性延伸,分范圍、分層次限定額度,按月釋放、均衡支出。
第五,強化服務,提高保障能力。根據公司產業結構多元化、生產需求多樣化的特點,進一步改進、完善針對性供應服務方案,認真分析和準確掌握各單位月度需求物資品種、數量和時間等具體要求,以需求計劃為“訂單”科學組織資源、安排配送等供應業務,從源頭上避免服務差錯。立足兩級公司安全、生產、搶險等特殊任務需要,完善應急配送和各環節聯動機制,充分考慮高溫、多雨等惡劣天氣和對運輸、配送工作的影響,及時掌握道路狀況,提前加強車輛保養,合理安排運力和路線,強化組織調度,暢通應急通道,圓滿完成供應任務,提高保障能力,提升服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