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交通資訊

為“三年決戰” 把好檢測關口

2011-10-13 14:23: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與全國大多數省份相比,黑龍江省是個經濟欠發達的省份,交通建設基礎薄弱,2011 年之前,該省試驗檢測領域一直沒有得到長足的發展。 
  如果說2008 年開始的黑龍江省公路建設“三年決戰” 
  對試驗檢測行業最重要的影響,當數2011 年該省誕生了第一家甲級試驗檢測機構——黑龍江省公路交通研究所道橋檢測公司,這一成績被黑龍江省公路工程質量監督站站長范永德稱之為“翻天覆地的變化。” 
  試驗檢測規模前所未有,全省交工、竣工項目檢測里程達1.17萬公里 
  說起“十一五”以來黑龍江省公路試驗檢測工作的發展情況,不得不提到公路建設“三年決戰”。 
  范永德站長向記者介紹,所謂黑龍江省公路建設“三年決戰”,就是用2008 至2011 年的三年時間,投資1100億元,建設高速公路3042 公里,一級公路420 公里,二級公路2935 公里,農村公路60799 公里。至今年底,黑龍江省公路建設將累計完成投資1044 億元,累計交工高速公路2767 公里,一級公路150 公里,二級公路2251公里,農村公路62800 公里。到明年剩余的兩個高速公路項目——伊春至北安高速公路、雞西至虎林高速公路交工后,黑龍江省將成為全國為數不多的高速公路超過4000 公里的省份之一,全省基本形成橫貫東西、縱穿南北、連接周邊的高等級公路網絡。 
  面對繁重的工程建設任務,如何用科學的數據指導工程建設,為工程質量保駕護航,成為擺在試驗檢測工作管理者面前的一道難題。 
  質監站總工程師張旭告訴記者,截至目前,黑龍江省共有公路工程試驗檢測機構45 家,其中甲級試驗檢測機構1 家,乙級試驗檢測機構28 家,丙級試驗檢測機構16家;持有公路工程試驗檢測工程師合格證書936 人、試驗檢測員資格證書2236人。2011年,全省公路交工項目12 項,檢測里程7200 公里;竣工項目9 項,檢測里程4531 公里,這一檢測規模前所未有。 
  “為全面控制施工過程工程實體質量,解決各項目檢測時間相對集中的矛盾,黑龍江省公路工程質量監督站今年改變了以往集中檢測的方式,采取施工過程跟蹤檢測,提前開展質量指標的檢測,按施工進度情況,完成一段檢測一段,既加快了檢測速度,又能更好地在施工過程中發現問題并及時整改。”張旭說。 
  對失信行為嚴重的機構與個人,采取了年度信用評價扣分、列入“黑名單”、現場清除等處罰并通報全省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為了把好“三年決戰”質量關,黑龍江省公路工程質量監督站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強對試驗檢測工作的管理,效果明顯。 
  在采訪中,范永德站長一再向記者強調:“主管單位的支持是順利開展試驗檢測工作的強大動力。”據他介紹,為保質保量地完成今年交工檢測任務,黑龍江省交通運輸廳為質監站預支了近500 萬元的設備購置費,目前,激光路面測試儀、激光自動彎沉儀、地質探測雷達已進場投入使用。 
  面對前所未有的公路檢測規模,質監機構又該如何抓好檢測工作的監督管理呢? 
  為及時、全面、準確地掌握全省公路重點工程建設質量狀況,黑龍江省公路工程質量監督站繼續實行月統計、月分析、月通報制度。每月對各監督組、檢測組的試驗檢測數據進行匯總以及通過對指標的環比、對比,科學分析目前的質量安全狀況,查找上升和下降的原因并形成《質量安全監督情況月報》,為主管部門科學決策提供依據,并為下一步質量安全監督工作重點提供第一手資料,確保質量穩中有升。 
  張旭向記者介紹,對重要指標的檢測工作,黑龍江省公路工程質量監督站按項目所在區域分成兩個檢測小組,配齊配足相關檢測設備及人員,每月常駐施工現場,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日常檢測工作。對其他指標的檢測工作,由項目監督組組織相關人員結合工程進展情況進行抽檢。 
  原材料檢測工作由項目監督組組織人員進行現場抽樣,由質監站檢測科統一進行相關指標的委托試驗檢測。在各項目平行檢測上做到 “檢測指標一致、檢測標準一致、數據統計及評定一致”。每月定期發布各項目檢測結果,對影響項目使用功能和結構安全的重要指標,要求相關單位限期整改或進行必要的返工處理。“我們向參建各方承諾:保證監督檢測數據真實、準確,并對監督數據承擔責任,愿接受全體參建人員的監督。”張旭說。 
  為規范各級試驗檢測機構的工作行為,提高試驗檢測數據的真實性與準確性,黑龍江省公路工程質量監督站每年組織開展試驗檢測機構比對試驗活動。今年,組織開展了水泥、鋼筋、瀝青比對試驗,共有45 家檢測機構和36個項目工地試驗室參加。將此項活動延伸到重點工程各級工地試驗室,對黑龍江來說已經是一個不小的突破。 
