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貿資訊

上海將成亞洲自由貿易區中心樞紐城市

2011-11-10 11:31: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今天,第11屆世界自由貿易園區大會將在上海召開。這是此會首度在中國舉行。 
  一周之后,以世界先進臨港自由貿易區為學習目標的上海綜合保稅區,將迎來成立兩周年。 
  而在今年的上海市市長國際企業家咨詢會上,美國前商務部長古鐵雷斯也提出預測,上海將成為亞洲自由貿易區的樞紐中心城市。 
  兩年來,作為上海建設國際航運中心的核心功能區、國際貿易中心的重要平臺、國際金融中心的重要突破點,上海綜保區貿易功能不斷拓展,口岸環境繼續優化,從外高橋港區到洋山深水港的100多公里黃金岸線上,新一輪的先行先試改革浪潮正在涌動,向自由貿易園區轉型的開拓步伐正在堅實邁進。 
  “三區聯動”效果明顯 
  2009年11月18日,上海綜合保稅區正式揭牌成立,標志著上海港洋山港區、外高橋港區、浦東機場空港,以及洋山保稅港區、外高橋保稅區、浦東機場綜合保稅區“三港三區”聯動工作開始啟動。 
  從單兵作戰到集團突進,整合后的“三港三區”定位更加明確,各自優勢得以充分發揮。根據規劃,洋山保稅區重點建設國際航運實驗區,大力發展國際中轉、現代物流、商品展示、倉儲租賃、期貨交割等多層次業務;外高橋保稅區重點建設國際貿易示范區,大力開展國際貿易等貨物和服務貿易功能;浦東機場綜合保稅區重點建設臨空功能服務先導區,大力發展航空口岸物流、貿易和金融服務等功能。 
  兩年來,“三區聯動”功能效應迅速凸顯。2008年,區域全年進出口總額為626億美元,今年有望首次突破1000億美元大關。截至去年,上海綜合保稅區注冊企業1萬多家,實際運作7000多家,還有更多企業和項目表達了入駐的意愿。 
  今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領導下,上海綜保區圍繞年初確定的“成為上海"四個中心"建設的前沿陣地和突破口”這一目標,全力以赴抓落實,集中力量求突破。今年前三季度,綜保區各項主要經濟指標實現較快增長,特別是反映支柱產業貿易業榮衰的商品銷售額、反映國際貿易功能的進出口總額和反映經濟效益的工商稅收3項指標增幅均超過25%。同時,經濟結構加快升級優化,以貿易、航運為主的第三產業增速明顯快于加工制造業,具有總部性質的營運中心在經濟總量中的比重提升到46%,加工制造業中高技術產值占比提升到64%,工業萬元產值能耗下降10%。 
  “三港三區”聯動,更在不斷拓展和深化――臨港集團、同盛集團、外高橋集團、浦東現代產業公司、益流能源集團五大公司,近日攜手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成立“上海綜合保稅區聯合發展有限公司”。今后,各保稅區在資本、功能、口岸、業務、客戶等方面有望實現全方位合作。 
  功能拓展先行先試 
  探索特殊監管區聯動發展,是浦東綜合配套改革試點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上海綜保區,從我國第一個保稅區、第一個保稅物流區,到第一個保稅港區,都離不開先行先試、創新突破的勇氣。 
  今年9月2日,洋山保稅港區迎來首批10家大宗商品企業。這里的期貨保稅交割業務自去年12月24日試點以來,從第一批期貨保稅倉單生成、第一筆期貨保稅到期交割到第一筆期轉現交割完成,已經取得一系列突破性進展。期貨保稅交割全流程運作,打通了國內期貨市場的國際化通道,真正實現了保稅交割兼顧國內國際兩個市場的目標。 
  浦東新區區委副書記、副區長、上海綜合保稅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戴海波介紹,截至目前,明確表示有意向投資注冊洋山保稅港區的大宗商品運營企業超過20家,其中已經取得營業執照的有10家,注冊資本超過4.6億元。這些企業涵蓋了大宗商品業內生產系、貿易系、銀行系、基金系、倉儲物流系等領域。 
