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說首鋼股份半年報“成績優異”
2010-9-4 0:44: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本報評論員寸土
在鋼價進退兩難之際,在眾多業內人士不看好后市的時刻,首鋼股份2010年上半年度半年報公布。這好似迎面撲來一股暖暖的春風,吹盡了積壓在心頭數月鋼價低迷的陰霾。筆者不禁由衷地拍案叫絕。
若是在往年,如要給這份半年報打分的話,筆者會毫不猶豫地給一個差分——不及格。瞧,半年報數據讓人看得寒心:凈利潤同比下降41.14%,基本每股收益同比下降41.25%,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1.27%,公司凈資產收益率同比減少0.5%,每股凈資產同比減少3.08%。其中,惟一上漲的營業收入,不但沒有給企業帶來贏利,反倒使其他指標出現下降和減少,這是不是意味著首鋼股份已經喪失贏利能力了?
回答只有一個字:不!
在列舉這些數據前,筆者已經說了,這份半年報放在往年打分是不及格,可在金融危機后的經濟回暖期,筆者看了會拍案叫絕,若要打分,定會發自內心地不吝惜筆墨,給出一個絲毫不過分的超高分——“優異”。
當前鋼鐵行業形勢不容樂觀,這集中反映在鋼價低迷上。加之鐵礦石等原料價格不斷上揚,導致冶煉成本上升,擠壓了鋼鐵生產企業的利潤空間。對于大型鋼企來說,由于長協礦與現貨礦價格倒掛,產品失去了市場競爭力,陷于虧損邊緣,而無長協礦協議的中小鋼企利用現貨礦的相對低成本優勢,盡情釋放產能。這樣一來,市場供應量放大,加劇了供需矛盾。盡管鋼產量同比增幅下降,投放到市場的產量還是增加了不少,導致社會庫存量創歷史新高,銷售壓力陡增。雖然鋼價在今年4月中旬前有較好表現,鋼企營業收入有一定增加,依然改變不了瀕臨虧損邊緣的境遇,首鋼股份上半年每股收益0.0188元就證明了這一點。不過在此時首鋼股份能拿出這樣的半年報,仍然是值得稱道的。
筆者何以給出超高分呢?這得結合首鋼股份在今年碰到的實際問題來談。在半年報上,我們發現的信息有兩個:一是受母公司的原料采購價格上漲幅度高于鋼材售價上漲幅度的影響,二是主要工序產能未能達到年度計劃。
個中緣由,首鋼在半年報中也說得十分明白:“隨著首鋼的搬遷,公司主體生產設施隱患和缺陷有所增加,加之原料質量不穩定等因素,一季度高爐運行不穩定造成虧產,二季度雖全面扭轉了這種不利的生產局面,但尚未全部彌補虧產部分。”
這里可以看到,造成虧產有主、客觀因素,其中客觀因素要遠遠大于主觀因素。試想,一個大型鋼企在搬遷過程中,受到眾多可控和不可控因素的影響,主流程主要產品還能有46.55%以上的產量,應該說是很不容易的。再則,高爐運行不穩定的原因已經查明,只要從供應鏈管理上著手,把好原料采購質量關,正常運轉的高爐肯定能完成年度生產任務。
同時,我們注意到,最近幾年來,首鋼加快兼并重組的步伐,以5億元收購了山西長冶鋼鐵90%股權,還先后收購了貴州的水城鋼鐵、貴陽特殊鋼和伊犁鋼鐵。最近,又出資25億元重組通鋼,使首鋼股份存在較為明確的資產注入預期。此外,首鋼股份在“非鋼”產業領域的投資也增強了企業的抗風險能力。首鋼股份的未來還是樂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