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30分鐘交通網對接省會 新望城崛起湘江兩岸
2010-9-8 15:58: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3年前,“大河西先導區”落子長沙河西,53萬望城人至今心潮澎湃:2008年,望城縣委、縣政府搶抓這一重大機遇,作出了“建設省會新城區,實現三年大變樣”的戰略決策。3年后的今天,在這片熱土上,湘江航電綜合樞紐、石長鐵路復線、瀟湘大道北延線等一大批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加速推進,承載湖南大飛機夢想的中航起落架一期主體工程竣工,引領新農村建設前進步伐的白箬鋪鎮金峙村生態農業園等8大項目開工或竣工。
一個交通便捷、生態宜居、商業繁榮的望城,正如鳳凰涅槃,振翅欲飛!
交通便捷:“梗阻”變通途
溈水河畔,長湘高速公路施工現場一片繁忙。一座橫跨湘江、溈水、團山湖的高架橋已現雛形。“這條高速公路年底通車后,將連接望城的茶亭、銅官、新康、烏山、白箬鋪等5個鄉鎮26個村。”據介紹,長湘高速公路將成為連接長沙、湘潭的“高速長龍”。除了這條公路外,目前,瀟湘大道北延線、黃橋大道第一二段、石長鐵路增建二線、岳麓大道西延線、湘江長沙綜合樞紐,這些工程正在搶抓建設進度。
今天,一張立體交通網絡讓望城人感到振奮:雷鋒大道(高喬大道)、金星大道、金洲大道、雷高公路、長湘公路、319國道、長沙市三環線、銀杉路等8條融城主干道貫通南北東西,縣鄉公路四通八達,園區路網縱橫交錯,全面對接省會長沙的“30分鐘交通網”已經建成,昔日的“梗阻”今朝變通途。
生態宜居:山水洲城融為一體
湘江長沙綜合樞紐工程必定會給打造生態望城“點睛”。正如省委常委、市委書記陳潤兒所說:“湘江長沙綜合樞紐在望城的開工,是建設一個樞紐、改善一片環境、帶動一域發展、造福一方百姓,必將拓展城市濱江發展的新空間、帶動城市品位的新提升,使長沙的山、水、洲、城更好地融為一體。”
以往,湘江長沙至株洲段常因旱季而導致通航、飲用水困難。去年9月,湘江長沙綜合樞紐在望城縣高塘嶺鎮開工。工程建成后,將把長株潭三市沿江兩岸有機地連接在一起,形成一個全國獨一無二的庫區城市群,培育一個綿延三市的沿江風光帶。
山水洲城,望城名至實歸:境內有烏山、大王山等山峰近兩百座,團頭湖、千龍湖等湖泊近百處,滿目蔥蘢的山陵映襯著清新秀美的水鄉,構成一幅絕佳的山水圖畫。長沙湘江綜合樞紐的建設為生態望城寫下了至關重要的一筆,它將把隔江相望的靖港鎮、銅官鎮與丁字鎮連接起來,極具湖湘特色的大文化旅游圈也將隨著樞紐的建設而成型,望城旅游產業發展將進入新階段。
商業繁榮:新區華麗蝶變
生態宜居固然可喜,但望城人的目光看得更遠,望城應當是一座充滿活力的希望之城!
“建設新城區不僅是一個新的命題,更是一個新的起點,一種新的超越,一次新的偉大變革。”談及望城新城區的建設,望城縣委書記黃佳惠信心滿懷。
“新區沿湘江兩岸展開,南起三汊磯大橋,北至溈水大橋,東抵長湘公路,西達黃橋大道。其中湘江以西區域是核心區,核心區內雷鋒大道和金星大道以東區域是起步區,新區建成之后將形成‘一江兩岸,東西互動’的發展新格局。”黃佳惠說。
新區無疑是望城最美的一朵五色花:斑馬湖片區將加強斑馬湖東湖建設,讓斑馬湖、南湖、西湖連成一片,打造為該片區的標志性景區;馬橋河片區將在奧特萊斯項目以北區域建設馬橋河商業廣場,以東區域建設國際文化交流中心和商業步行街,大力發展休閑旅游、金融證券業、現代服務業;以大澤湖濕地公園為核心,將建設一批標志性商住建筑;月亮島片區將圍繞長沙火車西客站與和記黃埔、深圳南山等房地產項目,配套建設大型現代商業廣場、市民休閑廣場,打造成為標志建筑和廣場群;經濟開發區片區將著力打造先進制造和高新技術孵化基地,并以洗心禪寺為核心建設佛禪文化廣場,圍繞觀音巖水庫和龍湖高爾夫球場,發展現代服務業。
屆時,美麗的新區,也將為望城再添光環:商業之城!
前途無限:先導核心區引領未來
緊抓機遇,望城不斷在超越。望城縣域經濟綜合實力繼進入“湖南三強”、“中部十強”后,2009年又成功躋身“全國百強”行列,本年度在全國縣域經濟競爭力排名中又提升了7位。今年是望城縣的“項目攻堅年”,望城人瞄準“全力打造新城區,實現三年大變樣”工作目標,正在進行旺旺液態奶、佳龍物流、紅星現代城、中國航空港建設總公司總部等項目洽談,來勢喜人。目前,全縣列入重點工程建設計劃的106個項目已有94個開工建設,今年將完成投資119億元。
“在我們這里,看到一個塔吊就等于看到了兩個億的工程!”談及望城“項目攻堅年”的進度,望城縣委副書記、縣長譚小平風趣地說。今年上半年,望城全縣生產總值和固定資產投資首次實現半年度突破100億元。從經濟指標在全市的排名來看,規模工業產值、財政總收入、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幅在四縣(市)中均位居首位,地方財政收入增幅在全市九區(縣市)排名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