  “不到一年,洋山保稅港區從期貨保稅交割一個點,撬動了大宗商品產業的一條鏈,搭起了大宗商品集散的一個臺,邁出了從功能創新到產業集聚的第一步。”戴海波說,下一步,上海將探索制定開展保稅倉單質押融資、大宗商品企業離岸賬戶設立等方案。同時,籌建大宗商品保稅電子交易平臺,打造期貨與現貨結合的大宗商品集散平臺等配套衍生功能。 (下轉第6版) 
  (上接第1版)洋山保稅港區將拓展結算、融資功能,形成有影響力的有色金屬類大宗商品綜合交易中心,成為亞太地區的“價格風向標”,凸顯上海的大宗商品定價功能。 
  為提高航運資源配置與高端航運服務能力,上海綜保區的融資租賃業務也已揚帆。去年6月,首批單機單船融資租賃業務在綜合保稅區啟動運作。今年,綜保區又著力推動融資租賃單機單船項目公司(SPV)項目的業務范圍、業務模式、經營品種等向多元化、多樣化方向發展,積極探索非銀行系融資租賃SPV項目的試點運作。今后,包括代理、融資、保險、報關等在內的各類服務,都將為融資租賃行業提供相關配套,力爭將上海綜合保稅區建成國內最大的租賃產業特別功能區之一。 
  隨著國際貿易功能的不斷提升,外高橋保稅區大力推進跨國公司業務整合,發展以營運中心為載體的實體性總部經濟。目前,保稅區已認定營運中心154家,雖然數量僅占外高橋企業總數的2.5%,但完成進出口和稅收分別占外高橋保稅區的34.2%和40%。營運中心,已經成為保稅區國際貿易的中堅力量。 
  貿易服務轉型發展 
  近日,一家名為“上海盟天”的第三方國際物流公司進駐浦東機場綜合保稅區,隨之一起進入的還有跨國巨頭索尼和蘋果的全球空運配送中心。這些企業的入駐,得益于機場綜保區不久前啟動的空運貨物服務平臺。與先前口岸中轉運作模式相比,新平臺能實現當天航班貨物抵達,當天即完成分撥,為企業節省4―5個小時。 
  空運貨物服務中心的建立,只是上海綜保區轉型發展、搭建全球貿易服務平臺的先行先試探索之一。 
  借鑒國際先進經驗,聯合海關、檢驗檢疫、稅務、外匯、工商等行政職能部門,上海綜保區今年出臺了 《關于推進洋山保稅港區大宗商品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從資源保障、政策扶持、監管服務、金融拓展等方面鼓勵和支持洋山保稅港區打造大宗商品集散平臺。比如,在監管服務環境上,海關、檢驗檢疫提出 “隨到隨報”的快捷通關方式,工商針對大宗商品企業提供注冊綠色通道等。 
  自去年年底以來,外高橋國際貿易營運中心先后引入了上海外高橋保稅區海關事務服務中心、紅酒檢測中心等多個市級管理機構,使區內企業能更有效、更便捷地辦理通關商貿事務。此外,醫療器械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上海海關歸類分中心、上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外高橋保稅區分中心也已陸續搬入園區,進一步提高了外高橋保稅區的國際貿易專業化程度。目前,外高橋保稅區已建成紅酒、汽車、鐘表、醫藥分銷和機電等十大專業化貿易平臺。 
  今年9月29日,全國首個“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在上海外高橋保稅區掛牌成立,這是上海綜保區向自由貿易園區轉型發展的又一舉措。上海綜合保稅區管委會副主任簡大年表示,下一步外高橋保稅區將借 “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的機遇,力爭發展成為我國最具競爭力的進口貿易基地。同時,加快推進離岸服務貿易功能創新,形成以國際產品第三方檢測維修服務為核心,以離岸金融、研發外包等為重點的離岸服務貿易產業集聚區。最后,依托浦東開發開放的綜合優勢,積極探索向與國際慣例接軌的自由貿易園區轉型升級。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