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風暴席卷海外代購市場
2010-9-3 2:20: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海外代購以其產品樣式新潮、時尚、價格低廉等優勢越來越被國內廣大消費者所接受,特別是為白領階層消費者所青睞。
據《2010年(上)中國電子商務市場數據監測報告》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海外代購市場交易規模達到了78.2億元。
在國外購買奢侈品較國內會節省20%-30%,有的甚至節省近50%,在國外買完郵寄到國內,以低于國內商場專柜的價格售出,這就是海外代購網店的贏利點,利用個人入境郵寄物品關稅免稅額掙“差價”。
海外代購新政策與現行規定主要區別在于對個人郵寄進境物品的免稅額標準:新政策將取消現行的“寄自港澳地區的個人物品免稅額400元;寄自上述地區以外的個人物品免稅額500元”的規定;另外還將個人郵遞物品的免稅額規定為進口稅額的50元(含50元以下)。也就是說,個人郵寄進境的物品,只要物品進口稅額在50元以上,海關將予以征稅。另外,個人郵寄進出境物品還將被限值。
由于從9月1日起執行新政策,不少消費者在7月8月便開始大量囤貨,以進口化妝品和進口奶粉最為凸顯。為搶搭關稅免征額度調整前的“末班車”,海外代購買家的消費熱情暴增。但受實際供貨能力等因素制約,不少賣家或限購,或漲價。
新政策的出臺不但使郵購入境的商品成本大幅增加的同時也使代購的經營者們陷入了困境,提價把稅負轉嫁給消費者,無疑會降低商品的競爭力,最終出現客源流失的局面;然而不提價,很可能賺的錢還不夠繳納稅款的。
由于這些商家主要以批發代購模式從海外大批量甚至買斷性購進商品,然后通過物流渠道入關,商品進入國內后,這些商家并不直接面向消費者,而是批發給經營國際大牌的零售商。批量代購回來的洋貨如果出現積壓品,這些批發商會通過特賣趕場等形式消化掉庫存。因此,此次海關新政對批發商的代購影響較小。
除了通過各類物流渠道入關外,還有一些海外商品是由出國人員直接帶回國內的。“除了朋友幫忙代購外,有時也會通過導游代購。”因為,國外一些商店會給有導游證的人一些優惠。
另外,有不少飛國際航線的空姐、飛行員的親戚在招攬代購生意。據了解,航空公司目前雖然嚴格限制空姐等飛行人員在免稅店所購商品的數量,但這條空中運輸渠道并沒有受到太大影響。
在這場關稅風暴中,有些渾水摸魚的“李鬼”可能也是新政受益者。國內一些代購網站上不少標稱是國外正品的商品其實是國內生產的高仿品。在一些真正通過郵遞渠道進貨的賣家大呼成本增加、銷售價格會上漲時,這些“李鬼”們也在造聲勢,借機調價。
隨著國家新政策的調整,必然會促使海外代購市場從業商家結構上的變化和調整,海外代購重新洗牌在所難免,未來的海外代購能否提供一個更加專業、安全、公平的交易平臺,還要等待時間做出最后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