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完成共同推動職教改革創新的新任務
2011-10-29 5:56: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教育部副部長魯昕
近一個時期以來,國家制定印發了一系列規劃綱要,如“十二五”規劃綱要、教育綱要、技能型人才培養十年規劃等,當然國務院也頒發了物流產業振興計劃。這一系列綱要、計劃,為我們職業教育的發展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課題!笆濉甭殬I教育到底應該圍繞著什么進行?教育部經過兩年多的思考,明確了職業教育發展的辦學定位,如辦學機制、辦學模式以及人才培養模式的定位等。在下一步,如何更好地推動職教改革創新?我們希望學校、物流企業和行業能夠共同做好十件事情。
一是共同制定物流人才培養規劃。根據《國家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中長期規劃》提出的人才需求預測,到2015年和2020年,僅物流業中的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分別需要技能型人才510萬和560萬,需要高技能人才148萬和167萬。根據國家高技能人才發展規劃,進一步細化物流行業的人才需求規劃,細化到不同層次、不同地區、不同產業鏈的人才需求數量。教育部門根據物流業的人才需求規劃設置相應的人才培養計劃。
二是共同建設現代職業教育體系。隨著我國產業結構調整升級進程的深入,現代物流業發展需要的更多是復合型、應用型人才。要按照現代職教體系的要求,首先實現物流業職業教育體系的建立和完善。在物流業職業教育內,要發揮中等職業學校的基礎性作用,重點培養技能型人才;發揮高等職業學校的引領作用,重點培養高端技能型人才;探索本科層次職業教育人才培養途徑,重點培養復合型、應用型人才,進而實現不同層次物流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有機銜接
三是共同創新現代物流專業設置。我們希望通過物聯網、電子商務等一些新理念、新手段,使我們的物流專業更加符合企業實際。我們一定要圍繞著現代物流企業的需求來創造新的崗位、新的專業,根據現代物流的崗位來設計我們的專業。但是不管什么專業,都需要一個完整的課程體系。所以我一再強調,學汽車修理專業的學生,一定要學市場營銷課程;學物流專業的同學,一定要學基礎理論知識。明年的技能大賽,教育部即將要頒布一個規則,就是對學生進行文化課考試。
四是共同開發物流崗位技能標準。按照現代物流的理念、技術和模式,物流可分為倉儲、運輸、貨代、包裝等多種崗位,根據不同人才層次、不同崗位的特點,應開發針對不同崗位的技能標準,并逐步使之上升為國家的職業標準。我們根據崗位標準來設計課程,根據崗位標準來研究教材,根據崗位人才的需求來設計課程體系。我們制定標準一定要高起點,要有國際眼光,沒有國際眼光的標準那不是合格的標準。
五是共同開發新職業崗位課程。什么是新職業崗位?是經濟發展過程中、產業升級過程中、結構調整中出現的崗位。這個崗位是人社部組織行業進行市場調研、梳理出來的崗位,是我們職業院校專業設置的崗位。應切實發揮全國物流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的作用,深入分析現代物流產業升級帶來的新職業崗位和對原有職業崗位帶來的新要求,將物流產業各種標準融入課程標準體系、課程教學內容和教學全過程。
六是共同改革技能人才培養模式。培養適應現代物流產業發展的高端技能型、應用型人才,是教育與行業的共同使命,是學校和企業的共同責任。我們有一個共識:必須采取協同發展、合作共贏的策略。應對物流產業的人才需求,必須加快轉變以課堂為中心、以教材為依托的傳統人才培養模式,大力推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
七是共同創新教師企業實踐機制。希望我們職業學校的老師每年不少于兩個月在企業實踐,這是最低標準。更希望廣大企業的管理層和技術人員每年不少于半個月到學校進行志愿者服務,鼓勵企業的物流技術總監、物流服務大師等到學校任職任教。
八是共建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在區域布局上,力爭在圍繞沿海港口設置的“物流區”、圍繞城市群崛起的“物流帶”以及圍繞產業鏈形成的“物流圈”,都能建立起方位靠近產業、技術對接企業、裝備技術一流的現代物流職業教育培訓基地;在專業布局上,按照物流產業技術標準,建立實訓基地建設、運行和管理標準,建立起對接物流產業鏈、支撐物流一體化運作的人才培養實訓基地。
九是共同深化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首先要研究集團化辦學的內涵。集團化辦學不僅是職業院校與行業、企業的聯合,而是要深度融合。不僅以職業院校為核心,政府、行業、企業都可以成為核心;其次,要創新集團化辦學的實現形式。集團化辦學有各種各樣的形式,不管什么形式,只要有利于合格人才的培養,教育部門都會大力支持;再次,要明晰集團化辦學的主體功能和定位,如大家都扮演什么角色,都應該做什么事兒等;還要研究集團化辦學的評價標準。既要有教育指標,也要有經濟指標、就業指標,還應該有科研創新的指標。我們希望物流行業更多具有競爭優勢的骨干企業牽頭舉辦職教集團。落實國家物流產業發展規劃,在農產品、大宗產品、工業品領域建立職教集團,支持物流園區以及功能集聚區的建設。
十是共同應對物流人才國際競爭!笆濉蔽覀儑乙囵B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綜合物流企業集團,初步建立起布局合理、節能環保、便捷高效、具有一定競爭力的國際物流體系。按照這樣一個目標,我們怎么去應對國際競爭?科技是保障,人才是基礎。應該按照國際標準,高起點、大規模培養具有強大競爭能力的國際人才隊伍,借鑒國際經驗,更好地建設我們的學校、企業,提高我們的核心競爭力。
(該文是作者在2011年中國職業教育與物流行業發展對話活動上的講話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