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寧波海洋經濟藍色引擎 再造“海上寧波”
2011-11-10 11:32: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潮流能、波浪能、溫差能、海洋風能、海水淡化、海洋腐蝕控制……這些聽起來名字挺炫的海洋可再生能源和新技術,眼下正離寧波尋常百姓的生活越來越近。
如今,探尋新藍海,開發“藍色國土”已吹響了新號角從明天起,首屆中國海洋經濟投資洽談會將在寧波拉開帷幕。這意味著一場投資領域的資本“盛宴”,讓人們進一步把目光轉向藍色海洋。
進軍海洋,再造“海上寧波”
放眼全球,世界各地已不約而同把目光轉向海洋。在中國,各沿海城市都在比拼“藍色經濟”。而首屆中國海洽會機遇為何垂青寧波?
“寧波作為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的核心,又是舟山群島新區的陸地接點,從區位條件看,正處于我國長江發展軸和沿海發展軸的‘T’形交會處,位于長三角城市群核心區,緊鄰亞太國際主航道,是長三角地區與海峽西岸經濟區的連結紐帶、東北亞的重要國際門戶。”寧波市海洋經濟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陳飛龍認為,“寧波—舟山港口區位優勢得天獨厚,為我國今后開發海洋經濟發展的戰略性、龍頭性資源提供強勁支撐。”
有人曾用這樣一句話,道破寧波得益于藍色海洋和大港的實力:“不產一粒鐵礦砂的寧波,為中國30多個鋼廠輸送著鐵礦原料;不產一滴油的寧波,成為中國最大的原油中轉基地;不產一塊煤的寧波,成為我國南方最大的火力發電基地。”確實,寧波正因為坐擁得天獨厚的“藍色”,在描繪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的藍圖時,它底氣十足,笑傲群雄。
據悉,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建設的戰略定位為“建設我國大宗商品國際物流中心,建設我國海洋海島開發開放改革示范區、現代海洋產業發展示范區、海陸協調發展示范區、海洋生態文明和清潔能源示范區”。
藍圖輪廓已經勾勒,而對寧波而言,不僅僅局限在9816平方公里的陸域上發展“陸上寧波”經濟,更要在9758平方公里海域的廣闊空間中發展“海上寧波”經濟。
“寧波就水、地、礦產資源等方面而言,是資源小市,但把目光投向東海,展現在面前的是一片相當于寧波陸地面積的遼闊海洋。”寧波市政府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閻勤、研究三處處長農貴新說,“去年寧波實現海洋經濟總產值2500億元以上。從陸域經濟延伸到海洋經濟,并進入陸海統籌發展,標志著寧波區域經濟發展的一個新時代的到來。向海洋要空間、要資源、要財富、要發展,結合自身產業優勢搶占新一輪經濟競爭的制高點。”
而打造“海上寧波”的突破口和方向在哪里?閻勤、農貴新等認為,可依托寧波廣闊海域的豐富資源,以海域延伸發展為經濟腹地,以傳統的港口經濟為龍頭,以新興的海島經濟、海灣經濟、海灘經濟、海床經濟、海水經濟、海空經濟為支撐的海洋經濟體系,經過5至10年的努力,使寧波海洋經濟總量能夠與陸域經濟相當,即再造一個陸域經濟,形成具有鮮明特色的“港口寧波”、“海島寧波”、“海灣寧波”、“海灘寧波”、“海床寧波”、“海水寧波”和“海空寧波”。
《寧波市海洋經濟發展規劃》已經開啟寧波海洋經濟的藍色引擎,一個以“一核兩帶十區多島”為愿景的海洋經濟空間功能布局躍然紙上。陳飛龍解釋,這“一核”指以寧波—舟山港寧波港區及其依托的海域和城市為核心區,具體包括穿山半島、梅山保稅港區以及中心城區;“兩帶”即以環杭州灣產業帶及其近岸海域為主的北部海洋經濟產業帶,以象山港、大目洋和三門灣及其附近區域為主的南部海洋經濟產業帶,是寧波新型產業化和新型城鎮化融合發展的重點區域;“十區”指寧波杭州灣產業集聚區、梅山國際物流產業集聚區、余姚濱海產業集聚區等;“多島”指梅山島、大榭島、南田島等重要海島。
集聚產業,建設海洋強市
