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加速產業含金量 推上海物聯網應用落地
2011-10-27 17:44: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10月27日消息,業內專家認為,物聯網的應用前景非常廣,但是現在的物聯網人才非常奇缺,而國內物聯網人才的培養上,還存在學科互動不足、人才專業知識結構單一的問題。未來物聯網的發展需要專才而不是通才,企業更需要物聯網特定應用領域方面的專家。各高校應迅速建立物聯網人才培養體系,加快物聯網人才培養步伐刻不容緩。
上海是國內物聯網技術和應用的主要發源地之一,在技術研發和產業化應用方面具有一定基礎。目前在上海復旦大學、上海交大、同濟大學、上海大學、上海理工大學等多家高校對物聯網廣泛開展物聯網項目的規劃和研發,設立了許多有場地、資金及人才支撐的實驗性基地及研究院,值得注意的是教育部已經開放物聯網專業申請。為物聯網人才的培養及物聯網技術的流通打開了廣闊的空間。
復旦大學Auto-ID實驗室Auto-ID實驗室最早于1999年成立于麻省理工學院,是一個研究單位的聯盟,專業從事自動識別,智能對象和EPC(產品電子代碼)系統方面的研究、開發和推廣; 進行與工業相關的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研究和開發EPC系統和工具 以及進行EPC概念的推廣。復旦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舉辦“中德物聯網研討會”,來自無線網絡、傳感器、RFID、智能信息處理、信息安全、動態系統、社會學等研究領域的中德二國的專家學者深入探討物聯網領域的科學與社會問題,討論了物聯網領域跨學科合作的可能性。
由上海交通大學主持并聯合國家射頻識別產業化基地若干家企業共同建設而成的科研機構,上海張江RFID應用測試公共服務平臺,致力于介質環境、現場物理環境、復雜網絡環境等應用環境因素對RFID系統性能影響的研究,已經建設完成了近30個RFID應用測試場景,指導RFID用戶和應用系統集成商合理地選擇RFID軟硬件產品,設計應用系統解決方案。目前已經開發了RFID標簽、讀寫器空間部署仿真軟件,能夠為企業提供以RFID應用系統測試為主線,包括技術交流與培訓、應用系統咨詢、需求分析、功能設計、總體方案設計、系統集成、ROI分析等的RFID應用系統實施方法論指導。
上海交通大學2011年6月27日在無錫新區太湖科技園大學科技園成立上海交大無錫研究院,揭開了校地合作創新驅動的大幕。
上海交大校長張杰希望無錫研究院不斷探索和豐富這種校地合作新模式,積累更多實踐和服務的經驗,依托無錫在物聯網方面的基礎優勢,開展全方位戰略合作,在長三角地區乃至全國成為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的引領和示范,形成“交大特色”、“交大經驗”、“交大成果”。
副校長張文軍認為物聯網行業作為繼計算機、互聯網和移動通信網之后的世界信息產業第三次浪潮及后危機時代經濟發展、科技創新的戰略制高點,成為我國五大新興戰略性產業之一。近年來,物聯網應用領域日趨廣泛,包括城市電力電網、醫療系統、城市設施、交通管理、物流供應鏈、通信行業等等,我們有必要提前研究應對,把握先機,先發制人,搶占物聯網產業制高點,擁有未來物聯網標準制定的發言權,掌握產業發展主動權,主導我國物聯網行業走可持續健康發展的道路。“
上海交通大學無錫研究院”的成立,標志著無錫“感知中國”又向物聯網產業鏈良性發展道路邁出了堅實的一大步;也意味著上海高校立足物聯網技術開發,加速產業含金量,推動應用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