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達區產學研一條龍推動工業經濟良性發展
2010-9-27 11:01: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在加速經濟發展過程中,烏達區注重發揮科技助推力量,將產業發展與自主創新相結合;走出了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路子。
根據國家宏觀產業政策和園區發展實際,從2004年開始,烏達區已不再引進電石、鐵合金等高載能項目,而是著重引進與現有產業相關聯的科技含量高的項目以及節能、環保項目。對高科技含量項目,不但享受市區兩級優惠政策,烏達區還實行專人負責,全程跟蹤服務。呼鐵局物流園項目、恒業成公司有機硅項目、良峰公司二萘酚項目,彤陽公司“四廢”綜合利用項目等一批技術含量高的延長產業鏈條項目相繼落戶烏達區。
這些項目所帶來的先進技術為烏達區產業經濟壯大和形成競爭優勢創造了有利條件。泰達制鈉公司是亞洲制鈉企業中生產規模最大,自動化程度最高的制鈉企業,近年來公司引進了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美國杜邦公司制鈉工藝技術和現代企業管理機制,建有先進的氯氣泄漏應急處理系統和DCS監控系統。內蒙古宜化公司使用日本旭硝子工藝包和約翰布朗工藝包技術,其離子膜燒堿法,以低成本、高質量在亞洲同行業內占有絕對優勢。連得中生公司引進了美國TP公司的先進技術,開發吡啶系列產品,該技術填補了國內空白,項目建成后將成為全國最大的吡啶產品生產企業。
在引進先進技術的同時,烏達區制定和完善了促進科技創新的規劃和有關實施辦法,不斷加大科技投人,增強自身的科技創新能力?萍冀涃M投人逐年增大,2006年科技三項費投入371萬元,2007年增加到484方元,2008年達到687萬元,而2009年更是增加到865萬元。
根據地區研發實力不強的實際,烏達區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法,與區內外科研院所、大專院校進行積極的聯系與合作,并聘請國內外知名專家教授為全區經濟社會發展和企業發展出謀劃策,取得了實質性效果。天津大學烏海氯化工中試平臺是我市與天津大學化工學院全面合作的中試成果試驗平臺,為全市精細化工產業提供了成熟的技術支持和人才支持,目前中試已實現3萬噸的生產能力,受到多家國內外大企業的青睞。此外,還有一批企業與高校合作成立了高新技術研究所,西安交大還在烏達工業園區設立了直屬教學基地,每年可為烏達區培養科技人才300人左右。
在引進設備、技術的同時,企業也高度重視技術創新工作。前些年,電石、鐵合金礦熱爐的除塵布袋經常灼燒,無組織排放超標等問題一直困擾著企業。近兩年,園區企業投資近3000萬元,經過對環保設備進行自我改造、調試,現已基本達標。蘭亞公司通過兩年多的試驗,開發出在國際市場具有領先水平的甲基黃酸中試技術,減少了兩個中間環節,不但降低了成本,而且提高了產品品位。陽熔公司、同力公司、眾成公司、眾興公司等大多數企業也通過技術、工藝、設備的升級和改造,提升了產品品位,降低了生產成本。
如今,在產學研相結合的作用下,已有80家工業企業落戶烏達區,工業產品達40余種,初步形成了焦煤及其深加工為主導產品的煤化工產業鏈,聚氯乙烯、金屬鈉、液氯、液堿、吡啶為主導產品的鹽化工產業鏈和以硅鐵、金屬鎂、鎂合金、有機硅為主導產品的特色冶金產業鏈。三大產業鏈內產品互為原料,互為市場,形成了煤化工、鹽化工、冶金建材、煤電能源四大支柱產業的循環經濟發展格局。