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援物資運輸缺乏系統支持 博科資訊成就應急物流
2010-9-3 2:08: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2003年“非典”疫情在我國大范圍爆發后,解放軍后勤指揮學院博士生導師、少將王宗喜提出加快應急物流建設和研究;同期,以創新為本的博科資訊迅速組織技術力量開展第三和第四方物流系統的攻關,先后推出多款物流供應鏈領域的運管之星和倉管之星等通用軟件,六年之后博科資訊在資源整合和系統融合取得重大突破,助力浙江省交通物流公共信息共享平臺為交通部試點示范項目,平臺在物流信息聯網方面做了大量深入的實踐,為建立應急物流的中樞系統(信息共享和指導中心)起到了良好的應用推廣作用。也是加深中日韓三國物流合作、建立東北亞物流信息服務網絡的深入研究的標桿項目。
持創新為核心力量,把社會民生疾苦之脈
“地震、洪澇、颶風、泥石流、突發疫情、重大交通事故、生產事故和恐怖分子襲擊等突發性的自然災害和社會危害發生后,及時有效的物資調撥、運送、分發處理,以及對人員的運送是緊急救援成敗的關鍵,如何整合政府、物流企業和公眾優勢資源建立應急物流信息共享平臺至關重要。”,博科資訊總裁沈國康并振奮地說,“與死神搶時間,跟災難斗堅強,應急物流平臺成就緊急救援的體制。”
應急物流具有時效性、非預見性、供需特殊性和弱經濟性等特點,物流的經濟效益不再是中心目標。也就是說,應急物流以災區群眾滿意度及快速運達為主要目標,實現對突發事件的快速響應,在正確的時間、地點,將救援物資提供給事件發生地區的群眾,在此前提下盡量降低應急物流成本。與普通物流相比,應急物流在系統目標、所需設備以及配送模式等方面都有很大不同。
深入協調共享系統建設,引導應急物流應用研究
政府部門、物流公司、信息共享和指導中心是組成應急物流系統的一鼎三足。應急物流指揮中心的運作必須依靠強有力的政府職權,因此在機構性質上應該是一個政府工作機構。它是政府救災工作的一個執行機構,根據現代物流運作流程,依靠政策法規行使職能和開展工作,專門負責政府救災物資的儲存和運送。因此政府部門是應急物流系統的大腦。
快速將大量的物資安全和有效的送到事發地點,必須要求政府能夠統一調動一批物流公司,單靠政府和軍隊是無法辦到的。物流公司按照政府的要求統一調度,各司其職,是應急物流系統的神經元。
信息共享和指導中心是一個適應性強、功能強大、反應靈敏的應急物流指揮中心。它根據國家的政策法規,組織眾多普通商業物流中心、企業加盟,并通過一張覆蓋于各加盟物流中心、企業的網絡系統將其連接起來,依托政府公共信息平臺,組成一個網絡應急物流體系,實時信息發布和協調指揮救援工作。無疑,信息共享平臺將是整個應急物流神經中樞。
獻血為救人 不惜付東流
“舟曲縣特大暴洪引發泥石流災害,受災4496戶、20227人;失蹤1348人,死亡137人;水毀農田1417畝,水毀房屋307戶、5508間。一組組血寫的數據,一張張等待救援的面孔,然而我們卻不能改變災難的發生,但是,我們會用最快速度的將救援物資運送到受災地區,最大范圍保障受災群眾的生命安全”,博科資訊副總裁武興兵還說,“雖然應急平臺系統應用研究是孤獨的,博科資訊人拳拳報恩之心卻是炙熱的,然而我希望我們的努力最好付諸東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