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港港:全力打造西江黃金水道建設示范基地
2011-10-29 12:02: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貴港港地處西江黃金水道“金腰帶”,是國家對外開放一類口岸,是全國28個主要內河港口之一,是大西南東向出海最便捷的通道之一,是區域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重要樞紐和我國西南地區對外物資交流的重要口岸。
“十二五”開局之年,圍繞貴港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西江流域核心港口城市”目標,該市交通運輸部門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交通運輸發展方式為主線,以結構調整為主攻方向,堅持交通優先發展戰略,按照適度超前原則,大力推進交通大建設大改革大發展,加快現代綜合運輸體系建設,著力調整交通運輸結構,促進現代物流業發展,提升科技進步和信息化水平,構建綠色交通、文明交通、廉政交通、平安交通、和諧交通。
構建高效便捷大通道
“十一五”期間,貴港市堅持交通優先發展戰略,交通運輸事業蓬勃發展,累計完成交通固定資產投資122.71億元,是“十五”的2.43倍。其中公路建設完成投資65.4億元,是“十五”的1.69倍,水運建設完成投資57.31億元,是“十五”的4.6倍。全市新增公路里程1737公里,平均年新增公路里程347.4公里。到2010年底,貴港市擁有運輸船舶2402艘、221萬載重噸,分別比2005年增長15.43%和121.69%,完成水路貨運量是2005年的2.96倍。2010年,貴港港擁有碼頭泊位153個,完成港口貨物吞吐量、集裝箱吞吐量分別是2005年的1.9倍和7.42倍,港口貨物吞吐量突破3800萬噸。
當前,貴港市正以構建連接多區域的高效便捷大通道和西江黃金水道為目標,著力推進公路、鐵路、水運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形成暢通高效的交通網絡。到“十二五”期末,該市將基本實現“各縣市區通高速公路、各縣市區通高速鐵路、各縣市區通二級航道”和“各縣市區建制村全部通水泥路”的目標。公路方面,“十二五”期間,該市要新增等級以上公路1354公里,到2015年,該市四級以上公路總里程突破6000公里,基本建成“鐵、公、水”聯運的綜合交通運輸網絡。形成“三橫兩縱”高速公路主干線網絡格局,實現100%縣市區半小時內上高速公路;在每個縣市區通二級以上公路的基礎上,加強網絡化建設;實現上規模港口碼頭和自治區規劃的省道基本建成二級以上公路,形成“四橫五縱”國省道一般干線網絡格局。水路方面,基本形成以貴港港中心港區為核心,平南港區、桂平港區為重要補充,綜合港與專業碼頭協調發展、布局合理、層次分明、功能明確、設施完善的內河港口體系。重點推進貓兒山作業區二期、三期,羅泊灣作業區三期、武林港二期、郁水作業區、東津作業區、蘇灣作業區、東塔作業區、棉寵作業區、鵝兒灣作業區、東山多用途碼頭10大公共性港口碼頭的規劃建設,力爭到2015年新增年吞吐能力3400萬噸。
與此同時,貴港市以西江黃金水道為依托,不斷壯大臨港產業,提出“前港后廠(工廠)、前港后園(物流園、產業園)、前港后市(專業市場)”發展模式,助推港口與地方經濟互動發展。前港后廠,即建立五大產業園區,扶持十大骨干產業,構建沿江產業帶;前港后倉,即打造桂東南地區重要物資集散地;前港后市,即培育交易額超億元專業市場。
建立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十一五”期間,隨著貴港市江海聯運、鐵水、水水聯運業務的開拓,吸引了周邊地區的貨物到貴港中轉;廣西各地及西南、華南地區貨主、客商借道貴港港口中轉貨物的勢頭十分強勁,促使鋼材、煤炭、工業品、汽車和汽車配件、機電等專業市場日益繁榮。港航和倉儲、物流配送、外貿基地的建設得到了快速發展,初步形成了物流體系。目前,貴港已開辟至黃浦北方港集裝箱內貿航線,貴港至香港深圳集裝箱航線、廣州港“穿梭巴士”廣西貴港支線、中海集運貴港至南沙集裝箱班輪以及貴港至珠三角和港、澳的水路常年貨運航線,貴港至珠海集裝箱班輪航線,貴港至昆明鐵路集裝箱快運班列,初步形成了水公鐵聯運,通江達海、快捷高效的集疏運新格局。中遠、中海等一批大型國內水運企業和物流公司落戶貴港,培育、繁榮了貴港的水運市場。
貴港市以結構調整為主攻方向,著力推進現代綜合運輸體系建設。按照把貴港打造成為西江流域核心港口城市的發展目標,統籌“鐵、公、水”等綜合運輸方式協調發展,著力構建“零距離換乘、無縫銜接”的綜合運輸樞紐。加快現代物流發展,引導運輸站場向物流站場特別是物流園區轉型,加強貨運站場與物流園區規劃銜接,引導和支持運輸企業向現代物流企業轉型,加快培育龍頭企業,形成一批大型物流集團。通過“鐵、公、水”等各種運輸方式的“零距離換乘”和“無縫銜接”,建設交通運輸、倉儲配送、流通加工、信息網絡等功能完善的現代物流服務體系,把貴港建成輻射大西南、聯接珠三角與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的西江航運物流中心。
開辟多元化投融資新格局
“十一五”期間,貴港市加大內河水運設施建設的開放合作力度,采取多種形式投入水運設施建。該市成功引進印尼愛凱爾投資7億元,將貴港港中心港區科學布局、細化功能,徹底改變零散粗放經營,實現規模化、集約化發展。同時,貴港市還引進民營資本盤活武林港作業區,盤活后武林港發展迅猛,由原來設計的散雜貨碼頭轉變成集裝箱兼散雜貨碼頭。貴港市還引導華潤、臺泥、金源酒精等沿江企業自建碼頭。“十一五”期間,該市新增千噸級以上泊位21個;港口年吞吐能力達3800萬噸和25萬標箱,新增1800萬噸。
貴港市著力推進交通體制機制改革和全方位開放合作。深化交通運輸投融資體制改革,加快形成政府引導、社會參與的多元化投融資新格局。優化投資環境,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繼續引導和鼓勵民營、社會資本和外資進入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建設領域。深化與廣西西江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的合作,新組建的廣西貴港市西江投資有限公司,正按照“統一規劃、分期建設、合作經營、共同管理”的原則,規劃、建設、經營、管理該市轄區內的有關水運基礎設施建設、港口航運業經營、船舶修造基地、物流園區、水運信息服務等事宜,共同推進西江黃金水道和西江經濟帶建設,把貴港打造成為西江黃金水道建設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