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結合部工業重鎮和物流中心
2011-1-1 17:58: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從地圖上看,呈狹長地形的玉屏自治縣,就像一只朝著中東部奔跑的“獵豹”。因前些年工業快速崛起,該縣被一些中東部人士驚嘆為“工業獵豹”。如今,這只“獵豹”正以不斷加速的姿態迅跑在新型工業化大道上,目標明晰而宏遠,步履扎實而穩健。
在2010年冬季的赴長沙招商引資會上,玉屏自治縣簽約金額3.6億多元。湖南朋友笑言:“玉屏"獵豹"真厲害,招商班子五大塊:除了縣四大班子,還有企業家班子喲!”縣委書記楊春光答道:“我們請入駐玉屏的客商來談感受,以商招商,比玉屏人談玉屏更有說服力。”
湘黔要沖的玉屏,區位交通優勢突出。步入21世紀,該縣工業發展較快,“工業獵豹”美號由此而來。但近幾年,湖南新晃等周邊縣市的工業異軍突起,玉屏遭到資源分流等挑戰,部分企業適應能力弱,一度被動。
縣委書記楊春光、縣長安孝榮說:“必須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高效優質地領跑工業,有總量才有市場話語權,有速度才有資源占有率,有質量才有產業擴張力,才能在區域經濟和全球經濟的競爭中取勝。”縣決策層重新定位戰略取向:把玉屏建成中西結合部工業重鎮和物流中心。
加大開放促開發力度,著重打造信息招商板塊,以信息要素鑄造項目生成能力和發達地區經濟能量釋放、梯度產業轉移承接能力。要求招商、經貿部門人員對外來客商和產業,做到“提人知名,提業知情,提情知趨勢”,對許多產業的國內國際分布格局、市場行情,產品作用和前景及其在中西部的經濟分量,了然于胸,對信息捕捉、過濾、運用形成快速反應機制。該縣創新招商方式,推出品牌招商、以商招商、聚焦招商、主導產業招商,構建了“多管齊下,經緯交織,重點突出”的立體招商網絡,提高項目落地率,增強服務含金量。近5年來,工業引資額和產值快速增長,工業總產值由14.3億元增至34.5億元,外來企業盈利面達95%。
按照“要素集中,產業集聚,土地集約,生態環保”原則,玉屏整合資源優化布局,科學規劃了三家橋、卓嶺、崇灘、麻音塘、縣城、大龍等6個工業園區。同時加速企業優化,延展產業鏈條,提升綜合競爭力。紅星發展公司將鋇鹽廢氣制成硫酸,硫酸用作錳業原料,硫酸蒸氣用來發電;另一副產品石灰,用作電解二氧化錳原料和鍋爐煤脫硫;鋇渣制成建材,建起年產3000萬塊水泥磚生產線,年消耗工業廢渣5萬噸,實現產值700萬元。中偉公司籌建投資近兩億的玻璃廠,用煉焦產生的煤氣生產玻璃,可日產保溫瓶膽10萬只,成為西南地區第一家。
“怎么今天沒生產?”年末一天,步入玉屏金合力源公司,記者遙望藍天,問總經理胡飆,胡笑而不答。走進車間,才知道“經驗”早已過時:上百名工人正在埋頭操作,整個車間沒有粉塵沒有噪音,只有電弧的輕微吱吱聲。胡飚道出謎底:公司硅錳合金爐都是13200千伏安以上的,適應了國家幾次調高的產業準入門檻,后又投資千萬搞技改,回收粉塵綜合利用,每臺爐每天回收效益上千元,每噸產品節水節電20%,公司今年已創產值7000萬元,納稅200多萬元。
國家近年淘汰12500KVA以下的礦熱爐,該縣發揮產業群聚效應,幫助企業走規模化集團化之路,將6300KVA礦熱爐轉向大龍工業園區集中,實行“大哥哥帶小弟弟,互幫互學搞技改”,達到國家準入標準,加速了產業升級。目前大龍已有工業企業42戶,其中規模企業達21家、上市公司2家、具有產品自主知識產權的2家。
依托科技進步,實現精深加工,差異發展。紅星發展大龍錳業有限公司投資2億元,建成年產4萬噸的電解二氧化錳生產線,位列世界第三,并研發出高純硫酸錳等二次動力電池材料,暢銷日、韓等國,2010年已創產值近千萬,“十二五”期間可實現年產值10億元;目前鋇產品年產已達10萬噸,占全國市場62%,規模為全球第三。大龍錳業公司研發出高純度電解金屬錳,暢銷海內外,氮化錳獲得國家專利,公司成為湘黔邊界錳企業“聯合艦隊”的旗艦,推動了錳產業升級。
內力支撐要素的增強,外來優勢生產要素的大量注入,促使玉屏工業一如年輕人強勁的脈搏,健康持續跳動。青島紅星、大龍錳業等企業已辦成行業巨子,廣茂鋁業、金合力源、華力玉醇酒業、鑫海硅業快速壯大,大龍開發區已逐步成為黔東循環生態工業基地和物流中心、玉銅松循環經濟產業帶核心區域。目前玉屏三次產業中,工業已占半壁江山,崛起了電冶、化工、建材、農產品加工等支柱產業,規模企業達40多家,年產值超億元達6家。2010年1至11月,實現工業產值37.06億元。
置身新起點,玉屏自加壓力:“十二五”期間,力爭全縣生產總值年均增速達到18%,其中工業年均增長21%,財政總收入年均增長23%,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1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