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新聞媒體聚焦東北糧食“八連豐”鐵路運輸
2011-10-23 12:32: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金秋十月,廣袤的東北大地又迎來了一個豐收之年,這已是東北地區實現糧食產量的“八連豐”。
在這種情況下,農民能否增產又增收?糧食企業能否將收購的糧食及時裝車運走?事關國家糧食安全和物價穩定的東北糧能否順利南下進關?
帶著一系列的疑問,10月19日至20日,人民日報、新華社、光明日報、經濟日報、中央電視臺等多家新聞媒體的10余位記者,來到了黑龍江省最大的糧食產區和糧食集散地——肇源縣,探訪這里的鐵路糧食運輸工作。
19日,當來到沈陽鐵路局白城車務段新肇站糧食物流基地時,記者們被眼前的壯觀場面震撼了。在由混凝土鋪成的占地20萬平方米的巨大場地內,橫亙著3條鐵路到發線。3萬平方米的風雨棚下是面積達2萬平方米、有236個貨位的站臺,可同時備齊4個整列車的糧食,并可同時進行兩個整列車的裝車作業。
在一列正在裝運糧食的列車旁,記者們興奮地不停拍照、采訪貨主和鐵路職工。新肇站站長向記者們介紹,這個物流基地吸引了周邊200公里以內吉林和黑龍江省糧食主產區的糧食到這里發貨,而且到這里的糧食基本上是來多少運多少。
20日,記者們又來到肇源縣浩大糧食購銷有限公司。在新建的糧庫內,經理韋廣增興奮地說:“過去,公司每年的糧食運量在2萬噸至3萬噸左右。2006年,鐵路物流基地建成后,公司每年向外發送糧食達到了20萬噸。”
在肇源縣西浩德蒙古族村70歲的農民馬金華老人家里,記者們詳細地向他詢問家里的土地面積、人口和收入等情況。老人興奮地告訴記者們,鐵路建成物流基地后,糧食好賣了,價格也提高了。他家里的85畝地今年能收入七八萬元。看著一臉幸福的老人,記者們紛紛上前與他合影,并祝老人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