從海洋大市走向海洋強市,藍圖固然美好,但要變成現實,需要產業支撐。寧波把目光投向海洋新興產業、海洋服務業、臨港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海洋漁業,向海洋要空間、要資源、要發展的“金鑰匙”已經開啟。
滄海變桑田,寧波杭州灣新區曾經是一片蘆葦茂密叢生的灘涂,現在卻是一片因橋而謀、與橋同興的投資熱土,肩負著打造浙江最具特色海洋經濟大平臺的歷史重任。寧波杭州灣新區經濟發展局綜合科科長虞悅挺說:“新區成立僅僅一年多,就引進了近300個工業項目,聚集了汽車整車制造及關鍵零部件、智能家電、新材料、新能源新光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
無獨有偶。三年前,同樣也是一片荒草雜生的灘涂和鹽田的寧波梅山保稅港區,如今塔吊林立,10萬噸級碼頭翹首可望;一輛輛滿載著進出口貨物的集裝箱車,等待龍門吊卸貨裝船,運往世界各地;物流倉儲加工區內,工人們為萬里之遙的歐美客戶生產各類日用消費品……梅山保稅港區活力四射,正在探索它的“世界夢”打造亞太地區重要國際門戶城市的核心功能區、我國建設自由貿易區的先行試驗區。
另外,就在上月份,寧波又一個潛力巨大的海洋經濟戰略大平臺慈東濱海區掛牌成立。它規劃總面積168平方公里,力爭通過10年乃至更長時間努力,打造成為寧波海洋經濟的又一戰略大平臺。
在寧波,一股發展海洋經濟的熱潮正在形成。據統計,今年上半年寧波市海洋經濟總產值達1614.4億元,實現增加值431.8億元,占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的15.9%。
港航物流,撐大寧波“胃口”
寧波港作為我國四大國際深水中轉港之一,在區位、航道水深、岸線資源、陸域依托、發展潛力等方面均具有較大的優勢。去年,寧波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4.12億噸,居中國大陸第二位、全球第四位;完成集裝箱吞吐量1300萬標箱,居大陸第三位、全球第六位。
而在寧波港口吞吐量節節攀升的良好形勢下,寧波市將進一步加快建設“三位一體”港航物流服務體系,將讓寧波港從“交通運輸港”向“貿易物流港”戰略性轉變,使寧波真正成為“商賈云集地”。這是浙江海洋經濟的亮點與特色,也是寧波海洋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以提高寧波海洋經濟的影響力和輻射能力。
把貨物流真正變成人流、資金流,寧波港開始轉型升級。近年來,一個個大宗商品交易平臺在寧波港迅速形成。在鎮海開建多貨種、多功能的大宗生產資料交易中心,目標直指定價權。去年,液體化工等六大生產資料交易額達420億元。在北侖,礦產品、國際船舶及船用設備等大宗商品交易平臺正在加緊建設。
目前,寧波已有14個交易中心組成的大宗商品交易平臺,去年交易總額近2000億元。液體化工、鐵礦石、塑料的交易量居全國第一,貴重金屬鎳的交易量更是居亞洲第一,在某種程度上已具備價格話語權。
海洽會,彰顯經濟新機遇
從明天開始,首屆中國海洋經濟投資洽談會在寧波舉行,國際資本盛宴到此尋找“中國機遇”。
屆時,國家海洋局、發改委、交通部、廣東、山東省政府及浙江省內11個市將組團參展海洽會。通過展覽展示、項目簽約、推介懇談、人才招聘、峰會論壇等活動,集聚海內外海洋經濟發展資源,構筑海洋經濟合作、交流與投資的綜合平臺,以推動全國海洋經濟發展和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的建設。
盛會期間將簽約一批總額達3000億元的海洋經濟投資項目。而海水淡化(水電聯產)項目,慈溪鶴浦、象山檀頭山、高塘和北侖穿山等海洋風能項目,潮汐能項目,海洋旅游、海洋裝備制造、清潔能源、海洋生物醫藥等一批招商項目向世人招手。
中國工程院院士侯保榮、丁德文、聞雪友等海洋技術領域的權威專家、學者,海洽會期間將參加各個高端論壇,并為涉海企業和單位開展技術咨詢、項目合作和人才培養對接。海洽會期間,將舉辦海洋經濟專場人才招聘洽談會……所有這些,將幫助寧波提高自身創新能力。
極目海天舒。再造“海上寧波”夢想正轉變為現實,寧波人激情飛揚,心潮澎湃。(本文來源:寧波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