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成中韓陸海聯運項目試點市 3港口成試點口岸
2010-9-8 9:40: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本報訊(記者 王玲 劉倩倩)9月7日上午,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大韓民國政府陸海聯運汽車貨物運輸協定及議定書簽字儀式在我市舉行。會上,交通運輸部副部長翁孟勇和韓國國土海洋部次官金熙國分別代表雙方政府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大韓民國政府陸海聯運汽車貨物運輸協定》及第一階段《實施議定書》。這標志著中韓兩國之間陸海多式聯運、汽車“門到門”服務新型物流通道進入正式操作階段,兩國物流合作進入陸海空立體化和服務多樣化新時代。副省長才利民,交通運輸部國際合作司司長局成志,交通廳廳長賈學英,市委副書記、市長孫述濤,市委常委、副市長湯光運出席簽字儀式。
為推動中韓兩國交通運輸領域的互利合作,實現中韓陸海聯運甩掛運輸,提高運輸效率,降低運輸成本,增強精密及鮮活產品的運輸安全水平,2007年以來,在中國交通運輸部和韓國國土海洋部的牽頭協調下,中韓雙方就簽署政府間《陸海聯運汽車貨物運輸協定》及第一階段《實施議定書》進行了多輪磋商并達成最終一致。
據了解,中韓陸海聯運汽車貨物運輸是指中韓兩國的貨運車輛搭乘船舶,按照兩國商定的港口口岸、區域或運輸線路,抵達對方港口后直接將貨物運抵目的地的運輸活動,能夠實現貨物“門到門”式的快捷運輸,減少裝卸環節及貨物破損,有效提高中韓兩國物流間的便利程度。開展中韓陸海聯運汽車貨物運輸是我國為進一步加速促進中韓兩國貿易往來,推動東北亞運輸與物流合作的重要舉措。
山東省是我國確立的中韓陸海聯運項目的第一個試點省份,共選擇了已開通韓國海運航線的4個市的6個口岸作為先期試點,其中威海共有3個口岸,分別為威海港、龍眼港和石島港,占據所有開放口岸半壁江山。根據簽訂的協議,從明年開始,山東將先行一步,率先與韓國開展陸海聯運汽車貨物運輸,不但降低運輸成本,還能減少運輸與物流環節中的溫室氣體排放。
中韓海陸聯運“第一車”駛進威海
第一輛拖車駛出中韓陸海聯運威海口岸。(記者 高偉希 攝)
本報訊(記者 王玲 通訊員 潘艷杰)9月7日上午,一輛搭乘國際客貨班輪“新金橋Ⅱ”輪的韓國底盤掛車抵達威海港,在辦理各種手續后,順利通過中國建起的第一座陸海聯運口岸通道———威海中韓陸海聯運口岸。這標志著中韓陸海聯運汽車貨物運輸項目在威海首次成功試水。
昨日,剛剛建成的威海中韓陸海聯運口岸秩序井然,海關、檢驗檢疫、邊防等部門的工作人員各就各位,共同迎接一位特殊的“客人”———一輛韓國底盤掛車。上午10時30分許,在大家的翹首等待中,一輛正面印有威東航運字樣的拖頭拖著一輛載有集裝箱的拖車駛下“新金橋Ⅱ”輪,駛向港口內標有“商檢檢疫區”字樣的區域。
就在一小時前,交通運輸部和韓國國土海洋部共同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大韓民國政府陸海聯運汽車貨物運輸協定》及第一階段《實施議定書》———中韓兩國之間陸海多式聯運、汽車“門到門”服務新型物流通道進入正式操作階段。
在白云的映襯下,天藍色的拖車和深藍色的集裝箱顯得十分耀眼。這時,等候在此的工作人員立刻走上前去,對集裝箱進行了消毒處理。消毒完畢后,威海海聯集裝箱有限公司一輛帶有“海關監管”字樣的紅色車頭換下了威東航運的車頭,然后牽引著這輛正在書寫中韓陸海聯運新歷史的拖車,緩緩駛向港口內的“中韓陸海聯運威海口岸”門口。
口岸內,威海邊檢站、威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等聯檢部門的工作人員在對車輛及集裝箱進行詳細檢查后,很快就辦理了相關手續。威海海關更是指定專人負責監管首次通過“中韓陸海聯運威海口岸”入境的這輛韓國底盤掛車,對其下船、換掛海關指定監管車輛車頭等環節進行現場監管,并詳細指導相關企業辦理底盤掛車入境申報手續,確保掛車進境各環節銜接順暢。
短短十幾分鐘,中韓陸海聯運汽車貨物運輸首車在威海成功通關,這標志著中韓海運交流史翻開了新的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