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豪祥:物流職業教育需要改革和創新
2011-10-29 5:57: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本報記者張穎川
“物流產業的發展離不開職業教育、人才培養工作的支撐。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當前物流職業教育人才培養工作還存在著很多問題需要解決。”在前不久舉辦的2011年中國職業教育與物流行業發展對話活動上,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全國物流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 (下稱行指委)主任任豪祥表示。
當前物流職業教育存在哪些問題?如何破解?
物流人才培養問題凸顯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物流業在國家的高度重視下發展迅猛,產業不斷升級,行業對物流人才的需求質量不斷提高,數量逐年增加。與此同時,物流人才培養工作在教育部和行業的重視下、在廣大院校和企業的共同努力下蓬勃發展,物流職業教育得到各級主管部門的高度重視,大力推動,物流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工作得到了長足發展,為行業輸送了大量技能型人才。
據任豪祥介紹,截至去年底,已有410所大學、824所高職院校和2000多所中職學校開設物流專業,形成了中職、高職、本科、碩士、博士分層次物流教育體系,接受物流教育的在校生突破100萬人。“同時,我們配合勞動部門制定了物流師職業資格認證標準,開展了物流培訓和職業資格認證工作,對30多萬人進行培訓,有20多萬人取得了物流師和助理物流師資格證書,為物流行業的發展培養了人才,物流人才緊缺的矛盾基本緩解。”
但在任豪祥看來,我國的物流職業教育人才培養工作還普遍存在辦學實力不強、投入不足、缺乏制度創新等問題,主要表現為:一是國家對校企合作、工學結合、企業辦學缺少政策推動和制度保障,有相當一部分企業對校企合作積極性不高;二是學校和企業缺乏有效的溝通機制和交流平臺,溝通不暢,相互合作難以深化;三是院校人才培養規格與企業用人崗位要求不能對接;四是缺乏高水平的雙師型的師資團隊,教師對企業的業務運作和實際崗位操作不了解,使教學與企業實際脫節;五是學生缺乏實習實訓環境,特別是缺乏真實企業環境的開展工學結合、頂崗實習,使學生不能適應企業的要求,就業困難。
改革創新是根本出路
面對物流職業教育存在的問題,該如何破解?
任豪祥告訴記者,2005年教育部成立了中職物流教指委。自成立以來,物流教指委在開展專業調查、指定教學指導方案、推動校企合作、舉辦師資培訓班、開展國際交流、舉辦教學研討會、舉行物流技能大賽等方面,做了大量具體細致的工作,為我國物流教育和人才培養工作作出了積極的貢獻,得到了教育主管部門和行業、院校的充分肯定。去年底,教育部在原有物流教指委的基礎上,成立了以行業牽頭的物流行指委,凸顯了教育部對行業在職業教育中作用的充分肯定。幾年來,重點開展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組織 《中職物流教學指導方案》和 《中職物流實驗室配置標準》的編寫工作。2006年,物流教指委針對中職學校人才培養規格與企業用人崗位脫節的
問題,經過大量企業調研,對物流
企業崗位群進行了深入分析,
組織專家編寫了《中職物
流教學指導方案》和
《中職物流實驗室配
置標準》,指導學校
教學改革工作,收
到良好效果。今
年,行指委又重
新制定了《中職
物流教學指導方
案》,并經行指委
全體委員兩次會議
討論。
二是舉辦全國物
流技能大賽。今年,行
指委應廣大學校的要求,
在去年團體賽的基礎上新增了叉車和單證兩個賽項,比賽內容進一步豐富,學校覆蓋面進一步擴大,使比賽內容更加貼近企業崗位要求和引領學校骨干的改革,在全國職業學校中深受好評。
三是召開全國中職物流教學研討會,推動專業建設和教學改革。全國中職物流教學研討會自2008年召開以來,至今已經舉辦了三屆。研討會的參會代表來自全國中職學校、科研機構、企事業單位、新聞媒體。會議參會人數逐年增多,收到廣泛關注和好評。
四是配合教育部制定 《落實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加快物流人才培養的工作計劃》。為落實《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2009年4月,教指委按照教育部的要求,組織有關部門和專家,配合教育部制定《落實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加快物流人才培養的工作計劃》,為下一步我國物流人才的培養提出計劃和建議。該工作計劃詳細明確了2009~2011年加快物流人才培養的工作任務、目標和具體措施,對落實《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具有重要意義。
五是開展國際交流。2006年底,教指委和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共同與德國國際繼續教育與發展協會(In-WEnt)簽署了中德物流與采購人才培養項目協議。該項目是德國聯邦政府財政對亞洲的援助性項目,中國將在三年內派出一定數量的骨干教師和管理人員赴德國進行學習考察活動。截至目前,已經派遣一批師資研修班和10期管理人員高級研修班共近200多人奔赴德國考察學習,國內物流師資和管理人員了解了德國及歐洲的物流教育與管理模式。
六是評選物流人才培養基地。為了發揮物流職業教育先進單位的帶頭、示范和輻射作用,加快物流職業教育人才培養基地建設,推動物流職業教育健康發展,物流教指委制定了物流職業教育人才培養基地評價指標體系,在全國物流職業院校和物流企業中,評選了一批物流人才培養基地。
七是舉辦對話活動。成都市政府、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行指委聯合主辦了2011年中國職業教育與物流行業發展對話活動,一方面,為學校之間交流搭建平臺;另一方面,也是為推進校企合作搭建平臺。希望通過這個活動,讓更多的企業參與到職業教育中來。
任豪祥認為,物流職業教育人才培養工作要適應社會經濟發展對人才培養工作的需要,要不斷地改革和創新。在他看來,當前物流職業教育面臨著許多新的發展趨勢:物流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工作已由起步階段向常態培養方向發展;由追求物流人才培養的數量向培養的質量上發展;由通用型物流人才的培養向個性化物流人才的培養發展;從過去的理論知識型人才培養,向知識加能力型人才培養方向發展;國際合作與交流越來越頻繁,物流人才培養的國際化要求越來越高;物流理論研究和學術交流越來越深入,要求的水平越來越高;行業、企業參與度和對人才培養的需求越來越高。“這些新的發展趨勢需要我們認真面對和思考,需要我們適應和跟進,更需要我們不斷地創新和發展。”任豪祥對記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