  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自2007 年以來,黑龍江省公路工程質量監督站按照交通運輸部的要求,每年都要對在建重點工程建設項目進行一次試驗檢測專項治理。抽查頻率為:施工單位工地試驗室30%、駐地監理試驗室50%、中心試驗室100%。這一活動,對規范工地試驗室標準化建設、提高儀器設備的完好率和治理部分試驗檢測人員高資格、低能力方面作用凸顯,特別是通過全面啟動“黑龍江省工地試驗檢測機構及人員信息管理系統”,在治理人員無序流動、一人多崗、試驗檢測數據溯源方面效果突出。 
  為進一步加強重點工程試驗檢測工作管理,提高檢測數據的規范性、真實性,有效控制施工質量,真正做到用科學數據支撐質量、用真實數據保證質量、用可靠數據驗證“三年決戰”建設成果,今年 6 月5 日至7 月22 日,黑龍江省公路工程質量監督站對16 個重點工程建設項目各級工地試驗室建設情況和數據規范性、真實性兩個方面進行了專項檢查,共抽檢各級工地試驗室121 個,考核現場主要檢測人員379 人,對1694 臺(套)瀝青及瀝青混合料、水泥及基層無側限強度等試驗儀器設備的使用、完好狀況進行逐一檢查。 
  通過檢查發現,經過近兩年的試驗室標準化建設和數據打假專項檢查,各項目對試驗檢測工作重視程度較高,大部分工地試驗室試驗檢測工作較規范,現場人員數量、結構、設備、試驗環境與管理等基本滿足部省相關規定要求,特別是通過全面啟動“黑龍江省工地試驗檢測機構及人員信息管理系統”,在治理人員無序流動、一人多崗、試驗檢測數據溯源方面效果突出。檢查中本著邊查邊改的原則,對發現的問題及時要求有關單位限期整改,保證了專項檢查階段的工作效果,使專項治理各項要求基本落到實處,為確保決戰收官年的建設質量奠定了基礎。同時,張旭告訴記者: 
  “對本次檢查涉及19 家母體檢測機構、31 個工地試驗室的6 個方面、141 個問題已責成相關單位進行了整改,效果較好。對失信行為嚴重的機構與個人,采取了年度信用評價扣分、列入‘黑名單’、現場清除等處罰并通報全省。” 
  目前,試驗檢測行業信用評價工作得到了各級檢測機構的積極響應,黑龍江省每年兩次對母體派出機構及人員進行信用體系評價。 
  2011 年上半年,黑龍江省公路工程質量監督站通過綜合督查、專項檢查、現場抽查等方式,對全省在建公路工程進行多次監督檢查,發現69 名檢測人員不同程度地存在工作失職、不稱職、使用假證書等違約失信行為。依據《公路建設監督管理辦法》,黑龍江省公路工程質量監督站對以上人員依法追責,其中有11 名檢測人員扣分分值大于等于40 分,遂列入“黑名單”加強管理。同時,通過會議形式通報各母體檢測機構的工作開展情況、信用評價結果及年度考核情況,使各級檢測機構找差距、看不足,起到了相互促進的作用。 
  “十二五”期間,已建成高速、二級公路及農村公路養護方面的試驗檢測工作將是重點 
  “三年決戰”使黑龍江省高速公路建設規模不斷擴大,但由于公路試驗檢測工作的發展沒有跟上交通建設的步伐,黑龍江省目前只有一家甲級試驗檢測機構資質,檢測市場還不夠完善,具有等級證書的檢測機構數量相對不足,與公路建設迅猛發展的需求相比,還存在著不相適應的現象。 
  目前,黑龍江省綜合甲級檢測機構僅有1 家,且橋梁隧道、交通工程專項資質還是空白,低等級的檢測機構數量相對較多并且均以材料試驗等常規檢測業務為主,檢測體系結構不盡合理。 
  施工、監理單位在試驗檢測工作方面投入不足,高技術含量的檢測儀器使用率低,與現代交通建設的需求形成較大反差。個別母體檢測機構對工地試驗室管理流于形式,只授權不管理的問題比較突出。 
  試驗檢測工程師持證人數存在一定缺口,檢測人員持證上崗率低、流動性大,上崗不登記、登記不在崗、無證上崗等問題仍然存在。 
  儀器設備管理相對薄弱,設備質量狀況良莠不齊,個別專用試驗檢測儀器設備使用過程中未得到有效計量檢定和運行狀況監控。 
  “我們2011 年的試驗檢測監管工作堅持兩手抓、兩手硬,一方面是對工地試驗室的監督檢查,與日常監督工作緊密結合,及時核查與質量問題相關的檢測數據,實現對虛假數據的全方位打擊。另一方面是對母體檢測機構加強管理,促進母體檢測機構完善質量管理體系,加強對授權的工地試驗室指導與管理。”張旭說。 
  “十二五”期間,黑龍江省高速公路建設任務仍然很繁重,特別是已建成高速、二級公路及農村公路養護方面的試驗檢測工作將是重點。為此,黑龍江省將努力培育2至3 家綜合甲級檢測機構,同時根據等級公路所在區域,對現有乙級檢測機構相關參數進行增項,力爭填補黑龍江省橋隧、交通工程專項檢測的空白。 
  “只有管好人,才能管好事,”張旭說,“要努力抓住試驗檢測人員管理這個首要因素。”她希望各單位要采取有效措施保證人員的穩定,嚴格控制人員變更,加強人員培訓,不斷提高試驗檢測人員的業務水平。充分發揮監督檢測網絡的作用,達到資源共享,避免盲目購置設備而造成設備閑置,同時應根據工作需要,適時增添必要的檢測設備,以滿足監督檢測的需要。 
  同時,張旭希望繼續開展各試驗檢測單位間的技術和業務交流,提高數據和信息的分析能力,擺脫部分檢測項目過分依賴于外省外系統檢測單位的現狀。“通過試驗檢測單位等級認可,促進黑龍江省試驗檢測行業管理規范化、人員專業化、機構現代化、數據科學化,大力培植本系統內的優秀檢測機構,提高全方位監督檢測工作質量,促進試驗檢測市場的健康發展。”張旭說。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