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總署調整入境物品關稅 戴名表入關征稅近萬
2010-9-29 11:28: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9 月1日海關總署對進出境個人郵遞物品管理措施所作的調整正式實施,對此讀者心中疑惑不少:是不是由于新規實施,個人入境查隨身物品也從嚴了?名表、 ipad等貴重物品能否入關?哪些東西不能帶?攜帶物品的免稅上限是多少?超出部分如何征稅?進出境個人郵遞物品又有哪些具體規定? 海關總署相關負責人表示,個人在境外新購的物品雖有一定的免稅額度,但有二十余類物品不能享受額度之外的免稅。相關規定與9月1日開始對個人郵遞物品的新規定不是一回事。
[案例]
腕上新表入關被征近萬稅款
在外企工作的王先生幾乎每兩個月都會通過深圳前往香港出差。前不久,他在香港購買了一塊價格逾3萬元人民幣的意大利名表沛納海(Panerai),入關時將其戴在手腕上,然后把本來佩戴的卡西歐手表放入了行李箱里沛納海的包裝盒內,不料在進入深圳福田海關時,海關人員以自帶物品價值超過限額為由,征收了其 30%的進口稅,約9000多元,而且現場“不走運”的人并非他一個。
王小姐則遭遇了海關的退貨處理。前不久,王小姐在美國的親戚給她郵寄了一臺ipad,不過8月她接到了浦東海關的電話通知,說由于ipad沒有3C認證,不能入境,海關方面將作退貨處理。
[機場調查]
旅客:并未出現特別嚴厲的檢查
海關對進出境個人自帶或是郵遞物品是否更加嚴格了?
記者近日在浦東國際機場一號航站樓隨機采訪了20多名旅客,大部分旅客都向記者表示沒有接受過個人貴重物品的檢查,少數被抽查到的旅客也都屬于例行的安全檢查。采訪中,一名被抽查的旅客說:“就讓把行李箱過了一下海關的安全檢查設備,也沒要求開箱。”只有一位女士告訴記者,在隨機抽查中,她有一臺上次從國外帶來的相機被海關扣了下來,不過隨后也順利地拿了回來,因為不是本次出境購買的,因此并沒有被要求繳稅。雖然浦東機場國際出入境都有海關檢查,但是目前階段主要針對安全方面的檢查,對于個人貴重物品申報和檢查并沒有特別苛嚴的情形出現。
[海關解讀]
新規調整的是進出境個人“郵遞物品”
上海海關相關人士表示,“9·1新規”調整的是進出境個人“郵遞物品”管理措施,而王先生因名表被征稅涉及的是進出境個人“隨身攜帶”物品的管理措施,兩者不是一回事。
對于進出境個人“隨身攜帶”物品,海關方面一直是有規定的,相關規定在海關總署網站上可以查到。上海海關機場海關旅檢科工作人員介紹,根據海關有關規定,旅客從境外帶回物品的價值如果超出5000元,要按規定交納一定的稅費。
對于王小姐碰到郵寄ipad被退貨的情況,上海海關駐郵局辦事處的工作人員介紹說,根據有關規定,個人寄自其它國家和地區的物品,每次限值為1000元人民幣。一旦超出規定限值的,應辦理退運手續或者按照貨物規定辦理通關手續。但如果郵包內僅有一件物品且不可分割的,雖超出規定限值,經海關審核確屬個人自用的,仍可以按照個人物品規定辦理通關手續。
并非所有個人物品都能免稅入境
海關總署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晨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希望入境旅客仔細研讀總署相關政策,海關人員的工作是嚴格依據規定執行的。“‘個人物品就可以免稅’是一種誤解,對于在境外新購的物品,是有一定的免稅額度的,而相關政策也明確規定,對于旅客個人攜帶入境的物品,有二十余類不能享受額度之外的免稅。”該人員建議有疑問的旅客參看海關總署網站《入境旅客行李物品和個人郵遞物品進口稅稅則歸類表》,對非免稅物品進行查詢。
【實用鏈接】
海關規定,20種應稅的商品包括:電視機、攝像機、錄像機、放像機、音響設備、空調器、電冰箱(柜)、洗衣機、照相機、復印機、程控電話交換機、微型計算機、電話機、無線尋呼系統、傳真機、電子計算器、打字機及文字處理機、家具、燈具和餐料等。
需要提醒的是,以上20種商品,有的只是列舉了那一類商品中較具代表性的名字,比如電視機、放像機,其實如投影儀之類的商品也屬于同類商品,也需要征稅。另外,海關關員在臨檢現場有“自由裁量權”。
相關報道:
海關否認郵遞物品稅收新規造成不合理稅負
郵遞個人物品免稅額從本月起調整,海關總署昨日表示,按照大多數個人郵遞物品適用10%、20%的進口稅率計算,收件人需繳的納稅款一般僅在50元-200元之間,從當前群眾實際生活水平來看,相關稅收要求是可以承受的。
海關新規致海外代購奶粉漲價 每罐成本漲10%
自從三聚氰胺事件之后,奶粉海外代購市場一片繁榮。然而,隨著今年9月1日海關總署調整征稅稅額起點,奶粉代購業受到極大沖擊。據悉,海關新規將征稅稅額起點下降至50元,影響海外代購成本大幅上升,代購奶粉的價格普遍比以往上漲。
海關新規實施 網絡代購成本將明顯提高
根據海關總署日前發布的第43號公告,個人郵寄入境物品進口稅額起征點從500元降到50元。紅火的“網絡代購”成本將明顯提高,而不知情的普通消費者,更要當心可能涉嫌走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