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運輸部—公路收費會定期向社會公開
2011-10-24 11:22: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近日,交通運輸部部長李盛霖在最新一期《求是》雜志中發表了一篇名為《加快發展現代交通 助推社會管理創新》的文章,文章中稱在“十二五”時期,將嚴格控制收費公路發展規模與范圍,完善收費定價機制,定期向社會公開收費與運營情況。
交通運輸部部長李盛霖在最新一期《求是》雜志撰文稱,“十二五”時期,嚴格控制收費公路發展規模與范圍,完善收費定價機制,定期向社會公開收費與運營情況。
財政多投非收費公路
在這篇題為《加快發展現代交通 助推社會管理創新》的文章中,李盛霖說,“十二五”時期,要統籌發展以普通公路為主的非收費公路和以高速公路為主的低收費、高效率收費公路體系。既體現政府公共服務職能,使公共財政資金更多地投向非收費公路領域,也有利于鼓勵民間資本、社會資本投資公路建設。
李盛霖表示,針對群眾反映比較集中的部分地區站點過密、少數路段收費標準偏高、服務不到位等問題,清理規范收費公路運營,切實完善收費公路監管體系,嚴格控制收費公路發展規模與范圍,完善收費定價機制,定期向社會公開收費與運營情況,確保合理交費、透明收費,推進建立高效廉潔的收費公路管理體制。
實施“公交都市”工程
“要努力緩解高速公路局部路段和城市交通運輸擁堵難題。”李盛霖說,對交通流量較大的運輸通道擴容改建,加快打通國家高速公路網中的“斷頭路”。
堅持公交優先戰略,加快制定出臺《城市公共交通條例》,實施“公交都市”建設示范工程,推動城市公交智能化建設。
解決出租車管理問題
此外,要促進出租車行業穩定健康發展,加快法規制度建設,引導各地結合實際逐步研究解決出租車運營管理中的突出問題,從信息化建設、服務質量信譽考核、從業資格管理等方面著手,促進出租車行業健康穩定發展。
數據(截至2010年底)
全國公路:通車總里程達到398.4萬公里,從改革開放之初的世界第7位躍居第2位;高速公路從無到有,達7.4萬公里,居世界第2位;公路貨運量從世界第6位躍居第1位。
內河通航:通航里程居世界第一,港口貨物和集裝箱吞吐量連續8年居世界第一。
民航運輸:總周轉量從世界第37位躍居第2位。
全國農村公路:總里程達345萬公里,鄉鎮、建制村通班車率分別達到98%、88%。 比如在沿海地區,沿海省份,其實不僅僅是需要買車,他們其實要買那些豪車。又比如在中國的車展上,哪個車賣得越貴,就賣得越好。而在其他大部分地區,其他車型的需求潛力非常巨大。
新興市場帶動全球車業發展
新興市場的巨大希望,讓全球汽車業投資不斷。那么今后汽車企業如何參與全球和中國這個最大市場的競爭呢?
拿中國市場來說,合資企業競爭非常激烈,中國車市百花齊放,除了整車領域的你死我活的爭奪外,其實中國二手車、汽車消費貸款、租賃等業務的發展還在初期,還有非常大的空間,這讓與會嘉賓非常看好。
Garel Rhys就表示,中國和巴西、印度,未來的二手車市場還會大幅增長。在歐洲,有1500萬新車,產生3000萬的舊車,而且還在增長,這個趨勢也會擴展到新興國家。“中國將會成為一個汽車出口國,同樣,印度和巴西也是如此。”
狄瑞鵬也表示,租車、二手車業務將在中國等新興市場得到發展。同時,中國汽車企業即使擁有全球最大的市場,也為了學習國外技術、爭奪國外市場,都在向全球發展,這個態勢是不變的。
未來,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國家將是全球車企重要的競爭市場。而這些市場必將帶動全球汽車業的發展。
對于中國企業如何參與這種競爭,左延安以江淮汽車為例做了分析。他說,中國汽車現在要按照節能、環保的要求,集中發展技術和附加值高的產品。 “十二五”期間,江淮汽車的指導思想就是要利用兩個資源,面向兩個市場。將國內市場做好,然后大力進軍國際市場。
左延安透露,江淮汽車國際化有兩條路線:一是先從東歐和北非、海灣國家這些市場,逐步向南歐、西歐迂回;同時,在南美、中南美、拉丁美洲向北美迂回。
第二條路線,從簡單地出口整車,到輸出科技工廠,合資辦企業,輸出技術、輸出管理,最后創造一個普世價值的企業文化。左延安對江淮汽車發展規劃的分析,也代表了中國本土汽車企業的夙愿,那就是在中國這個全球第一的大市場取得成功之后,再向國際發展,打造品牌厚度,從而做強中國汽車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