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貿資訊

川閩臺互動拓展產業梯度轉移新空間

2010-9-7 8:16: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歷時4個月,調研百余家企業,首份川閩臺經濟合作專題報告分析——
閩臺作為連接歐美、東亞、日韓的重要區域,是四川實施東向開放的重要通道
今后幾年將現臺灣產業外移“第四波”,IC封裝、機械裝備等產業醞釀外移
本報訊 (記者 曾小清)面對海西經濟區建設和閩臺產業對接出現的新機遇,四川如何乘勢而上?日前,正式出爐的《四川跨梯度承接閩臺產業轉移,促進兩岸三地經濟合作專題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稱,四川應“抓住機遇跨梯度承接閩臺產業轉移”,“以閩為跳板形成川閩臺兩岸三地產業互動”。
記者9月1日從省政府駐福建辦事處(以下稱福建辦)獲悉,首份研究川閩臺三地經濟合作的專題報告由省招商引資局、省臺辦、省社科院、省政府駐福建辦事處,歷時4個月,攜手近40家商協會及社團組織,調研了100余家企業后完成。
四川面臨五大機遇
《報告》指出,閩臺作為連接歐美、東亞、日韓的重要區域,是四川實施東向開放的重要通道。
公開數據顯示,四川累計利用臺資總額約占臺灣對大陸投資總額的5%左右。目前,30萬閩商扎根四川,上繳稅收超過100億元,引進閩資數量高于中部的江西、湖南和湖北等地。四川承接閩臺產業轉移結構也發生了明顯變化,從早期主要集中于勞動密集型行業,發展到逐步向高科技和第三產業擴展;從以小型企業為主投資發展到大中型企業投資占較大比重;臺灣龍頭企業帶動上下游企業聚集,逐步形成了產業鏈和“商圈”。
福建辦表示,四川應抓住兩岸合作協議框架簽署、進一步擴大國內需求、海西經濟區加快建設、國家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金融危機后產業結構加快調整五大機遇,加快承接閩臺產業轉移。
臺灣產業外移“第四波”
由于空間局限,四川與福建的經濟聯系,較珠三角、長三角更弱。但福建辦認為,加強川閩臺合作,尚有不少潛力可挖。
《報告》分析,臺灣、福建、四川分別處于工業化的后期階段、工業化中期的后半階段、工業化中期的前半階段,客觀存在著產業梯度轉移的條件。福建辦預測,隨著臺灣產業結構加快調整,晶園代工、IC封裝、IC設計及封裝測試、機械裝備等產業正醞釀向外轉移,今后幾年將出現臺灣產業外移“第四波”。
《報告》指出,隨著四川經濟的發展,特別是立體交通的形成,空間距離的局限逐步被打破,四川有條件通過建立產業互動平臺或產業對接方式,與中部地區站在同一起點上承接沿海地區產業轉移,與福建站在同一起點上承接臺灣產業轉移。福建辦表示,四川完全可以福建為跳板,主動參與閩臺產業互動,形成川閩臺三地產業互動的格局。
可引進四大產業類項目
省招商引資局數據顯示,2001年至2010年7月,已有746億元閩資入川,其中今年7個月在閩川商、臺商及僑商對川投資達161億元。記者從福建辦了解到,為搶抓西部商貿、物流中心建設的機遇,近100億元規模的福建綜合商貿、物流項目急需在川布局。
根據川閩臺兩岸三地的經濟互補性及我省產業承接的現實條件,《報告》建議,我省可“大力引進四大產業類項目、積極推進五大領域合作”。四大產業即電子信息、紡織服裝、石化、部分機械制造等產業。五大領域即建立農業方面的多層次合作;擴大三地的貿易、金融與物流合作;積極開辟川閩臺旅游新線路;加強中藥技術與新產品開發合作;積極推動與閩臺的科研、人才與勞務合作。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